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票据是什么?
捐赠票据全称为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简称“捐赠票据”。
《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的“捐赠票据”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团体及其他公益性组织按照自愿、无偿原则,依法接受并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财物时,向提供捐赠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
捐赠票据长什么样子?
各地捐赠票据样式有所不同,电子捐赠票据和纸质捐赠票据也不完全一致。
但大致来说长这样:
左上角抬头部分是捐赠人身份证名字及身份证号码,捐赠人为企业的话,即为企业注册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右上角为捐赠票号。此外还包括捐赠金额、捐赠项目名称等信息。
注意:根据沪财发【2020】8号文,2020年5月1日执行,对个人索取票据的捐赠人,应注明捐款人姓名和身份证件种类、号码。
简略版
1.只有【可以开捐赠票据】【具有税前抵扣资格】的【境内合法注册】公益组织开的捐赠票据才可以用于抵税。
2.个人开捐赠票据需要提供姓名等信息;企业开捐赠票据需要提供企业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物资捐赠也可以开捐赠票据;非公益行为不可开捐赠票据。
4.部分地区和公益机构可实现电子捐赠票据。
详细版
(一)向谁申请?
只要捐赠人通过境内合法注册的公益组织进行公益捐赠即可获取捐赠票据。也就是说,如果直接向个人捐赠,是无法获得捐赠票据的,比如向大病众筹平台上的求助者捐款。
(二)所有公益组织都可以开具捐赠票据吗?
不是。并不是所有公益组织均能开具捐赠票据。只有公益组织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且获批后方可开具捐赠票据。
(三)捐赠票据都可以抵税吗?
不是。只有取得的捐赠票据是由具备“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组织开具的,才可享受抵税。
(四)怎么知道公益组织是否具备税前扣除资格呢?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民政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和民政部门每年都会分别联合公布名单,可以上相关官方网站查询。
(五)申请捐赠票据需要哪些信息?
申请捐赠票据需要提供的信息一般有:个人提供姓名等信息,企业提供企业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果是电子捐赠票据,需提供手机号便于推送;而纸制捐赠票据,需提供准确的物流地址便于寄送。
(六)捐物资也可以开捐赠票据吗?
当然可以!但是不同的公益组织要求各不相同。通常需要捐赠人提供物资的公允价值凭据(如发票、出厂证明、报关单、协议、评估报告等),且签订捐赠协议,并对物资捐赠做好相应的入出库记录。
(七)任何捐赠都可以申请捐赠票据吗?
不一定。根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10]112号第二章第八条,以下几种情况不可申请捐赠票据:
(八)如何才能获取电子票据?
纸质票据的开具流程长、人力和寄送成本高,因此给不少公益机构和捐赠人带来困扰。顺应国家财务部大力推行电子票据的政策,有部分地区的公益机构已实现开具电子捐赠票据,但目前大部分公益组织还只能开具纸质捐赠票据。
2019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开出了首张电子捐赠票据;2020年,壹基金实现在腾讯公益平台开具电子捐赠票据。在上海地区,联劝公益在2020年9月成为首家能开具电子捐赠票据的公益机构。(戳这里了解)据了解,上海地区已实现开具电子捐赠票据的公益机构,将不再能开具纸质捐赠票据。
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组织开具的捐赠票据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具体的哪些优惠,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特殊捐赠可100%抵扣
根据国家政策,支持脱贫攻坚(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捐赠(2020年1月1日起至国家明确疫情解除期限内),可以在增值税税收、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有100%抵扣。
具体可查询税务局相关公告:《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
(二)其他捐赠可实现一定比例的抵扣
1.企业
企业公益捐赠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条和《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12%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的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个人
个人公益捐赠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
1. 哪些类别可以扣除
不仅可以在四项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稿酬、特许权)中扣除,还可以在四项分类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中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所得中扣除。也就是说,公司职员、房东、个体户还有其他各种职业,都可以实现公益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2. 抵扣比例
首先,我们通常说的公益捐赠抵税,抵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直接抵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在上限30%的范围内,捐赠越多,抵税越多。
收到捐赠票据如何进行所得税抵扣?
