

“我捐赠后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成效?”
“我在哪里可以看到捐赠后的项目进展?”
“我的捐赠产生了什么社会价值?”
“项目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如何验证?”
“如何开具捐赠票据抵扣个人所得税?”
……
越来越多的捐赠人开始审视自己的公益行动,也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让我们深刻感觉到:理性捐赠的时代来了。
在慈善词条10:捐赠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中,我们提到捐赠人有权申请捐赠票据并抵税、有权签订捐赠协议明确捐赠意愿、有权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范围、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可以在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和滥用捐赠财产时,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 院提起 诉讼。
在慈善词条2:基金会中,我们提到如何判断一个基金会好不好?可以从政府监管、行业评价、社会口碑、基金会披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察。
在慈善词条5:月捐中,我们提到如何选择月捐项目?你可以思考自己感兴趣、想捐赠的领域,也需要了解拟捐赠的公益机构是否靠谱。一个好的月捐项目,公益机构会持续向你反馈项目信息,与你保持积极的沟通,珍视你的每一份善意。
在慈善词条6:捐赠能退款吗?中,我们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给予的捐赠负责。捐赠人应当对公益项目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决定自己是否捐款。
一个捐赠人的心声
2017年,联劝的一位捐赠人写了洋洋洒洒的长文《好心怎么就办了坏事呢》,与大家分享如何减少非理性捐赠。至今读来颇有见地——
……我们不能要求捐赠人成为专业慈善公益人士,也不能要求捐赠人十项全能,既懂法律,又懂财务,能够火眼金睛慧眼识妖。捐赠人只是保持自己的善念,或者社会责任感就可以,不一定要为每一笔捐赠做到尽职调查,除非是非常大额或非常重要的捐赠。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捐赠人怎么减少非理性捐赠呢?
· 不情愿的捐赠,不要捐或少捐。尽量不要迫于人情,迫于压力而捐赠,不要攀比,否则会积累自己对捐赠的不良情绪。
· 要量力而行。捐和赠两个字的原意,查查说文就知道,都不是倾囊而出。捐是丢弃细小的东西,赠是玩好相送,自己玩的比较好的东西在朋友间相互送礼。这都是表达善意,但不会伤及筋骨。
· 要留意捐赠信息的来源。首先,未经核实的信息,我们尽量不要转发,要么自行核实后再发。如果确定要捐赠,先核实再捐赠。实际上,有很多专业的公益组织专门做收集冬衣的事,收好后清洗消毒,再甄别信息之后发给需要的地方。就罗尔事件来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判断标准:能调动那么多的媒体资源,大多是炒作。根本不需要再去仔细识别是不是诈捐。
· 要注意捐赠平台。一些网络捐款平台,如果捐赠的收款单位不是基金会或者有公募资质的组织,就不要捐了。即使你认为对方多么值得同情,也不要因为某个个体,破坏整个社会之间的基本信任。
· 尽量捐给靠谱的公益组织。我们没有必要去了解所有的公益组织,毕竟精力有限。但只要有一家靠谱,就捐给TA,或TA推荐的项目。
· 慈善或公益,最终是由专业机构来做,才更有前途。我们的捐赠,最终会通过这些机构给到真正需要的人。记得有一句话:财富必将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共勉。
专业机构的10条捐赠建议
美国筹款人协会(AFP)曾出 台《捐赠者权利法案》(The Donor Bill of Rights),BBB智慧捐赠联盟(BBB Wise Giving Alliance)等网站也在积极普及捐赠人的理性捐赠注意事项及策略。我们汇总整理在此,提出10条理性捐赠建议——
