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不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永远不会开放,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图书馆的开门人。”
——微澜图书馆北京20馆六1班小读者李*康
“我非常爱读书,读书非chang有趣,里面的书我都爱看。是所有的。里面的老师都很温柔就像童话里的老师,我都喜欢。每天我都来看书,每次来看书时,就像走到了一个快乐的地方。我每次都来借书,还xi望在这里永远在这里。”
——微澜图书馆北京11馆二3班小读者李*
“图书室门打开不一会,一群群手捧图书的孩子们就涌进来了~我和两位姑娘接过孩子们手里的图书登记归架,又把新书录入分类和标签。天热,汗水顺着脸颊滴落下来。孩子们看过的书也夹带着尘垢,不一会儿两只手都黑黢黢的了。可是看着尘封已久的图书宝藏再我们手中挖掘利用起来了,尤其是看到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和言行,那份满足和开心,你懂的~”
——微澜图书馆北京14馆志愿者沙*
“小朋友问‘为什么图书馆一个星期只开周三和周五?’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人去做志愿者,那么他们的图书馆就没办法开。”
——微澜图书馆广州1馆志愿者亦*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活的图书馆,是开设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内,为教育资源匮乏的流动儿童服务的,小型公益图书馆。
流动儿童是跟随务工父母居住在城市,却因没有当地户籍,父母又不具备让孩子入读当地公立学校的其它条件,因而不能在居住地得到义务教育的孩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超过1亿的儿童是流动人口的子女,包括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
微澜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是流动儿童之中,父母从事较低收入工作、户籍地大部分在乡村的孩子。
因缺少适合孩子们的优质图书、缺少图书馆运营的专业技能、缺少人力等情况,打工子女学校里基本没有能够持续稳定开放的图书馆。即使接受了社会捐赠的图书,学校也只能把书存放在库房里,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
北京23馆-朝阳双馨学校的小读者(摄影:大龙)
持续稳定开放是微澜图书馆最大的特色之一。微澜图书馆在上学日期间每周至少开放1次,有的图书馆甚至坚持每天开放。
通过筛选、贴码、录入、分类、上架和标识等工作,大量打工子女学校里“沉睡”的受捐图书被盘活,被借阅,成为能被孩子们真正触及的知识与世界。
2017年10月,微澜北京1馆在北京昌平安民小学开放运营,截至2023年12月,我们已累计在全国19个城市开设95个图书馆。虽然因为各种原因,部分图书馆已关闭,但仍有65个图书馆在北京、广州、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实现稳定开放。
北京5馆-朝阳博文学校的小读者课间时来图书馆(摄影:轩轩)
微澜图书馆所在学校的小读者都免费持有属于自己的借阅卡。允许孩子从大量优质儿童图书中自由挑选借阅,是实现儿童自由自主阅读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最佳方式。
截至2023年12月,微澜已累计服务小读者超过10万人,累计借阅总数超过100万册次,平均每名读者借书10册。
北京23馆的小读者手持自己的借阅卡,在挑选图书(摄影:马川)
(优质图书+整洁环境+图书馆管理员+阅读活动)x 持续开放=“活”的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践行着“活”的图书馆定义,努力为流动儿童提供真正有效和持续的阅读服务,希望帮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开拓更多可能。
微澜图书馆的所有借阅数据均存放于云端,可实时查询,可追溯可统计分析,是追求真实严谨的公益项目。
北京5馆小读者的冰棍棒摘抄(摄影:廖细雄)
#馆东#,就是图书馆的“东家”,是拥有治理一个微澜图书馆权利的“局内人”,是一个“图书馆小岛”的岛民。
以月捐的方式持续支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营经费(持续每月捐款1元以上),或作为馆员志愿者半年内到馆服务达到5次,就可以成为一个微澜图书馆的#馆东#。
-各馆馆务:
各馆馆东可以自荐,并通过馆东大会选举成为馆务。3-5名馆东馆务、1名微澜大本营联络员和1名来自学校的代表共同组成各馆馆务会。馆务会在微澜大本营支持下,在一年任期内,负责该馆的运营。
保持图书馆“活”的状态,馆务会需要集体承担的工作包括(大部分可在线完成):
(1)组织馆员志愿者在开馆日期间排班,轮流入校开放图书馆;
(2)为图书馆定期更新图书,不断改善借阅环境,优化借阅流程;
(3)负责支出该馆的运营经费,并做好财务全透明的公示;
(4)与该馆所在学校的对接老师保持顺畅沟通;
(5)对该馆投入关心和关注,发动和实施其他必要的举措;
-馆东大会:
