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发起这个项目?
相距2000多公里的上海和云南,自沪滇对口援建帮扶以来,两地在真挚频繁的交往中结下深厚情谊。那里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与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有着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拉祜民族。在上海的帮助下澜沧逐步改善了基本物质条件,但仍有不少困难群体,包括因父母长期打工不归的留守儿童,以及濒临失传的民族音乐非遗传承老人等。
本项目旨在通过公益筹款的方式,募集帮扶资金,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邀请富有公益爱心的金牌音乐人化身“梦想导师”,率领专家小组专程深入云南澜沧拉祜族,帮助非遗传承老人抢救记录澜沧民族音乐,帮助留守儿童中拥有音乐梦想、阳光励志、积极向上的孩子,带领“一老一小”共同完成创作一首澜沧特色的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实现TA们的“小小心愿”。“梦想导师”还会与澜沧拉祜族留守儿童结成“艺术伙伴”,给予孩子音乐启蒙与技巧指导,不仅让孩子们拥有一技之长,并在TA们心中埋下一颗爱心种子,结伴其一生向上的力量。
TA们为什么需要帮助?
留守儿童 · 桂明霞的故事
“我要和大城市来的大老师好好学习,好好表现,成为让家人、让学校、让澜沧自豪的孩子。”
—— 桂明霞
桂明霞就读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三年级班,是澜沧拉祜族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桂明霞从小是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外公、外婆常年在家,身体不好没有经济收入。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只身一人外出打工。父亲在学龄前外出后至今未归,从桂明霞开始记事至今仅仅是通过几次电话而已,没有给予桂明霞任何父亲的关爱与经济上的支持。一家人仅靠母亲一人微薄的打工收入维持家里拮据的生活,还要供桂明霞上学。如今母亲打工也遇到危机,没法保持稳定的经济收入,这对桂明霞的家庭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我们发现桂明霞同学与其他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并不一样,家庭的境遇并没有击倒她,反而磨练出了她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校里,表现一直都不卑不亢,积极向上,为人热心爱帮助同学;学习刻苦,所有学科成绩在班级里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也担任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班干部。
桂明霞作为土生土长的澜沧拉祜族孩子,天生就喜欢唱歌跳舞。桂明霞所在的学校没有一间独立的音乐教室,老师一般就在操场上带孩子们一起学习唱歌,桂明霞每次都学得特别努力。老师为了培养桂明霞的自信心与胆量,经常安排她课间唱歌给同学们听,桂明霞用她的歌声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桂明霞心中的“小小梦想”就是能跟着大城市的音乐老师学习音乐,有朝一日能去大城市的大舞台唱歌。当得知我们公益项目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后,她自告奋勇第一时间积极争取,桂明霞表示“我要和大城市来的大老师好好学习,好好表现,成为让家人、让学校、让澜沧自豪的孩子。我如果以后能越唱越好,说不定有一天我的爸爸能看到我吧,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呢……”。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公益项目可以帮助桂明霞实现她心中的“小小梦想”。
留守儿童 · 张玉梅的故事
“一个人只要有信念、有理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梦想总会实现。”
—— 张玉梅
张玉梅就读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四年级班,是澜沧拉祜族的留守儿童里特别优秀的孩子之一。
2012年才来到这个世界两个月的张玉梅,就要面对的却是父母离异,母亲抛下她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家里,刚开始两三年偶尔回家一次,但都没有赚到钱补贴上家用,近两年已许久没回家了也联系不上。年幼的张玉梅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让张玉梅健康成长,爷爷奶奶咬了牙辛苦劳作、任劳任怨,落下一身痨疾病根。张玉梅并没有因如此的家庭遭遇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反而更加不懈努力、发愤图强,犹如石缝中的小草,是大自然中保持不屈姿态的强者,是坚持、坚韧、坚毅、坚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化身。
在家里,张玉梅就是爷爷奶奶的“贴心小棉袄”。她打小就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一手把她带大的爷爷奶奶如今已近60岁了,身患痨病。张玉梅眼里始终有活,只要在家,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从做饭、打扫院子、刷碗等日常家务活均一人包揽,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活脱一个“小大人”,周围邻居都忍不住夸奖她的懂事、勤奋、成熟与稳重,认为她长大后一定有出息。