1.企业
企业捐赠前与公益组织签订《捐赠协议》,并在实际捐赠后索取捐赠票据。待企业下年度4月-6月在做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享受抵税政策,留存的 《捐赠协议》和捐赠票据将做为可享受抵税的依据,便于日后国税/地税的稽查。
2.个人
抵扣个税有两种操作方式:
(1) 公司统一操作。由公司财务或人事在月度申报中操作。
(2)个人综合申报。如果公司没有帮助员工进行申报捐赠抵扣,员工个人需要在年底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公益捐赠额。个人申请的流程很简单,只需四步:
(1)收集好自己的捐赠票据:建议大家养成在日常整理捐赠票据的习惯,每次捐赠结束后记得及时索取捐赠票据、拍照后放在电脑或手机的一个文件夹里,年末做汇算清缴时就很方便啦!有些公益机构和网站也可以通过个人中心进行所有捐赠的查询和合并票据申请。
(2)获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公益组织官网查询,也可以致电相应公益组织。
(3) 填写捐赠信息:在个税APP的汇算申报页面找到“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一栏,按要求输入公益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受赠单位名称、输入捐赠金额、捐赠凭证号、选择扣除比例(通常是30%)、备注说明捐赠的年月或项目。
(4)分配扣除额度:所有的捐赠票据信息输入完毕后,在页面选择“分配扣除额度”,先选择你是想在综合所得还是分类所得等分配捐赠扣除额度,再输入该类目下的捐赠扣除金额,就可以啦~~
本文参考资料
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341/n810755/c5150170/content.html
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7/content_5475532.htm
关于企业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
http://www.cpad.gov.cn/art/2019/4/5/art_50_96583.html
您的捐赠可以抵扣个税哦~只需四步,So easy!个税汇算清缴6月30日截止,赶紧的!【筹款有道】
https://mp.weixin.qq.com/s/dZ3j5BTbph2Irw3f3LEpnQ
关于印发《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感谢刘露对本份“捐赠票据说明书”写作做出贡献
END
本文转载自“联劝公益”官方公众号,著作权归“联劝公益”所有。
本文获得联劝公益授权,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内容来自“联劝网”。在微信公众号中转载时,不应设置为原创。
捐赠票据是什么?
捐赠票据全称为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简称“捐赠票据”。
《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的“捐赠票据”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团体及其他公益性组织按照自愿、无偿原则,依法接受并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财物时,向提供捐赠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
捐赠票据长什么样子?
各地捐赠票据样式有所不同,电子捐赠票据和纸质捐赠票据也不完全一致。
但大致来说长这样:
左上角抬头部分是捐赠人身份证名字及身份证号码,捐赠人为企业的话,即为企业注册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右上角为捐赠票号。此外还包括捐赠金额、捐赠项目名称等信息。
注意:根据沪财发【2020】8号文,2020年5月1日执行,对个人索取票据的捐赠人,应注明捐款人姓名和身份证件种类、号码。
简略版
1.只有【可以开捐赠票据】【具有税前抵扣资格】的【境内合法注册】公益组织开的捐赠票据才可以用于抵税。
2.个人开捐赠票据需要提供姓名等信息;企业开捐赠票据需要提供企业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物资捐赠也可以开捐赠票据;非公益行为不可开捐赠票据。
4.部分地区和公益机构可实现电子捐赠票据。
详细版
(一)向谁申请?
只要捐赠人通过境内合法注册的公益组织进行公益捐赠即可获取捐赠票据。也就是说,如果直接向个人捐赠,是无法获得捐赠票据的,比如向大病众筹平台上的求助者捐款。
(二)所有公益组织都可以开具捐赠票据吗?
不是。并不是所有公益组织均能开具捐赠票据。只有公益组织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且获批后方可开具捐赠票据。
(三)捐赠票据都可以抵税吗?
不是。只有取得的捐赠票据是由具备“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组织开具的,才可享受抵税。
(四)怎么知道公益组织是否具备税前扣除资格呢?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民政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和民政部门每年都会分别联合公布名单,可以上相关官方网站查询。
(五)申请捐赠票据需要哪些信息?