第一次馆东招募时,当合计月捐额度达到每月800元,且馆东人数不少于20人时,即可以召开第一次馆东大会。第一次馆东大会将制定该馆章程和选举该馆馆务会。之后根据章程,馆东大会将每年定期召开,听取和审议馆务会的工作汇报。每个馆东,不论月捐额度多少,在馆东大会上享有同等的投票权。
-馆员志愿者:
即在周一到周五的上学日期间,进入学校,在该馆内承担开馆职能,负责为小读者登记图书借阅和整理书架等工作的志愿者。馆员志愿者可以同时是馆东,也可以不是。目前每个微澜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员志愿者团队。每个馆员志愿者平均每月到馆服务1-2次,大家用轮流排班的方式保障每个开馆日都有人力。
-运营经费:
即该馆馆东捐赠的资金,将用于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包括图书更新、耗材购买、借阅系统使用、志愿者津贴等开支。由各馆馆务会制定预算,支出报账和进行财务公示。
-微澜大本营支持:
微澜大本营对各馆提供全心全意、积极地响应式支持。大本营将有一名联络员(专职人员或志愿者)加入各馆馆务会,承担该馆与大本营的沟通联络工作。大本营在馆员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和各馆运营、图书筛选、阅读活动开展、传播、财务等方面都可以提供支持。
各馆馆东的捐款将用于该馆日常运营。
在资金充裕、乐观的情况下,各馆的年度支出预算大约为3.3万元。下表为基于经验制定的一份展示用预算表。实际执行中各馆由于地理位置、书籍资源、硬件条件、学生数量等因素,导致各馆较大差异,具体执行由各馆馆务会按实际需求决定。
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只要筹集到约30%的费用,也可以保障该馆的持续开放(志愿者补贴等费用被大额缩减)。因此,第一次馆东大会的召开条件设定为月捐签约额合计达到800元,且馆东人数不少于20人。
各馆具体运营的预算和费用开销、收支公示都将在该馆馆务会成立后,由该馆馆务进行制定和执行。
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于2017年8月在北京民政局注册成立,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项目。机构致力于通过研究、记录、传播和倡议活动,支持流动儿童教育领域发展,让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
微澜图书馆是新浪教育评选的2018年教育公益杰出项目,在2019年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2020年入选中国好公益平台,2022年入选南方周末年度公益案例。
关注“微澜图书馆”和“请叫我北京三知”的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如果你们不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永远不会开放,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图书馆的开门人。”
——微澜图书馆北京20馆六1班小读者李*康
“我非常爱读书,读书非chang有趣,里面的书我都爱看。是所有的。里面的老师都很温柔就像童话里的老师,我都喜欢。每天我都来看书,每次来看书时,就像走到了一个快乐的地方。我每次都来借书,还xi望在这里永远在这里。”
——微澜图书馆北京11馆二3班小读者李*
“图书室门打开不一会,一群群手捧图书的孩子们就涌进来了~我和两位姑娘接过孩子们手里的图书登记归架,又把新书录入分类和标签。天热,汗水顺着脸颊滴落下来。孩子们看过的书也夹带着尘垢,不一会儿两只手都黑黢黢的了。可是看着尘封已久的图书宝藏再我们手中挖掘利用起来了,尤其是看到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和言行,那份满足和开心,你懂的~”
——微澜图书馆北京14馆志愿者沙*
“小朋友问‘为什么图书馆一个星期只开周三和周五?’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人去做志愿者,那么他们的图书馆就没办法开。”
——微澜图书馆广州1馆志愿者亦*
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活的图书馆,是开设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内,为教育资源匮乏的流动儿童服务的,小型公益图书馆。
流动儿童是跟随务工父母居住在城市,却因没有当地户籍,父母又不具备让孩子入读当地公立学校的其它条件,因而不能在居住地得到义务教育的孩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超过1亿的儿童是流动人口的子女,包括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
微澜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是流动儿童之中,父母从事较低收入工作、户籍地大部分在乡村的孩子。
因缺少适合孩子们的优质图书、缺少图书馆运营的专业技能、缺少人力等情况,打工子女学校里基本没有能够持续稳定开放的图书馆。即使接受了社会捐赠的图书,学校也只能把书存放在库房里,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
北京23馆-朝阳双馨学校的小读者(摄影:大龙)
持续稳定开放是微澜图书馆最大的特色之一。微澜图书馆在上学日期间每周至少开放1次,有的图书馆甚至坚持每天开放。