在学校,张玉梅就是老师的品学兼优好学生。爷爷奶奶没有文化,不能辅导她学习,遇到学习困难时,她就向老师和同学虚心请教。张玉梅学习刻苦用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张玉梅天生活泼开朗,最大的爱好是唱歌跳舞。上学路上、课间休息、做饭期间等,她几乎利用一切空闲业余时间练习唱歌跳舞,天资聪颖又积极努力的她早早地就报名了村里的文艺队并得到了录取。张玉梅心中的“小小梦想”是能让自己的歌声被更多人听到,长大后成为一名音乐舞蹈家。张玉梅特别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遥望星空默默地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汇报学习情况,也会用歌声诉说心事,期盼着爸爸早日归来团聚。张玉梅相信,“一个人只要有信念、有理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梦想总会实现。”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公益项目可以帮助张玉梅实现她心中的“小小梦想”。
非遗传承人 · 陶扎戈的故事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音乐之根,希望能让拉祜族古调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中。”
—— 陶扎戈
陶扎戈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大寨一队成员,也是澜沧拉祜族仅存的《牡帕密帕》拉祜族古调非遗项目传承人。
《牡帕密帕》,意为“开天辟地”,是拉祜族以说唱方式流传的长篇创世史诗,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诗由造天造地、造太阳月亮、分季节、造江河湖海、造花草树木、播种葫芦、扎迪娜迪的传说、比氐依休、猎虎分族、战争与迁徙等篇章组成。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它不仅反映了拉祜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风貌、也包含了拉祜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即在人类产生以前宇宙就已存在,宇宙和人类的起源与形成是渐进的。
由于没有文本,传承极其不易,几百年来《牡帕密帕》均是依着拉祜族古调口口说唱相传下来,陶扎戈也是如此。陶扎戈小时候被《牡帕密帕》深深吸引,跟着上一辈老人学习传承下来,没想到一唱就是数十载,如今成为了拉祜族古调非遗的第一批传承人。
可惜的是,陶扎戈如今面临没有接班传承人的困境。陶扎戈至今没有任何学生,儿子也没有选择学习传承而是外出打工,孙女也并不会唱。陶扎戈无奈地表示,“《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音乐之根,现在由于拉祜族古调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年轻人来学习传承拉祜族古调的少之又少,实在是可惜啊!希望能让《牡帕密帕》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中。”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公益项目可以抢救性地记录拉祜族古调传统民族音乐,寻找传承人,帮助他实现“小小梦想”。
这个项目的梦想导师是谁?
时永
- 资深音乐制作人、唱作人、词曲作家、知名音乐人
-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 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
- 唯一在ISC国际歌曲作曲大赛决赛获奖的中国音乐人
- 中国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国际化制作的倡导者、先行者
- 非遗文化、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推广的践行者
- 代表作品包括:中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主题歌《我心飞翔》、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歌《相聚到永久》、CCTV《神雕侠侣》主题歌曲《天下无双》等,并与中国著名音乐人歌手刘欢、韩红、孙楠、齐秦、张靓颖等都有合作。
这个项目能做什么?
1、探访当地拉祜族有音乐梦想的留守儿童,给予他们专业音乐指导。
2、用年轻人热爱的跨界音乐创作形式,融合新时代艺术元素,为澜沧量身创作一首,符合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原创音乐作品,并陆续在各大音乐平台发行。
3、探访澜沧音乐的非遗传承人,搜寻整理并挖掘澜沧民间音乐中的优秀元素,了解非遗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抢救性地记录澜沧传统民族音乐。
4、邀请一支由资深音乐人组成的专家小组,深入澜沧开展帮扶调研。
项目执行计划
(具体时间可以会依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时间 | 工作内容 |
2023年2-3月 | 前期策划与筹备 |
2023年3-4月 | 澜沧当地调研与信息收集 |
2023年5月 | 招募资助人、发放资助款 |
