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做校友项目
为中国而教2008年成立,集结和支持优秀青年到乡村任教,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领导者,推动中国教育健康发展。
通过志愿者教师项目输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全职任教两年,为当地孩子们带去陪伴、视野和活力,并促进志愿者教师成长为有意志力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通过未来教育家项目支持选择回到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的优秀师范生度过最初两年职业生涯,促进他们成长为未来当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骨干力量。
志愿者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成员项目期结束后,成为校友。截至2021年7月,为中国而教已经累计了校友700多人,分布在中国约31个省份,大部分校友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还有一小部分在中国最能汇聚社会力量的前沿城市工作,校友互相之间产生影响。经统计,志愿者教师项目,有57%的校友继续在教育领域,有8%在公益领域;而未来教育家则几乎全部都在中小学一线岗位。
围绕着“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领导者”这一使命,我们认为项目成员完成两年期乡村教育工作仅是使命的开始和启蒙;而项目结束后校友们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中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的点滴努力,是使命的结果和影响。我们希望搭建校友平台,让校友持续聚合,持续探索教育问题,提升校友的领导力,也能更好地回应“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目标。
因此,我们发起校友可持续发展项目。本项目将围绕教育公平议题,组织和发动校友的力量,建立校友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进行校友文化和团队建设;鼓励校友延续以往活动、发起更多议题;发掘校友榜样,总结校友成果,促进校友在教育公平问题方面的价值输出,形成一个可持续运作、可持续发挥影响的组织,使校友群体能够更为有力和长远地促进中国教育的公平发展。
校友积极影响力
观察和跟踪校友,可以发现校友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影响力。
教育领域
例如,2012级校友王宝花,在福建尤溪县任教四年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她牢记岗前培训钱理群教授所讲“阅读-思考-实践-写作”成长路径,仅一个学年,听课超过140节,做阅读笔记8本,写教学反思3万多字,发表教育论文3篇,成为同辈们学习的榜样。
2015级校友韩婷婷,支教时受益于教师效能课程,毕业后便进入该行业,入行3年,如今已经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讲师,面对青少年、教师、家长等开展课程。同时,她也将相关课程和导师介绍给为中国而教,帮助为中国而教的老师成长。
像王宝花、韩婷婷这样在教育领域不断学习和探索校友还有很多,他们正在成长起来,不仅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色,而且还向外赋能,提升所在地的教育发展、影响更多教育工作者。
公益领域
例如,2011级校友王南,支教结束后,她在为中国而教等公益机构一直从事乡村教师支持和培养工作,接近10年的时间里,累计支持超过1000名乡村教师,目前正在做城市流动女工支持方面的公益创业;
2012级柳旭,借鉴为中国而教 的项目模式和工作经验,创办百仁慈爱支教项目,致力于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目前项目覆盖17所乡村学校。
还有一批校友在从事乡村建设、阅读、美育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国而教为诸多慈善公益机构输送了优秀人才,如,乐平公益基金会、香港乐施会(北京)、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等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教育慈善公益机构。
社会创新方面
例如,2011级校友兰毅,开发0-3岁早期教育“小核桃”App,推广科学养育方法,帮助偏远地区家庭科学养育孩子。
2012级校友张琪,创办光盐CAMP营地教育机构,探索素质教育路径,仅2020年一年,就开办了自然观察、木工、徒步活动,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100多场,累积1800多人次参加。
校友们自身在努力实践、积蓄力量,为中国而教需要持续关注并跟踪,校友平台需要增强,校友们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校友发展项目的现实基础与需求
我们访谈了50位左右的校友,调研开展校友项目的现实基础与需求。校友反馈,参加两年项目使“眼界更开阔”“人生/职业规划更清晰”“思考更广、更深”等,校友们收获了多方面的成长。这为延续“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使命,持续促进教育公平打下基础,也为校友开展后续活动提供可能性。
图1:项目成员加入为中国而教的收获
同时,校友表达了发展校友项目的需求,如“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区域活动”“提供高质量、深度培训”“校友反哺机构”等;期待校友项目部能够“持续支持校友成为领导者”“校友运营建好机制、团队,可持续” “工作人员和校友一起组织校友活动”等。