通过筛选、贴码、录入、分类、上架和标识等工作,大量打工子女学校里“沉睡”的受捐图书被盘活,被借阅,成为能被孩子们真正触及的知识与世界。
2017年10月,微澜北京1馆在北京昌平安民小学开放运营,截至2023年12月,我们已累计在全国19个城市开设95个图书馆。虽然因为各种原因,部分图书馆已关闭,但仍有65个图书馆在北京、广州、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实现稳定开放。
北京5馆-朝阳博文学校的小读者课间时来图书馆(摄影:轩轩)
微澜图书馆所在学校的小读者都免费持有属于自己的借阅卡。允许孩子从大量优质儿童图书中自由挑选借阅,是实现儿童自由自主阅读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最佳方式。
截至2023年12月,微澜已累计服务小读者超过10万人,累计借阅总数超过100万册次,平均每名读者借书10册。
北京23馆的小读者手持自己的借阅卡,在挑选图书(摄影:马川)
(优质图书+整洁环境+图书馆管理员+阅读活动)x 持续开放=“活”的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践行着“活”的图书馆定义,努力为流动儿童提供真正有效和持续的阅读服务,希望帮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开拓更多可能。
微澜图书馆的所有借阅数据均存放于云端,可实时查询,可追溯可统计分析,是追求真实严谨的公益项目。
北京5馆小读者的冰棍棒摘抄(摄影:廖细雄)
#馆东#,就是图书馆的“东家”,是拥有治理一个微澜图书馆权利的“局内人”,是一个“图书馆小岛”的岛民。
以月捐的方式持续支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营经费(持续每月捐款1元以上),或作为馆员志愿者半年内到馆服务达到5次,就可以成为一个微澜图书馆的#馆东#。
-各馆馆务:
各馆馆东可以自荐,并通过馆东大会选举成为馆务。3-5名馆东馆务、1名微澜大本营联络员和1名来自学校的代表共同组成各馆馆务会。馆务会在微澜大本营支持下,在一年任期内,负责该馆的运营。
保持图书馆“活”的状态,馆务会需要集体承担的工作包括(大部分可在线完成):
(1)组织馆员志愿者在开馆日期间排班,轮流入校开放图书馆;
(2)为图书馆定期更新图书,不断改善借阅环境,优化借阅流程;
(3)负责支出该馆的运营经费,并做好财务全透明的公示;
(4)与该馆所在学校的对接老师保持顺畅沟通;
(5)对该馆投入关心和关注,发动和实施其他必要的举措;
-馆东大会:
第一次馆东招募时,当合计月捐额度达到每月800元,且馆东人数不少于20人时,即可以召开第一次馆东大会。第一次馆东大会将制定该馆章程和选举该馆馆务会。之后根据章程,馆东大会将每年定期召开,听取和审议馆务会的工作汇报。每个馆东,不论月捐额度多少,在馆东大会上享有同等的投票权。
-馆员志愿者:
即在周一到周五的上学日期间,进入学校,在该馆内承担开馆职能,负责为小读者登记图书借阅和整理书架等工作的志愿者。馆员志愿者可以同时是馆东,也可以不是。目前每个微澜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员志愿者团队。每个馆员志愿者平均每月到馆服务1-2次,大家用轮流排班的方式保障每个开馆日都有人力。
-运营经费:
即该馆馆东捐赠的资金,将用于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包括图书更新、耗材购买、借阅系统使用、志愿者津贴等开支。由各馆馆务会制定预算,支出报账和进行财务公示。
-微澜大本营支持:
微澜大本营对各馆提供全心全意、积极地响应式支持。大本营将有一名联络员(专职人员或志愿者)加入各馆馆务会,承担该馆与大本营的沟通联络工作。大本营在馆员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和各馆运营、图书筛选、阅读活动开展、传播、财务等方面都可以提供支持。
各馆馆东的捐款将用于该馆日常运营。
在资金充裕、乐观的情况下,各馆的年度支出预算大约为3.3万元。下表为基于经验制定的一份展示用预算表。实际执行中各馆由于地理位置、书籍资源、硬件条件、学生数量等因素,导致各馆较大差异,具体执行由各馆馆务会按实际需求决定。
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只要筹集到约30%的费用,也可以保障该馆的持续开放(志愿者补贴等费用被大额缩减)。因此,第一次馆东大会的召开条件设定为月捐签约额合计达到800元,且馆东人数不少于20人。
各馆具体运营的预算和费用开销、收支公示都将在该馆馆务会成立后,由该馆馆务进行制定和执行。
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于2017年8月在北京民政局注册成立,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项目。机构致力于通过研究、记录、传播和倡议活动,支持流动儿童教育领域发展,让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
微澜图书馆是新浪教育评选的2018年教育公益杰出项目,在2019年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2020年入选中国好公益平台,2022年入选南方周末年度公益案例。
关注“微澜图书馆”和“请叫我北京三知”的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