申请捐赠票据需要提供的信息一般有:个人提供姓名等信息,企业提供企业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果是电子捐赠票据,需提供手机号便于推送;而纸制捐赠票据,需提供准确的物流地址便于寄送。
(六)捐物资也可以开捐赠票据吗?
当然可以!但是不同的公益组织要求各不相同。通常需要捐赠人提供物资的公允价值凭据(如发票、出厂证明、报关单、协议、评估报告等),且签订捐赠协议,并对物资捐赠做好相应的入出库记录。
(七)任何捐赠都可以申请捐赠票据吗?
不一定。根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10]112号第二章第八条,以下几种情况不可申请捐赠票据:
(八)如何才能获取电子票据?
纸质票据的开具流程长、人力和寄送成本高,因此给不少公益机构和捐赠人带来困扰。顺应国家财务部大力推行电子票据的政策,有部分地区的公益机构已实现开具电子捐赠票据,但目前大部分公益组织还只能开具纸质捐赠票据。
2019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开出了首张电子捐赠票据;2020年,壹基金实现在腾讯公益平台开具电子捐赠票据。在上海地区,联劝公益在2020年9月成为首家能开具电子捐赠票据的公益机构。(戳这里了解)据了解,上海地区已实现开具电子捐赠票据的公益机构,将不再能开具纸质捐赠票据。
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组织开具的捐赠票据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具体的哪些优惠,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特殊捐赠可100%抵扣
根据国家政策,支持脱贫攻坚(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捐赠(2020年1月1日起至国家明确疫情解除期限内),可以在增值税税收、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有100%抵扣。
具体可查询税务局相关公告:《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
(二)其他捐赠可实现一定比例的抵扣
1.企业
企业公益捐赠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条和《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12%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的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个人
个人公益捐赠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
1. 哪些类别可以扣除
不仅可以在四项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稿酬、特许权)中扣除,还可以在四项分类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中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所得中扣除。也就是说,公司职员、房东、个体户还有其他各种职业,都可以实现公益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2. 抵扣比例
首先,我们通常说的公益捐赠抵税,抵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直接抵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在上限30%的范围内,捐赠越多,抵税越多。
收到捐赠票据如何进行所得税抵扣?
1.企业
企业捐赠前与公益组织签订《捐赠协议》,并在实际捐赠后索取捐赠票据。待企业下年度4月-6月在做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享受抵税政策,留存的 《捐赠协议》和捐赠票据将做为可享受抵税的依据,便于日后国税/地税的稽查。
2.个人
抵扣个税有两种操作方式:
(1) 公司统一操作。由公司财务或人事在月度申报中操作。
(2)个人综合申报。如果公司没有帮助员工进行申报捐赠抵扣,员工个人需要在年底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公益捐赠额。个人申请的流程很简单,只需四步:
(1)收集好自己的捐赠票据:建议大家养成在日常整理捐赠票据的习惯,每次捐赠结束后记得及时索取捐赠票据、拍照后放在电脑或手机的一个文件夹里,年末做汇算清缴时就很方便啦!有些公益机构和网站也可以通过个人中心进行所有捐赠的查询和合并票据申请。
(2)获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公益组织官网查询,也可以致电相应公益组织。
(3) 填写捐赠信息:在个税APP的汇算申报页面找到“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一栏,按要求输入公益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受赠单位名称、输入捐赠金额、捐赠凭证号、选择扣除比例(通常是30%)、备注说明捐赠的年月或项目。
(4)分配扣除额度:所有的捐赠票据信息输入完毕后,在页面选择“分配扣除额度”,先选择你是想在综合所得还是分类所得等分配捐赠扣除额度,再输入该类目下的捐赠扣除金额,就可以啦~~
本文参考资料
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341/n810755/c5150170/content.html
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7/content_5475532.htm
关于企业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
http://www.cpad.gov.cn/art/2019/4/5/art_50_96583.html
您的捐赠可以抵扣个税哦~只需四步,So easy!个税汇算清缴6月30日截止,赶紧的!【筹款有道】
https://mp.weixin.qq.com/s/dZ3j5BTbph2Irw3f3LEpnQ
关于印发《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感谢刘露对本份“捐赠票据说明书”写作做出贡献
END
本文转载自“联劝公益”官方公众号,著作权归“联劝公益”所有。
本文获得联劝公益授权,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内容来自“联劝网”。在微信公众号中转载时,不应设置为原创。
联劝网
感谢您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联劝网作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之一,面向所有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提供服务。
联劝网始终秉持着最高的合规性要求,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限制或免除责任的相应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限制或免除责任条款可能以加粗形式提示您注意。
