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热暑期,您是否注意到很多城市儿童被父母安排在各类学科辅导班提升成绩?又或者您有观察到一些乡村孩子整天闷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缺少大人的陪伴?那城乡儿童平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城市里,很多孩子终日困在钢筋水泥的室内,与手机、网络或电子游戏为伴,表现出厌学、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差,功利心强,缺少家国情怀和建设未来的热情。过度的知识学习,也没有很好地培养起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批判型思维的形成。而在西部乡村情况更为严重——大量的乡村儿童尤其是近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被低效学习占用,以考试分数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在田野里撒欢儿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与亲人、乡邻的接触,与同学、老师的有效沟通少,学习缺乏动力,生活枯燥,对未来迷茫。
整体上来看,很多儿童与自然的接触不够,与同辈和成年人的有效交流不足,思维发展水平落后于社会发展所需,表现出身体、心理和精神发展的失调,很多孩子抱怨“没人真正关心我”。实际上这些反映出儿童与自然、与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和家长过度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过于依赖学科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标尺。这样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很多老师也已经开始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实施的《中国素养教育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2016》显示,受访教师中62.5%的人认为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59.5%认为缺乏“生活实践”教育,53.9%认为缺乏“关爱他人”教育。超过65%的教师认为目前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
从政府层面也意识到改革的必要,开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更多的面向现实生活、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创新。如今年国家新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倡五育并举,而不再强调智育。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就美国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特点与矛盾,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改革课程,兼顾学科教育和现实需求,建构关心教育课程。诺丁斯引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于关心的理解——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诺丁斯认为学生应该有机会在学校学会关心——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物质世界、关心知识!诺丁斯强调认真倾听并且积极回应是关心的基本标志。她认为关心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反应关系。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在这个关系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关心教育课程需要帮助儿童重塑与自然、与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一定完全能在学校系统建立起来,还需要其他社会组织如家庭、社区、公益组织等的实践支持。关心教育总的目标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
“活着的人永远比任何理论重要。”我们应关心儿童的需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分数。 时代需要有能力的人,同时也呼唤有爱的人,关心他人、关心世界的人。
李丹——沪鱼教育咨询工作室的创立者对诺丁斯的理论非常认同。从八年的大学执教经历中,她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到大学阶段已基本定型,人格品性也已基本成熟,而能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早年儿童期的家庭、学校等环境力量。怀着更好地支持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愿景,李丹从大学辞职,自费培训、求师学习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技术,从留守儿童心理志愿者到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李丹探索了儿童心理辅导、艺术教育、文学阅读等身心灵发展的不同领域,现在她和她的工作团队将这些理念和经验整合为本项目的课程体系并希望继续实践、创新。
二、 项目执行方案
本项目在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哲学思想的引导下,综合学科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双向需求,以促进儿童身、心、灵和谐发展为导向,拟开发一套整合自然/乡土教育、心理游戏辅导以及儿童文学阅读为核心课程的儿童关心教育课程体系,并辅以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培训、社群培育、媒体宣传,为儿童身心灵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可持续环境。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提升儿童关心的意识和能力,启发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做出积极反应,构建儿童与成人、与动植物等其他生命体的友善关系。
2、核心课程:
(1)自然/乡土教育课程:
带领儿童走近、认识生活周边的自然或乡土环境,运用实物观察、知识查阅、艺术表达(摄影/绘画/手工等)、运动/游戏、宣传保护、劳动实践等方式,让儿童更好地感知、认识、保护、热爱自然或乡土环境,同时也让孩子的身心在与自然或乡土的接触中得到滋养。课程的实施,既可以结合学校的科学课、综合实践课进行,也可以组织家长或社工带领孩子就生活社区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每期课程为四节。
(以上图片及课程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hH-j9u4JXkvUBcY-Lze4Fg )
(2)心理游戏辅导课程:
游戏——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儿童自我表露的语言。游戏通过符号表征把现实中难以处理的情景转变为在游戏条件下可以处理的情景,从而为儿童提供了通过自我引导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游戏辅导是通过提供辅导人员设计好的心理游戏,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表达自我、探索情感、思想经历以及行为,从而获得最佳的成长和发展。游戏辅导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心智成长和情绪管理等发展,矫正心理行为问题。
游戏辅导课程一般分为八节、四个阶段展开:成员初步相识,建立关系;表达自我,加深合作;处理矛盾,加深互信;升华感情,表达分离。
课程会特别关注情绪不佳、人际关系差、肥胖自卑、升学焦虑等有适应不良情况的儿童。
“你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抽烟、爱喝酒、打麻将……还有凶巴巴!”