图2:校友的需求和建议
一位商业领域校友说:“我特别想继续做老师,基层教育问题很多,教育太重要了。这几年带着这个思考,在我的范围内想产生一些影响。把这些理念传达给我身边的人,让他们重视基础教育,分享我亲身体验的故事……未来也想和校友一起做创业做教育相关的事情。”
一位从事感统训练教育的校友讲:“先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未来给到更多的小朋友。通过TFC这个平台,帮助山里的小朋友,给老师给孩子做培训,那时候分享的东西更多。有多少光,发多少光。”
我们期待增强为中国而教已经形成的校友网络,促进校友和同辈及导师一起,在教育领域及相关社会议题领域继续探索和实践,在社会上发挥出校友社群的影响力,推动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我们如何支持校友
为中国而教校友可持续发展项目为长期项目,本阶段(2022.7-2024.7.)计划筹集善款210,624.31元,主要用于以下支持校友发展的活动:
(一)校友会运营团队建设
组建起以校友为主力的运营团队,为校友项目发展提供机制和人力保障。
(二)校友文化建设
校友开展跨区域活动,营造良性互动的环境;建设校友平台,提供校友运营建设的便捷工具;建设校友文化,加深校友作为为中国而教校友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校友活动
1.培训课程和资源:依托为中国而教平台,组织高质量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校友校友提升专业能力;设计开发或引进适合校友的高质量的领导力课程,促进校友提升领导力。
2.教育、公益相关议题与活动设计:建立支持机制,鼓励并支持校友自主发起并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公益等主题的校友活动,促进校友彼此成长。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校友活动。
(四)校友影响力发掘
倡导校友在筹款、培训和人力方面反哺为中国而教,继续参与“促进教育公平”的事业;持续关注和跟踪校友,发掘校友实践成果和成长案例,扩大校友影响力。
联系我们
微信号:tfc-story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校友会运营团队建设 | 支持校友运营团队建设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文化建设 | 用于制作校友会文创产品 | 3,000.00 元 |
校友社群活动支持 | 用于开展读书营、写作营、美育营、亲子营等社群活动 | 6,000.00 元 |
校友公益项目孵化 | 支持校友开展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小型公益项目 | 40,000.00 元 |
校友游学 | 用于支持游学过程中产生的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30,000.00 元 |
校友跟踪专访 | 用于挖掘校友故事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保险和核酸检测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教育创新原创文章激励 | 用于为产出原创文章校友发放阅读奖励金 | 2,000.00 元 |
项目执行人员成本 | 项目执行人员工资(含全职人员、实习生) | 11,500.00 元 |
不可预测费用 | 1% | 1,904.04 元 |
机构管理费 | 用于财务、行政及房租等。 | 14,331.49 元 |
公募管理费 | 公募机构管理费用 | 5,888.78 元 |
项目总预算 | 210,624.31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校友会运营团队建设 | 支持校友运营团队建设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文化建设 | 用于制作校友会文创产品 | 3,000.00 元 |
校友社群活动支持 | 用于开展读书营、写作营、美育营、亲子营等社群活动 | 6,000.00 元 |
校友公益项目孵化 | 支持校友开展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小型公益项目 | 40,000.00 元 |
校友游学 | 用于支持游学过程中产生的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30,000.00 元 |
校友跟踪专访 | 用于挖掘校友故事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保险和核酸检测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教育创新原创文章激励 | 用于为产出原创文章校友发放阅读奖励金 | 2,000.00 元 |
项目执行人员成本 | 项目执行人员工资(含全职人员、实习生) | 11,500.00 元 |
不可预测费用 | 1% | 1,904.04 元 |
机构管理费 | 用于财务、行政及房租等。 | 14,331.49 元 |
公募管理费 | 公募机构管理费用 | 5,888.78 元 |
项目总预算 | 210,624.31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可在捐赠完成后及时申请开票,或者登录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1、您的捐赠款,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接收。如有项目疑问等,请联系他们。
2、电话:021-60146234 邮箱:infosh@lianquan.org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33
合作咨询
