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伙伴:
您好!我想,在开头就把这封信的目的告诉您,我们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月捐伙伴,跟我们一起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让流动更有希望,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居住地城市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安全、健康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想与您聊聊他们——流动人口子女(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2021年9月,社会观察类纪录片《流动的中国》在东方卫视播出,导演范士广在“答案·后卷”中写道:“流动的中国”这个意向中,我最认同的就是因为有机会,所以能流动;因为流动,所以创造了机会。这个时代不是死水一潭,这个社会充满机遇,就像徐小超说的,你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有机会证明自己。
《流动的中国》宣传海报
流动伴随着希望,也伴随着挑战,
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来说,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居住地城市会面临各种入学、升学方面的困难;
送回“老家”,就不能亲自养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对于每个流动中的家庭来说,让孩子成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一个被迫做出的两难选择。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3.76亿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规模1.38亿人,约占中国儿童人口的1/2(46.4%),流动儿童规模7109万人,约占中国儿童人口的1/4(23.9%),其中超过250万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 为了可以跟父母居住、生活在一起,只能在城市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就读。各式出租房、狭窄的巷子、丛生的植物和遍地的垃圾,这里是由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组成的城市边缘,城市中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地,一片不成熟但是却充满活力的地方。这里没有所谓的“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无法给孩子一个安全、适宜的成长环境。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总悬在流动儿童的心上:我是谁?我属于哪里?——他们,只能成为城市的过客?还是能够拥有城市的未来?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一个整体,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流动人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孩子可能会经历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社会问题的两面。只有在人口流入地城市提供便利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才能够支持更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将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带到身边,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跟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是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项目,自2007年起,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2017年8月我们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注册名为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一个整体,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流动人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孩子可能会经历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社会问题的两面。只有在人口流入地城市提供便利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才能够支持更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将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带到身边,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跟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们致力于通过研究、记录、传播和倡议活动,支持流动儿童(随迁子女)教育领域发展,推动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更多资源进入流动儿童教育领域。逐步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最终实现政策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善,让每个流动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2018年,我们与伙伴机构们一起发布了《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 2018》,推动更多机构一起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2020年,我们再次与伙伴机构一起合作撰写、发布《安全、有意义的课外时光:流动儿童课外服务为什么重要、如何做得更好》,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城市学校学位供给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流动儿童在课外服务领域,依然将会面临长期、大规模的需求缺口,迫切需要大量公益组织提供包括课后托管、课后辅导和兴趣班等入门型的课后服务。
拍摄:好未来志愿者
2017年10月,我们发起了微澜图书馆项目,通过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志愿者走进打工子女学校和社区,唤醒那些“沉睡”的图书馆。志愿者为孩子们筛选优质适宜的儿童图书,完成图书录入和上架分类等工作,并通过提供稳定、持续的服务,使流动儿童的身边就能够有一个藏书丰富、可以自由自主借阅、每周定期开放3-5次的“活”的图书馆。
2020年,我们对于微澜图书馆项目的目标和推广策略进行了重新梳理,推出了馆东计划,建立各馆的自治组织,月捐馆东和线上运营馆务会,实现各馆自筹、自治、自理,将微澜大本营从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提供专业化服务和业务拓展。
截至2023年12月,我们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19个城市/地区累计开设95个图书馆(受到疫情防控和学校拆迁关闭等影响,部分已关闭)。2023年底运营中图书馆65个,全年累计开馆6148天,借阅读者人数31974人,借阅图书524,137册。
另一方面,微澜图书馆为大量的社会公众走进城乡结合部社区、走入打工子女学校提供了行动的平台,令他们在长期持续的服务中、熟悉和共情流动儿童与打工家庭面临的困境。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更多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共同成长。不完全统计(部分志愿伙伴未登录服务记录),2023年共有1651名志愿者,参与服务10536次,服务时间61570小时。微澜图书馆已成为我们、流动儿童和志愿者联结的最温暖坚实的纽带。
微澜图书馆是新浪教育评选的2018年教育公益杰出项目,在2019年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2020年入选中国好公益平台,2022年入选南方周末年度公益案例。
【期待加入月捐伙伴】
我们希望找到你们—亲爱的月捐伙伴,与我们一起为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而努力。
我们希望您:
1.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持续/稳定月捐支持北京三知的运营发展。
2. 通过参与服务或传播倡议的方式,跟我们一起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
月捐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领域研究 公众倡议 | (1)1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约16万元/年;(撰写研究报告、开展交流活动等) (2)项目差旅费约2万元/年; (3)组织沙龙活动,月捐人致谢维护等约2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600,000.00 元 |
微澜图书馆 | (1)2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社群运营,支持志愿者参与日常值班活动,约24万元/年; (2)志愿者支持活动,包括宣传物料(折页、纪念品)、活动物资、志愿者补贴、茶点等,全年6-8次/年,约1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0 元 |
行政、管理费 | 行政、财务人员工资,机构房租分摊办公费用等。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 元 |
公募管理费 | 75,000.00 元 | |
月捐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月捐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领域研究 公众倡议 | (1)1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约16万元/年;(撰写研究报告、开展交流活动等) (2)项目差旅费约2万元/年; (3)组织沙龙活动,月捐人致谢维护等约2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600,000.00 元 |
微澜图书馆 | (1)2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社群运营,支持志愿者参与日常值班活动,约24万元/年; (2)志愿者支持活动,包括宣传物料(折页、纪念品)、活动物资、志愿者补贴、茶点等,全年6-8次/年,约1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0 元 |
行政、管理费 | 行政、财务人员工资,机构房租分摊办公费用等。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 元 |
公募管理费 | 75,000.00 元 | |