1. 获取慈善机构的正确名称,只捐赠给合法注册的慈善机构。在捐赠之前,请到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及慈善中国进行查询。
2. 获取捐赠详情,做知情的给予者。包括详细了解慈善机构的使命及其年度报告,了解捐赠项目的受益对象、提供的服务及计划、开展的周期、过往的经验及预期的成效;特别了解其资金的具体用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访问机构网站、互联网募捐平台及数据库(可以访问基金会中心网)或与机构交流获得。当你信任这家组织时,再进行捐赠。
3. 了解你的捐赠是否可以抵税,并保留捐赠记录。只有可以开具捐赠票据、并具有税前抵扣资质的慈善组织的捐款才可以开票抵税。你可以访问地方财政/民政部门网站,或向慈善机构了解该信息。如果需要抵税,需要保留自己的捐赠记录和票据。具体操作流程请查询:慈善词条7:捐赠票据
4. 对压力说“不”,不要忘记你有权拒绝。如果可以的话,请慷慨解囊,但是如果你不确定或感到不舒服,请不要害怕拒绝。或者,在做出决定之前,要求获得更多信息并花更多时间思考。
5. 警惕骗取同情的呼吁,不要陷入骗局。提防刻意卖惨的故事,追问故事背后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执行细节。当心冒名顶替者和慈善骗局,如果有所怀疑,可以在捐赠前联系慈善组织,以确认他们确实存在并正在进行募捐。如果您认为自己是慈善骗局的受害者,请立刻向公安及民政部门投诉。
6. 你可以选择匿名捐赠。如果你想匿名捐款,可以不留下自己的姓名与联系方式。如果你收到过多的简报和短信,可以选择取消订阅。留意慈善组织所要求的信息及其用途,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7. 主动追踪捐赠进展。你可以在募款平台、慈善组织的网站、公号、民政部门的公示网站上查询项目的进展和报告,并将你的意见积极传递给你所捐赠的机构,向其问责。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捐赠带来的价值与成效,也可以帮助你判断未来是否要持续信任与支持这家机构。
8. 不要过分关注慈善组织的运作成本,或提出过多要求。慈善组织和项目的运作成本并不是衡量其成效的唯一指标。如果过分关注其用于受益群体的直接支出,则会导致慈善机构减少人员投入、培训成本、研发创新、内部系统建设费用等,不利于慈善机构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你可以更多关注其项目成效及机构透明度合规性等指标。此外,不要要求你支持的机构按照你的旨意来工作,你可以提出建议或选择不支持,但要尊重他们的专业性。
9. 考虑其他形式的捐赠。除了一次性捐赠,不要忽视月捐、筹款、捐赠人建议基金、实物捐赠和许多其他创造性的捐赠形式能带来的价值。鼓励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了解所在企业是否提供配捐。除了经济支持外,你还应考虑提供时间和技能,如担任志愿者、提供专业服务。你不仅会为组织提供帮助,而且还将建立联系,磨练技能,并更多地了解你投入时间和金钱的慈善事业。
10.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奉献者。你不必等待被询问和要求,可以提前规划你的捐赠预算,了解你的激情所在,制定一个明智理性的捐赠策略。寻找你信任的组织并与他们联系,讨论如何最有效地支持他们。要知道,许多慈善组织都需要志愿者以及资金支持。
最后,分享一段C计划(微信号PlanC-Edu)《99公益日理性捐赠指南:做负责任的捐赠人》中的文字——
为什么我们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捐赠人?不就是捐100块钱吗?要费那么大的事吗?(要这么麻烦我就不捐了……)
这很重要。
只有通过负责任的捐赠,我们才能更好地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社会的力量,以更好的参与公共,监督政府。
这事实上,就是对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培养。
理性捐赠时代下的慈善组织该何为?