俞懿峰(业务合作)021-60146234-8118 邮箱:yifeng.yu@lianquan.org
韩东妍(月捐合作、培训合作)021-60146234-8038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我们为什么要做校友项目
为中国而教2008年成立,集结和支持优秀青年到乡村任教,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领导者,推动中国教育健康发展。
通过志愿者教师项目输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全职任教两年,为当地孩子们带去陪伴、视野和活力,并促进志愿者教师成长为有意志力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通过未来教育家项目支持选择回到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的优秀师范生度过最初两年职业生涯,促进他们成长为未来当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骨干力量。
志愿者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成员项目期结束后,成为校友。截至2021年7月,为中国而教已经累计了校友700多人,分布在中国约31个省份,大部分校友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还有一小部分在中国最能汇聚社会力量的前沿城市工作,校友互相之间产生影响。经统计,志愿者教师项目,有57%的校友继续在教育领域,有8%在公益领域;而未来教育家则几乎全部都在中小学一线岗位。
围绕着“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领导者”这一使命,我们认为项目成员完成两年期乡村教育工作仅是使命的开始和启蒙;而项目结束后校友们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中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的点滴努力,是使命的结果和影响。我们希望搭建校友平台,让校友持续聚合,持续探索教育问题,提升校友的领导力,也能更好地回应“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目标。
因此,我们发起校友可持续发展项目。本项目将围绕教育公平议题,组织和发动校友的力量,建立校友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进行校友文化和团队建设;鼓励校友延续以往活动、发起更多议题;发掘校友榜样,总结校友成果,促进校友在教育公平问题方面的价值输出,形成一个可持续运作、可持续发挥影响的组织,使校友群体能够更为有力和长远地促进中国教育的公平发展。
校友积极影响力
观察和跟踪校友,可以发现校友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影响力。
教育领域
例如,2012级校友王宝花,在福建尤溪县任教四年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她牢记岗前培训钱理群教授所讲“阅读-思考-实践-写作”成长路径,仅一个学年,听课超过140节,做阅读笔记8本,写教学反思3万多字,发表教育论文3篇,成为同辈们学习的榜样。
2015级校友韩婷婷,支教时受益于教师效能课程,毕业后便进入该行业,入行3年,如今已经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讲师,面对青少年、教师、家长等开展课程。同时,她也将相关课程和导师介绍给为中国而教,帮助为中国而教的老师成长。
像王宝花、韩婷婷这样在教育领域不断学习和探索校友还有很多,他们正在成长起来,不仅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色,而且还向外赋能,提升所在地的教育发展、影响更多教育工作者。
公益领域
例如,2011级校友王南,支教结束后,她在为中国而教等公益机构一直从事乡村教师支持和培养工作,接近10年的时间里,累计支持超过1000名乡村教师,目前正在做城市流动女工支持方面的公益创业;
2012级柳旭,借鉴为中国而教 的项目模式和工作经验,创办百仁慈爱支教项目,致力于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目前项目覆盖17所乡村学校。
还有一批校友在从事乡村建设、阅读、美育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国而教为诸多慈善公益机构输送了优秀人才,如,乐平公益基金会、香港乐施会(北京)、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等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教育慈善公益机构。
社会创新方面
例如,2011级校友兰毅,开发0-3岁早期教育“小核桃”App,推广科学养育方法,帮助偏远地区家庭科学养育孩子。
2012级校友张琪,创办光盐CAMP营地教育机构,探索素质教育路径,仅2020年一年,就开办了自然观察、木工、徒步活动,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100多场,累积1800多人次参加。
校友们自身在努力实践、积蓄力量,为中国而教需要持续关注并跟踪,校友平台需要增强,校友们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校友发展项目的现实基础与需求
我们访谈了50位左右的校友,调研开展校友项目的现实基础与需求。校友反馈,参加两年项目使“眼界更开阔”“人生/职业规划更清晰”“思考更广、更深”等,校友们收获了多方面的成长。这为延续“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使命,持续促进教育公平打下基础,也为校友开展后续活动提供可能性。
图1:项目成员加入为中国而教的收获