月捐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亲爱的伙伴:
您好!我想,在开头就把这封信的目的告诉您,我们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月捐伙伴,跟我们一起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让流动更有希望,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居住地城市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安全、健康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想与您聊聊他们——流动人口子女(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2021年9月,社会观察类纪录片《流动的中国》在东方卫视播出,导演范士广在“答案·后卷”中写道:“流动的中国”这个意向中,我最认同的就是因为有机会,所以能流动;因为流动,所以创造了机会。这个时代不是死水一潭,这个社会充满机遇,就像徐小超说的,你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有机会证明自己。
《流动的中国》宣传海报
流动伴随着希望,也伴随着挑战,
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来说,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居住地城市会面临各种入学、升学方面的困难;
送回“老家”,就不能亲自养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对于每个流动中的家庭来说,让孩子成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一个被迫做出的两难选择。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3.76亿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规模1.38亿人,约占中国儿童人口的1/2(46.4%),流动儿童规模7109万人,约占中国儿童人口的1/4(23.9%),其中超过250万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 为了可以跟父母居住、生活在一起,只能在城市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就读。各式出租房、狭窄的巷子、丛生的植物和遍地的垃圾,这里是由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组成的城市边缘,城市中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地,一片不成熟但是却充满活力的地方。这里没有所谓的“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无法给孩子一个安全、适宜的成长环境。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总悬在流动儿童的心上:我是谁?我属于哪里?——他们,只能成为城市的过客?还是能够拥有城市的未来?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一个整体,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流动人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孩子可能会经历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社会问题的两面。只有在人口流入地城市提供便利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才能够支持更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将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带到身边,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跟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是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项目,自2007年起,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2017年8月我们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注册名为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一个整体,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流动人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孩子可能会经历的不同状态,是同一个社会问题的两面。只有在人口流入地城市提供便利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才能够支持更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将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带到身边,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跟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们致力于通过研究、记录、传播和倡议活动,支持流动儿童(随迁子女)教育领域发展,推动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更多资源进入流动儿童教育领域。逐步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最终实现政策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善,让每个流动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2018年,我们与伙伴机构们一起发布了《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 2018》,推动更多机构一起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2020年,我们再次与伙伴机构一起合作撰写、发布《安全、有意义的课外时光:流动儿童课外服务为什么重要、如何做得更好》,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城市学校学位供给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流动儿童在课外服务领域,依然将会面临长期、大规模的需求缺口,迫切需要大量公益组织提供包括课后托管、课后辅导和兴趣班等入门型的课后服务。
拍摄:好未来志愿者
2017年10月,我们发起了微澜图书馆项目,通过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志愿者走进打工子女学校和社区,唤醒那些“沉睡”的图书馆。志愿者为孩子们筛选优质适宜的儿童图书,完成图书录入和上架分类等工作,并通过提供稳定、持续的服务,使流动儿童的身边就能够有一个藏书丰富、可以自由自主借阅、每周定期开放3-5次的“活”的图书馆。
2020年,我们对于微澜图书馆项目的目标和推广策略进行了重新梳理,推出了馆东计划,建立各馆的自治组织,月捐馆东和线上运营馆务会,实现各馆自筹、自治、自理,将微澜大本营从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提供专业化服务和业务拓展。
截至2023年12月,我们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19个城市/地区累计开设95个图书馆(受到疫情防控和学校拆迁关闭等影响,部分已关闭)。2023年底运营中图书馆65个,全年累计开馆6148天,借阅读者人数31974人,借阅图书524,137册。
另一方面,微澜图书馆为大量的社会公众走进城乡结合部社区、走入打工子女学校提供了行动的平台,令他们在长期持续的服务中、熟悉和共情流动儿童与打工家庭面临的困境。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更多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共同成长。不完全统计(部分志愿伙伴未登录服务记录),2023年共有1651名志愿者,参与服务10536次,服务时间61570小时。微澜图书馆已成为我们、流动儿童和志愿者联结的最温暖坚实的纽带。
微澜图书馆是新浪教育评选的2018年教育公益杰出项目,在2019年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2020年入选中国好公益平台,2022年入选南方周末年度公益案例。
【期待加入月捐伙伴】
我们希望找到你们—亲爱的月捐伙伴,与我们一起为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而努力。
我们希望您:
1.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持续/稳定月捐支持北京三知的运营发展。
2. 通过参与服务或传播倡议的方式,跟我们一起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
月捐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领域研究 公众倡议 | (1)1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约16万元/年;(撰写研究报告、开展交流活动等) (2)项目差旅费约2万元/年; (3)组织沙龙活动,月捐人致谢维护等约2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600,000.00 元 |
微澜图书馆 | (1)2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社群运营,支持志愿者参与日常值班活动,约24万元/年; (2)志愿者支持活动,包括宣传物料(折页、纪念品)、活动物资、志愿者补贴、茶点等,全年6-8次/年,约1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0 元 |
行政、管理费 | 行政、财务人员工资,机构房租分摊办公费用等。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 元 |
公募管理费 | 75,000.00 元 | |
月捐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月捐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领域研究 公众倡议 | (1)1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约16万元/年;(撰写研究报告、开展交流活动等) (2)项目差旅费约2万元/年; (3)组织沙龙活动,月捐人致谢维护等约2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600,000.00 元 |
微澜图书馆 | (1)2名项目人员工资、社保,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社群运营,支持志愿者参与日常值班活动,约24万元/年; (2)志愿者支持活动,包括宣传物料(折页、纪念品)、活动物资、志愿者补贴、茶点等,全年6-8次/年,约1万元/年。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0 元 |
行政、管理费 | 行政、财务人员工资,机构房租分摊办公费用等。备注:长期进行,筹款目标为3年预算。 | 75,000.00 元 |
公募管理费 | 75,000.00 元 | |
月捐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