2023年5-6月 | 澜沧实地采风,拜访非遗传承人与留守儿童 |
2023年6-7月 | 歌曲创作与制作 |
2023年6-7月 | 作品发布与传播 |
我们是谁
自由 · 向尚
“自由·向尚”是由上海市新联会、黄浦区新联会、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共同发起的自由职业人员参与的社会公益IP品牌项目。项目包括“自由·向尚”国潮年轻力大会与“自由·向尚×澜沧”公益行动计划。“自由·向尚”坚持探寻活动品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营销相结合的新路径,旨在更好地团结、凝聚、引导自由职业人员健康多元发展,激发这一群体的创新活力与社会公益参与。
合作方 - 灵与地
成立于2007年的“灵与地”,是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国际化制作,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独立厂牌。已经以内蒙民歌,黑龙江民歌,鄂伦春赞达人,贵州侗族民歌,京剧,古琴古筝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为根源,创作制作了多张具有国际水准的世界音乐唱片,让民族音乐以制作精良而富于创意,引领时尚与审美的国际范走向世界。
项目未来的规划与发展
此公益项目属于“自由·向尚×澜沧”公益行动计划中的演艺板块,除此之外,未来将陆续联合多方机构推出手工艺、画作、纪录片、脱口秀、时尚秀、微电影等多样的跨界展现形式,邀请自由职业人员中不同领域的达人创客领衔担任“梦想导师”,助力澜沧真正有帮扶需求的TA们圆梦“小小心愿”。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音乐专家志愿者采风补贴 | 录音收集、后期处理 | 4,500.00 元 |
音乐指导教育公益补贴 | 500元*4人*5天 | 10,000.00 元 |
公益歌曲创作 | 歌曲作词、作曲、演唱、后期制作等 | 50,000.00 元 |
公益视频制作 | 采风视频拍摄、剪辑 | 8,000.00 元 |
交通费 | 4人往返机票、车费等 | 10,000.00 元 |
执行成本 | 开展项目所需的物流费、项目物料,工作餐水,保险,设备租金等 | 6,000.00 元 |
其他费用 | 开票税费 | 1,500.00 元 |
非公募机构管理费 | 7,000.00 元 | |
公募机构管理费 | 3,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00,000.00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音乐专家志愿者采风补贴 | 录音收集、后期处理 | 4,500.00 元 |
音乐指导教育公益补贴 | 500元*4人*5天 | 10,000.00 元 |
公益歌曲创作 | 歌曲作词、作曲、演唱、后期制作等 | 50,000.00 元 |
公益视频制作 | 采风视频拍摄、剪辑 | 8,000.00 元 |
交通费 | 4人往返机票、车费等 | 10,000.00 元 |
执行成本 | 开展项目所需的物流费、项目物料,工作餐水,保险,设备租金等 | 6,000.00 元 |
其他费用 | 开票税费 | 1,500.00 元 |
非公募机构管理费 | 7,000.00 元 | |
公募机构管理费 | 3,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00,0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可在捐赠完成后及时申请开票,或者登录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1、您的捐赠款,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接收。如有项目疑问等,请联系他们。
2、感谢您对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如果您需要联系我们,请拨打021-60146234(工作日10:00——18:00)。
3、如开票遇到问题请发邮件至invoice@lianquan.org,并在邮件内提供以下信息:每笔捐赠的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手机号。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为什么发起这个项目?
相距2000多公里的上海和云南,自沪滇对口援建帮扶以来,两地在真挚频繁的交往中结下深厚情谊。那里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与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有着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拉祜民族。在上海的帮助下澜沧逐步改善了基本物质条件,但仍有不少困难群体,包括因父母长期打工不归的留守儿童,以及濒临失传的民族音乐非遗传承老人等。
本项目旨在通过公益筹款的方式,募集帮扶资金,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邀请富有公益爱心的金牌音乐人化身“梦想导师”,率领专家小组专程深入云南澜沧拉祜族,帮助非遗传承老人抢救记录澜沧民族音乐,帮助留守儿童中拥有音乐梦想、阳光励志、积极向上的孩子,带领“一老一小”共同完成创作一首澜沧特色的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实现TA们的“小小心愿”。“梦想导师”还会与澜沧拉祜族留守儿童结成“艺术伙伴”,给予孩子音乐启蒙与技巧指导,不仅让孩子们拥有一技之长,并在TA们心中埋下一颗爱心种子,结伴其一生向上的力量。
TA们为什么需要帮助?