1. 修炼基本功,踏踏实实解决问题
公众捐款不再是单凭眼泪、单凭一时热情、不再是捐完就结束,而是开始理性底仔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了解项目逻辑、了解捐款的去向,这样的公众监督也会更好地促进慈善组织注重基本功,了解真需求、想出真办法、解决真问题、长久之功而非一时之力,更加理性的公众促进更加理性的慈善组织的发展成熟。
2. 及时反馈,与公众建立沟通与信任
理性捐赠意味着,公益组织需要更加及时反馈项目进展,而捐款人的质疑将会更加的常态化。如何面对公众问责是每一个慈善组织和从业者的必修课,去删、堵、躲、压都不是道路,只有坦诚是唯一行得通的道路。慈善组织并非完美,难免会出问题,或因为人力有限、或因为专业能力不足、或因为对于法律法规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但如果慈善机构能够坦诚一起来解决问题,反省并及时纠正错误,公众的信任还是会在的。
3. 守住筹款伦理,共建积极可持续的慈善文化
筹款的本质是赢得捐赠者的真心。随着理性捐赠时代到来,唯有更真诚的捐赠邀请才会被响应,任何欺骗、误导、逼迫的行为都会让捐赠者对公益失望、离公益而去。《中国公益慈善筹款伦理行为实操指引手册》指出,筹款者应秉持的价值观包括:合规、诚实、尊重、正直、透明、负责。在任何情况下,慈善组织都应当保护捐赠人与受益人,关注公益的成效而非仅仅是筹款的金额。只有行业从业者更加自律,才能推动更加健康积极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慈善文化,从而让更多公众参与。
本文参考资料
Give,Basic Giving Tips:https://www.give.org/donor-landing-page/giving-guidance-tips/basic-giving-tips
AFP,The Donor Bill of Rights:https://afpglobal.org/donor-bill-rights
Network for Good,10 Wise Giving Tips:https://www.networkforgood.com/charities-to-donate-to/giving-wisely/
张瑜,好心怎么就办了坏事呢 | 一个捐赠人的心声:https://mp.weixin.qq.com/s/R8FG_s5mWX9RRTyq3op8Sg
C计划,99公益日理性捐赠指南:做负责任的捐赠人:https://mp.weixin.qq.com/s/i6RtMZ1y9RushIaB2cGOkA
张媛,如何面对公众差评是慈善组织的必修课:https://mp.weixin.qq.com/s/8dYNiv49mqcPGrXJJ0SXMQ
《中国公益慈善筹款伦理行为实操指引手册》:https://ncstatic.clewm.net/rsrc/2020/0319/14/a11dbd0c58cb16ba64b3f574223b23ff.pdf
感谢张瑜、C计划、方德瑞信对本份“理性捐赠的时代要来了吗”说明书写作做出贡献
END
本文转载自“联劝公益”官方公众号,著作权归“联劝公益”所有。
本文获得联劝公益授权,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内容来自“联劝网”。在微信公众号中转载时,不应设置为原创。
“我捐赠后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成效?”
“我在哪里可以看到捐赠后的项目进展?”
“我的捐赠产生了什么社会价值?”
“项目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如何验证?”
“如何开具捐赠票据抵扣个人所得税?”
……
越来越多的捐赠人开始审视自己的公益行动,也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让我们深刻感觉到:理性捐赠的时代来了。
在慈善词条10:捐赠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中,我们提到捐赠人有权申请捐赠票据并抵税、有权签订捐赠协议明确捐赠意愿、有权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范围、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可以在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和滥用捐赠财产时,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 院提起 诉讼。
在慈善词条2:基金会中,我们提到如何判断一个基金会好不好?可以从政府监管、行业评价、社会口碑、基金会披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察。
在慈善词条5:月捐中,我们提到如何选择月捐项目?你可以思考自己感兴趣、想捐赠的领域,也需要了解拟捐赠的公益机构是否靠谱。一个好的月捐项目,公益机构会持续向你反馈项目信息,与你保持积极的沟通,珍视你的每一份善意。
在慈善词条6:捐赠能退款吗?中,我们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给予的捐赠负责。捐赠人应当对公益项目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决定自己是否捐款。
一个捐赠人的心声
2017年,联劝的一位捐赠人写了洋洋洒洒的长文《好心怎么就办了坏事呢》,与大家分享如何减少非理性捐赠。至今读来颇有见地——
……我们不能要求捐赠人成为专业慈善公益人士,也不能要求捐赠人十项全能,既懂法律,又懂财务,能够火眼金睛慧眼识妖。捐赠人只是保持自己的善念,或者社会责任感就可以,不一定要为每一笔捐赠做到尽职调查,除非是非常大额或非常重要的捐赠。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捐赠人怎么减少非理性捐赠呢?