同时,校友表达了发展校友项目的需求,如“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区域活动”“提供高质量、深度培训”“校友反哺机构”等;期待校友项目部能够“持续支持校友成为领导者”“校友运营建好机制、团队,可持续” “工作人员和校友一起组织校友活动”等。
图2:校友的需求和建议
一位商业领域校友说:“我特别想继续做老师,基层教育问题很多,教育太重要了。这几年带着这个思考,在我的范围内想产生一些影响。把这些理念传达给我身边的人,让他们重视基础教育,分享我亲身体验的故事……未来也想和校友一起做创业做教育相关的事情。”
一位从事感统训练教育的校友讲:“先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未来给到更多的小朋友。通过TFC这个平台,帮助山里的小朋友,给老师给孩子做培训,那时候分享的东西更多。有多少光,发多少光。”
我们期待增强为中国而教已经形成的校友网络,促进校友和同辈及导师一起,在教育领域及相关社会议题领域继续探索和实践,在社会上发挥出校友社群的影响力,推动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我们如何支持校友
为中国而教校友可持续发展项目为长期项目,本阶段(2022.7-2024.7.)计划筹集善款210,624.31元,主要用于以下支持校友发展的活动:
(一)校友会运营团队建设
组建起以校友为主力的运营团队,为校友项目发展提供机制和人力保障。
(二)校友文化建设
校友开展跨区域活动,营造良性互动的环境;建设校友平台,提供校友运营建设的便捷工具;建设校友文化,加深校友作为为中国而教校友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校友活动
1.培训课程和资源:依托为中国而教平台,组织高质量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校友校友提升专业能力;设计开发或引进适合校友的高质量的领导力课程,促进校友提升领导力。
2.教育、公益相关议题与活动设计:建立支持机制,鼓励并支持校友自主发起并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公益等主题的校友活动,促进校友彼此成长。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校友活动。
(四)校友影响力发掘
倡导校友在筹款、培训和人力方面反哺为中国而教,继续参与“促进教育公平”的事业;持续关注和跟踪校友,发掘校友实践成果和成长案例,扩大校友影响力。
联系我们
微信号:tfc-story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校友会运营团队建设 | 支持校友运营团队建设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文化建设 | 用于制作校友会文创产品 | 3,000.00 元 |
校友社群活动支持 | 用于开展读书营、写作营、美育营、亲子营等社群活动 | 6,000.00 元 |
校友公益项目孵化 | 支持校友开展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小型公益项目 | 40,000.00 元 |
校友游学 | 用于支持游学过程中产生的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30,000.00 元 |
校友跟踪专访 | 用于挖掘校友故事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保险和核酸检测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教育创新原创文章激励 | 用于为产出原创文章校友发放阅读奖励金 | 2,000.00 元 |
项目执行人员成本 | 项目执行人员工资(含全职人员、实习生) | 11,500.00 元 |
不可预测费用 | 1% | 1,904.04 元 |
机构管理费 | 用于财务、行政及房租等。 | 14,331.49 元 |
公募管理费 | 公募机构管理费用 | 5,888.78 元 |
项目总预算 | 210,624.31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校友会运营团队建设 | 支持校友运营团队建设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文化建设 | 用于制作校友会文创产品 | 3,000.00 元 |
校友社群活动支持 | 用于开展读书营、写作营、美育营、亲子营等社群活动 | 6,000.00 元 |
校友公益项目孵化 | 支持校友开展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小型公益项目 | 40,000.00 元 |
校友游学 | 用于支持游学过程中产生的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保险费和核酸检测费等 | 30,000.00 元 |
校友跟踪专访 | 用于挖掘校友故事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食宿费、交通费、保险和核酸检测等 | 48,000.00 元 |
校友教育创新原创文章激励 | 用于为产出原创文章校友发放阅读奖励金 | 2,000.00 元 |
项目执行人员成本 | 项目执行人员工资(含全职人员、实习生) | 11,500.00 元 |
不可预测费用 | 1% | 1,904.04 元 |
机构管理费 | 用于财务、行政及房租等。 | 14,331.49 元 |
公募管理费 | 公募机构管理费用 | 5,888.78 元 |
项目总预算 | 210,624.31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可在捐赠完成后及时申请开票,或者登录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33
合作咨询
俞懿峰(业务合作)021-60146234-8118 邮箱:yifeng.yu@lianquan.org
韩东妍(月捐合作、培训合作)021-60146234-8038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