留守儿童 · 桂明霞的故事
“我要和大城市来的大老师好好学习,好好表现,成为让家人、让学校、让澜沧自豪的孩子。”
—— 桂明霞
桂明霞就读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三年级班,是澜沧拉祜族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桂明霞从小是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外公、外婆常年在家,身体不好没有经济收入。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只身一人外出打工。父亲在学龄前外出后至今未归,从桂明霞开始记事至今仅仅是通过几次电话而已,没有给予桂明霞任何父亲的关爱与经济上的支持。一家人仅靠母亲一人微薄的打工收入维持家里拮据的生活,还要供桂明霞上学。如今母亲打工也遇到危机,没法保持稳定的经济收入,这对桂明霞的家庭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我们发现桂明霞同学与其他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并不一样,家庭的境遇并没有击倒她,反而磨练出了她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校里,表现一直都不卑不亢,积极向上,为人热心爱帮助同学;学习刻苦,所有学科成绩在班级里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也担任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班干部。
桂明霞作为土生土长的澜沧拉祜族孩子,天生就喜欢唱歌跳舞。桂明霞所在的学校没有一间独立的音乐教室,老师一般就在操场上带孩子们一起学习唱歌,桂明霞每次都学得特别努力。老师为了培养桂明霞的自信心与胆量,经常安排她课间唱歌给同学们听,桂明霞用她的歌声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桂明霞心中的“小小梦想”就是能跟着大城市的音乐老师学习音乐,有朝一日能去大城市的大舞台唱歌。当得知我们公益项目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后,她自告奋勇第一时间积极争取,桂明霞表示“我要和大城市来的大老师好好学习,好好表现,成为让家人、让学校、让澜沧自豪的孩子。我如果以后能越唱越好,说不定有一天我的爸爸能看到我吧,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呢……”。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公益项目可以帮助桂明霞实现她心中的“小小梦想”。
留守儿童 · 张玉梅的故事
“一个人只要有信念、有理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梦想总会实现。”
—— 张玉梅
张玉梅就读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四年级班,是澜沧拉祜族的留守儿童里特别优秀的孩子之一。
2012年才来到这个世界两个月的张玉梅,就要面对的却是父母离异,母亲抛下她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家里,刚开始两三年偶尔回家一次,但都没有赚到钱补贴上家用,近两年已许久没回家了也联系不上。年幼的张玉梅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让张玉梅健康成长,爷爷奶奶咬了牙辛苦劳作、任劳任怨,落下一身痨疾病根。张玉梅并没有因如此的家庭遭遇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反而更加不懈努力、发愤图强,犹如石缝中的小草,是大自然中保持不屈姿态的强者,是坚持、坚韧、坚毅、坚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化身。
在家里,张玉梅就是爷爷奶奶的“贴心小棉袄”。她打小就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一手把她带大的爷爷奶奶如今已近60岁了,身患痨病。张玉梅眼里始终有活,只要在家,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从做饭、打扫院子、刷碗等日常家务活均一人包揽,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活脱一个“小大人”,周围邻居都忍不住夸奖她的懂事、勤奋、成熟与稳重,认为她长大后一定有出息。
在学校,张玉梅就是老师的品学兼优好学生。爷爷奶奶没有文化,不能辅导她学习,遇到学习困难时,她就向老师和同学虚心请教。张玉梅学习刻苦用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张玉梅天生活泼开朗,最大的爱好是唱歌跳舞。上学路上、课间休息、做饭期间等,她几乎利用一切空闲业余时间练习唱歌跳舞,天资聪颖又积极努力的她早早地就报名了村里的文艺队并得到了录取。张玉梅心中的“小小梦想”是能让自己的歌声被更多人听到,长大后成为一名音乐舞蹈家。张玉梅特别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遥望星空默默地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汇报学习情况,也会用歌声诉说心事,期盼着爸爸早日归来团聚。张玉梅相信,“一个人只要有信念、有理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梦想总会实现。”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公益项目可以帮助张玉梅实现她心中的“小小梦想”。
非遗传承人 · 陶扎戈的故事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音乐之根,希望能让拉祜族古调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中。”
—— 陶扎戈
陶扎戈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大寨一队成员,也是澜沧拉祜族仅存的《牡帕密帕》拉祜族古调非遗项目传承人。
《牡帕密帕》,意为“开天辟地”,是拉祜族以说唱方式流传的长篇创世史诗,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诗由造天造地、造太阳月亮、分季节、造江河湖海、造花草树木、播种葫芦、扎迪娜迪的传说、比氐依休、猎虎分族、战争与迁徙等篇章组成。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它不仅反映了拉祜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风貌、也包含了拉祜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即在人类产生以前宇宙就已存在,宇宙和人类的起源与形成是渐进的。
由于没有文本,传承极其不易,几百年来《牡帕密帕》均是依着拉祜族古调口口说唱相传下来,陶扎戈也是如此。陶扎戈小时候被《牡帕密帕》深深吸引,跟着上一辈老人学习传承下来,没想到一唱就是数十载,如今成为了拉祜族古调非遗的第一批传承人。
可惜的是,陶扎戈如今面临没有接班传承人的困境。陶扎戈至今没有任何学生,儿子也没有选择学习传承而是外出打工,孙女也并不会唱。陶扎戈无奈地表示,“《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音乐之根,现在由于拉祜族古调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年轻人来学习传承拉祜族古调的少之又少,实在是可惜啊!希望能让《牡帕密帕》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中。”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公益项目可以抢救性地记录拉祜族古调传统民族音乐,寻找传承人,帮助他实现“小小梦想”。
这个项目的梦想导师是谁?