除非您已阅读并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使用本服务。您对本服务的登陆、查看、发布信息等行为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受本协议的约束。
1. 资格规定
您声明您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您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的陪同下阅读本协议,并特别注意未成年人使用条款。
2. 捐赠财产
您同意依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相关规定,自愿无偿地通过网络向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
您声明您用于捐赠的财产是您合法持有并有权处分的财产。
您声明您已经了解《公益事业捐赠法》、《合同法》中关于财产捐赠的相关规定,明确同意不会撤销或部分撤销对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作出的捐赠。
您确认在使用本服务时表示出自您的真实意愿,同时您对使用本服务过程中发出的指令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该指令视为您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可变更或撤销。
您声明您知晓并同意,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可以为公益事业之目的合理审慎地自主决定捐赠财产的实际受助对象、以及具体使用的领域、金额、时间。
3. 个人信息收集和隐私保护
联劝网平台尊重并保护您的隐私权,包括您的个人信息以及敏感个人信息。
您在勾选同意本协议时,您应已完整地阅读并理解联劝网《隐私政策》,且您同意该《隐私政策》的所有条款和内容。
4. 解决和法律适用
本平台是一个中立的募捐信息平台,您通过本服务参与公益捐赠的,所有捐赠行为均在您与公益机构之间展开,就捐赠行为所发生的的一切纠纷及损失与联劝网平台无关,联劝网平台不参与您与您选择捐赠的公益项目所对应的公益机构之间的纠纷。
用户应当自行对发布内容合法性、真实性负责。通过本平台发布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本平台项目发起人发布的、项目参与人提供的等全部信息),本平台并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或完全准确,也不代表本平台已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仅供参考,用户自行进行理性分析、判断。
您同意承诺不会利用本服务从事任何非法的或违反本协议目的或者侵犯第三方权益的行为,否则联劝网有权立即单方面终止提供本服务,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因您行为不当致联劝网造成损失,您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您需理解并同意: 本协议约定的其他中止或终止条件发生或实现的,联劝网平台有权随时中止或终止向用户提供全部或部分本服务。
您需理解并同意: 如本协议或本服务因为任何原因终止的,对于用户的账号中的全部数据或用户因使用本服务而存储在本平台服务器中的数据等任何信息,本平台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将该等信息保留或删除,包括服务终止前用户尚未完成的任何数据,用户同意不追究联劝网平台的任何责任或不向联劝网平台主张任何权利。
您使用本服务即视为用户已阅读并同意受本协议的约束。本平台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协议条款。您可以在本平台上查阅相关协议条款。在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本平台将向您提示并说明本协议中与您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修改之处。本协议条款变更后,如果您继续使用本服务,即视为您已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如果您不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应当停止使用本服务。
除非另有明确约定,否则,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排除一切冲突法原则的适用。
如果各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争端,您和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也即善款接收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争议,由此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公证费等由败诉方承担。
4. 其他
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构成您与联劝网之间就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约定事项的完整和唯一的协议,并取代就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事项达成的口头或书面协议。如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内容与联劝网其他公开规则内容相冲突,则以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内容为准。
本协议所有条款的标题仅为阅读方便,本身并无实际涵义,不能作为本协议涵义解释的依据。
如果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条文因任何原因被认定是违法、无效或者丧失执行力,该条文将从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中删除,而其余条款的效力则不受影响。
联劝网未能执行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中的任何条款的行为不应被解释为放弃当前或未来对该条款的权利,也不会影响联劝网日后要求执行该条款的权利。联劝网明确提出放弃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中的规定、条件或要求不构成放弃追究未来与此规定、条件或要求相一致的责任。如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联劝网平台客服(联系方式:021-60146234-802)。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2022年3月
感谢您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联劝网作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之一,面向所有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提供服务。