· 不情愿的捐赠,不要捐或少捐。尽量不要迫于人情,迫于压力而捐赠,不要攀比,否则会积累自己对捐赠的不良情绪。
· 要量力而行。捐和赠两个字的原意,查查说文就知道,都不是倾囊而出。捐是丢弃细小的东西,赠是玩好相送,自己玩的比较好的东西在朋友间相互送礼。这都是表达善意,但不会伤及筋骨。
· 要留意捐赠信息的来源。首先,未经核实的信息,我们尽量不要转发,要么自行核实后再发。如果确定要捐赠,先核实再捐赠。实际上,有很多专业的公益组织专门做收集冬衣的事,收好后清洗消毒,再甄别信息之后发给需要的地方。就罗尔事件来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判断标准:能调动那么多的媒体资源,大多是炒作。根本不需要再去仔细识别是不是诈捐。
· 要注意捐赠平台。一些网络捐款平台,如果捐赠的收款单位不是基金会或者有公募资质的组织,就不要捐了。即使你认为对方多么值得同情,也不要因为某个个体,破坏整个社会之间的基本信任。
· 尽量捐给靠谱的公益组织。我们没有必要去了解所有的公益组织,毕竟精力有限。但只要有一家靠谱,就捐给TA,或TA推荐的项目。
· 慈善或公益,最终是由专业机构来做,才更有前途。我们的捐赠,最终会通过这些机构给到真正需要的人。记得有一句话:财富必将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共勉。
专业机构的10条捐赠建议
美国筹款人协会(AFP)曾出 台《捐赠者权利法案》(The Donor Bill of Rights),BBB智慧捐赠联盟(BBB Wise Giving Alliance)等网站也在积极普及捐赠人的理性捐赠注意事项及策略。我们汇总整理在此,提出10条理性捐赠建议——
1. 获取慈善机构的正确名称,只捐赠给合法注册的慈善机构。在捐赠之前,请到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及慈善中国进行查询。
2. 获取捐赠详情,做知情的给予者。包括详细了解慈善机构的使命及其年度报告,了解捐赠项目的受益对象、提供的服务及计划、开展的周期、过往的经验及预期的成效;特别了解其资金的具体用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访问机构网站、互联网募捐平台及数据库(可以访问基金会中心网)或与机构交流获得。当你信任这家组织时,再进行捐赠。
3. 了解你的捐赠是否可以抵税,并保留捐赠记录。只有可以开具捐赠票据、并具有税前抵扣资质的慈善组织的捐款才可以开票抵税。你可以访问地方财政/民政部门网站,或向慈善机构了解该信息。如果需要抵税,需要保留自己的捐赠记录和票据。具体操作流程请查询:慈善词条7:捐赠票据
4. 对压力说“不”,不要忘记你有权拒绝。如果可以的话,请慷慨解囊,但是如果你不确定或感到不舒服,请不要害怕拒绝。或者,在做出决定之前,要求获得更多信息并花更多时间思考。
5. 警惕骗取同情的呼吁,不要陷入骗局。提防刻意卖惨的故事,追问故事背后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执行细节。当心冒名顶替者和慈善骗局,如果有所怀疑,可以在捐赠前联系慈善组织,以确认他们确实存在并正在进行募捐。如果您认为自己是慈善骗局的受害者,请立刻向公安及民政部门投诉。
6. 你可以选择匿名捐赠。如果你想匿名捐款,可以不留下自己的姓名与联系方式。如果你收到过多的简报和短信,可以选择取消订阅。留意慈善组织所要求的信息及其用途,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7. 主动追踪捐赠进展。你可以在募款平台、慈善组织的网站、公号、民政部门的公示网站上查询项目的进展和报告,并将你的意见积极传递给你所捐赠的机构,向其问责。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捐赠带来的价值与成效,也可以帮助你判断未来是否要持续信任与支持这家机构。
8. 不要过分关注慈善组织的运作成本,或提出过多要求。慈善组织和项目的运作成本并不是衡量其成效的唯一指标。如果过分关注其用于受益群体的直接支出,则会导致慈善机构减少人员投入、培训成本、研发创新、内部系统建设费用等,不利于慈善机构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你可以更多关注其项目成效及机构透明度合规性等指标。此外,不要要求你支持的机构按照你的旨意来工作,你可以提出建议或选择不支持,但要尊重他们的专业性。
9. 考虑其他形式的捐赠。除了一次性捐赠,不要忽视月捐、筹款、捐赠人建议基金、实物捐赠和许多其他创造性的捐赠形式能带来的价值。鼓励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了解所在企业是否提供配捐。除了经济支持外,你还应考虑提供时间和技能,如担任志愿者、提供专业服务。你不仅会为组织提供帮助,而且还将建立联系,磨练技能,并更多地了解你投入时间和金钱的慈善事业。
10.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奉献者。你不必等待被询问和要求,可以提前规划你的捐赠预算,了解你的激情所在,制定一个明智理性的捐赠策略。寻找你信任的组织并与他们联系,讨论如何最有效地支持他们。要知道,许多慈善组织都需要志愿者以及资金支持。
最后,分享一段C计划(微信号PlanC-Edu)《99公益日理性捐赠指南:做负责任的捐赠人》中的文字——
为什么我们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捐赠人?不就是捐100块钱吗?要费那么大的事吗?(要这么麻烦我就不捐了……)
这很重要。
只有通过负责任的捐赠,我们才能更好地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社会的力量,以更好的参与公共,监督政府。
这事实上,就是对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培养。
理性捐赠时代下的慈善组织该何为?