时永
- 资深音乐制作人、唱作人、词曲作家、知名音乐人
-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 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
- 唯一在ISC国际歌曲作曲大赛决赛获奖的中国音乐人
- 中国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国际化制作的倡导者、先行者
- 非遗文化、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推广的践行者
- 代表作品包括:中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主题歌《我心飞翔》、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歌《相聚到永久》、CCTV《神雕侠侣》主题歌曲《天下无双》等,并与中国著名音乐人歌手刘欢、韩红、孙楠、齐秦、张靓颖等都有合作。
这个项目能做什么?
1、探访当地拉祜族有音乐梦想的留守儿童,给予他们专业音乐指导。
2、用年轻人热爱的跨界音乐创作形式,融合新时代艺术元素,为澜沧量身创作一首,符合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原创音乐作品,并陆续在各大音乐平台发行。
3、探访澜沧音乐的非遗传承人,搜寻整理并挖掘澜沧民间音乐中的优秀元素,了解非遗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抢救性地记录澜沧传统民族音乐。
4、邀请一支由资深音乐人组成的专家小组,深入澜沧开展帮扶调研。
项目执行计划
(具体时间可以会依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时间 | 工作内容 |
2023年2-3月 | 前期策划与筹备 |
2023年3-4月 | 澜沧当地调研与信息收集 |
2023年5月 | 招募资助人、发放资助款 |
2023年5-6月 | 澜沧实地采风,拜访非遗传承人与留守儿童 |
2023年6-7月 | 歌曲创作与制作 |
2023年6-7月 | 作品发布与传播 |
我们是谁
自由 · 向尚
“自由·向尚”是由上海市新联会、黄浦区新联会、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共同发起的自由职业人员参与的社会公益IP品牌项目。项目包括“自由·向尚”国潮年轻力大会与“自由·向尚×澜沧”公益行动计划。“自由·向尚”坚持探寻活动品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营销相结合的新路径,旨在更好地团结、凝聚、引导自由职业人员健康多元发展,激发这一群体的创新活力与社会公益参与。
合作方 - 灵与地
成立于2007年的“灵与地”,是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国际化制作,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独立厂牌。已经以内蒙民歌,黑龙江民歌,鄂伦春赞达人,贵州侗族民歌,京剧,古琴古筝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为根源,创作制作了多张具有国际水准的世界音乐唱片,让民族音乐以制作精良而富于创意,引领时尚与审美的国际范走向世界。
项目未来的规划与发展
此公益项目属于“自由·向尚×澜沧”公益行动计划中的演艺板块,除此之外,未来将陆续联合多方机构推出手工艺、画作、纪录片、脱口秀、时尚秀、微电影等多样的跨界展现形式,邀请自由职业人员中不同领域的达人创客领衔担任“梦想导师”,助力澜沧真正有帮扶需求的TA们圆梦“小小心愿”。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音乐专家志愿者采风补贴 | 录音收集、后期处理 | 4,500.00 元 |
音乐指导教育公益补贴 | 500元*4人*5天 | 10,000.00 元 |
公益歌曲创作 | 歌曲作词、作曲、演唱、后期制作等 | 50,000.00 元 |
公益视频制作 | 采风视频拍摄、剪辑 | 8,000.00 元 |
交通费 | 4人往返机票、车费等 | 10,000.00 元 |
执行成本 | 开展项目所需的物流费、项目物料,工作餐水,保险,设备租金等 | 6,000.00 元 |
其他费用 | 开票税费 | 1,500.00 元 |
非公募机构管理费 | 7,000.00 元 | |
公募机构管理费 | 3,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00,000.00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音乐专家志愿者采风补贴 | 录音收集、后期处理 | 4,500.00 元 |
音乐指导教育公益补贴 | 500元*4人*5天 | 10,000.00 元 |
公益歌曲创作 | 歌曲作词、作曲、演唱、后期制作等 | 50,000.00 元 |
公益视频制作 | 采风视频拍摄、剪辑 | 8,000.00 元 |
交通费 | 4人往返机票、车费等 | 10,000.00 元 |
执行成本 | 开展项目所需的物流费、项目物料,工作餐水,保险,设备租金等 | 6,000.00 元 |
其他费用 | 开票税费 | 1,500.00 元 |
非公募机构管理费 | 7,000.00 元 | |
公募机构管理费 | 3,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00,0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可在捐赠完成后及时申请开票,或者登录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