联劝网始终秉持着最高的合规性要求,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限制或免除责任的相应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限制或免除责任条款可能以加粗形式提示您注意。
除非您已阅读并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使用本服务。您对本服务的登陆、查看、发布信息等行为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受本协议的约束。
1. 资格规定
您声明您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您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的陪同下阅读本协议,并特别注意未成年人使用条款。
2. 捐赠财产
您同意依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相关规定,自愿无偿地通过网络向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
您声明您用于捐赠的财产是您合法持有并有权处分的财产。
您声明您已经了解《公益事业捐赠法》、《合同法》中关于财产捐赠的相关规定,明确同意不会撤销或部分撤销对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作出的捐赠。
您确认在使用本服务时表示出自您的真实意愿,同时您对使用本服务过程中发出的指令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该指令视为您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可变更或撤销。
您声明您知晓并同意,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可以为公益事业之目的合理审慎地自主决定捐赠财产的实际受助对象、以及具体使用的领域、金额、时间。
3. 个人信息收集和隐私保护
联劝网平台尊重并保护您的隐私权,包括您的个人信息以及敏感个人信息。
您在勾选同意本协议时,您应已完整地阅读并理解联劝网《隐私政策》,且您同意该《隐私政策》的所有条款和内容。
4. 解决和法律适用
本平台是一个中立的募捐信息平台,您通过本服务参与公益捐赠的,所有捐赠行为均在您与公益机构之间展开,就捐赠行为所发生的的一切纠纷及损失与联劝网平台无关,联劝网平台不参与您与您选择捐赠的公益项目所对应的公益机构之间的纠纷。
用户应当自行对发布内容合法性、真实性负责。通过本平台发布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本平台项目发起人发布的、项目参与人提供的等全部信息),本平台并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或完全准确,也不代表本平台已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仅供参考,用户自行进行理性分析、判断。
您同意承诺不会利用本服务从事任何非法的或违反本协议目的或者侵犯第三方权益的行为,否则联劝网有权立即单方面终止提供本服务,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因您行为不当致联劝网造成损失,您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您需理解并同意: 本协议约定的其他中止或终止条件发生或实现的,联劝网平台有权随时中止或终止向用户提供全部或部分本服务。
您需理解并同意: 如本协议或本服务因为任何原因终止的,对于用户的账号中的全部数据或用户因使用本服务而存储在本平台服务器中的数据等任何信息,本平台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将该等信息保留或删除,包括服务终止前用户尚未完成的任何数据,用户同意不追究联劝网平台的任何责任或不向联劝网平台主张任何权利。
您使用本服务即视为用户已阅读并同意受本协议的约束。本平台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协议条款。您可以在本平台上查阅相关协议条款。在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本平台将向您提示并说明本协议中与您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修改之处。本协议条款变更后,如果您继续使用本服务,即视为您已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如果您不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应当停止使用本服务。
除非另有明确约定,否则,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排除一切冲突法原则的适用。
如果各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争端,您和联劝网平台上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也即善款接收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争议,由此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公证费等由败诉方承担。
4. 其他
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构成您与联劝网之间就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约定事项的完整和唯一的协议,并取代就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事项达成的口头或书面协议。如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内容与联劝网其他公开规则内容相冲突,则以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内容为准。
本协议所有条款的标题仅为阅读方便,本身并无实际涵义,不能作为本协议涵义解释的依据。
如果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条文因任何原因被认定是违法、无效或者丧失执行力,该条文将从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中删除,而其余条款的效力则不受影响。
联劝网未能执行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中的任何条款的行为不应被解释为放弃当前或未来对该条款的权利,也不会影响联劝网日后要求执行该条款的权利。联劝网明确提出放弃本网络捐款条款和条件中的规定、条件或要求不构成放弃追究未来与此规定、条件或要求相一致的责任。如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联劝网平台客服(联系方式:021-60146234-802)。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2022年3月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