1. 修炼基本功,踏踏实实解决问题
公众捐款不再是单凭眼泪、单凭一时热情、不再是捐完就结束,而是开始理性底仔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了解项目逻辑、了解捐款的去向,这样的公众监督也会更好地促进慈善组织注重基本功,了解真需求、想出真办法、解决真问题、长久之功而非一时之力,更加理性的公众促进更加理性的慈善组织的发展成熟。
2. 及时反馈,与公众建立沟通与信任
理性捐赠意味着,公益组织需要更加及时反馈项目进展,而捐款人的质疑将会更加的常态化。如何面对公众问责是每一个慈善组织和从业者的必修课,去删、堵、躲、压都不是道路,只有坦诚是唯一行得通的道路。慈善组织并非完美,难免会出问题,或因为人力有限、或因为专业能力不足、或因为对于法律法规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但如果慈善机构能够坦诚一起来解决问题,反省并及时纠正错误,公众的信任还是会在的。
3. 守住筹款伦理,共建积极可持续的慈善文化
筹款的本质是赢得捐赠者的真心。随着理性捐赠时代到来,唯有更真诚的捐赠邀请才会被响应,任何欺骗、误导、逼迫的行为都会让捐赠者对公益失望、离公益而去。《中国公益慈善筹款伦理行为实操指引手册》指出,筹款者应秉持的价值观包括:合规、诚实、尊重、正直、透明、负责。在任何情况下,慈善组织都应当保护捐赠人与受益人,关注公益的成效而非仅仅是筹款的金额。只有行业从业者更加自律,才能推动更加健康积极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慈善文化,从而让更多公众参与。
本文参考资料
Give,Basic Giving Tips:https://www.give.org/donor-landing-page/giving-guidance-tips/basic-giving-tips
AFP,The Donor Bill of Rights:https://afpglobal.org/donor-bill-rights
Network for Good,10 Wise Giving Tips:https://www.networkforgood.com/charities-to-donate-to/giving-wisely/
张瑜,好心怎么就办了坏事呢 | 一个捐赠人的心声:https://mp.weixin.qq.com/s/R8FG_s5mWX9RRTyq3op8Sg
C计划,99公益日理性捐赠指南:做负责任的捐赠人:https://mp.weixin.qq.com/s/i6RtMZ1y9RushIaB2cGOkA
张媛,如何面对公众差评是慈善组织的必修课:https://mp.weixin.qq.com/s/8dYNiv49mqcPGrXJJ0SXMQ
《中国公益慈善筹款伦理行为实操指引手册》:https://ncstatic.clewm.net/rsrc/2020/0319/14/a11dbd0c58cb16ba64b3f574223b23ff.pdf
感谢张瑜、C计划、方德瑞信对本份“理性捐赠的时代要来了吗”说明书写作做出贡献
END
本文转载自“联劝公益”官方公众号,著作权归“联劝公益”所有。
本文获得联劝公益授权,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内容来自“联劝网”。在微信公众号中转载时,不应设置为原创。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