“你想当国王或王后吗?为什么?”“我想当王后,因为可以管人。”
这是一群小学生在参加社区儿童中心的游戏辅导小组活动。带领社会工作者李丹通过活动媒介——“探索心”游戏卡,来帮助流动儿童加深对自己及伙伴的了解,促进交流,拉近感情。
(以上图片及活动详情见: https://mp.weixin.qq.com/s/A7mJqweMXuG409lDi16MPg)
(3)儿童文学阅读课程:
儿童文学 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依靠对作品的阅读、欣赏、接受,在心理上得到愉悦的满足,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对其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审美教育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农村地区,大量儿童缺少课外阅读,有也是少量的作文等教辅材料,较少激起儿童的兴趣。
鉴于以往教育经验中,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神笔马良》、《夏洛的网》等对儿童的精神和审美产生的积极影响,本项目将精选国内外获优秀文学大奖且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基于文学阅读法的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十节左右的课程,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研读,如个体自读、小组研学、演讲、戏剧表演、小记者采访等,帮助儿童发展良好的母语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做出明智决定、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可持续教育环境开发
1、家长/教育工作者培训——鼓励教育法
家庭是儿童天然的、最主要的成长环境。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心理。新时代环境下,重新认识和学习育儿理念与方式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沉迷玩手机、打网游、做事丢三落四或者胆小怕事等行为烦恼。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跟其自信心不足有密切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0-12岁的儿童最核心的心理素质是自信心,即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自信的孩子学习更自觉、成绩更好,人际关系更佳,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更强,在逆境、困境中更容易坚持、保持乐观。
本课程以日本教育专家也是一位妈妈原田绫子总结创立的鼓励教育法为基础,以建设保护儿童“向上向善”天性的支持性家庭环境为导向,有机融合孩子培养、夫妻相处、自我提升三大领域,着力建造家庭教育的牢固基石。
课程讲师将结合中国家长的实际需求,通过大量的生活实践、案例,对鼓励教育法进行通俗、生动的讲解,并结合家长的问题现场带领运用。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鼓励教育法到底是什么?如何运用?
第二讲:如何运用鼓励法满足6-18岁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
第三讲:亲子连心——亲子关系如何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讲:提升自我——如何给自己勇气,做一名幸福的家长
2、社群培育
由家长、项目工作人员及教育相关各界人士组成的融合日常交流、线下专题研讨、亲子活动等教育社群的培育,也是贯彻课程理念和检验课程实效、迭代课程设计的不二选择。同时,这也是取得受众认同,支持项目未来发展的社会基础。
3、媒体宣传
为了突显项目的开展、执行效果,让社会大众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项目理念与效果,为儿童关心课程深入人心,必要的媒体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宣传渠道主要是项目自媒体、大众媒体、专题研讨会、跨界公益活动等。
(三)实施计划
本项目拟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实施。将由教师、公益人士等组成的执行团队,联合专家学者、教师、社会工作者、艺术家、公益人士、大学生志愿者等各界力量,在贵州、重庆、广东等东西部省份的2个项目点开展,其中一个为城市社区、学校或企事业单位,另一个为乡村的学校或社区。每门课程实行1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在乡村和城市项目点各实施一轮。备选项目点如下:
1、乡村社区:桂圩镇。桂圩镇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西与广西梧州接邻,是著名的郁南县“四.一八”起义策源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之一。该镇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桂皮、黄皮等果、木,当地农民多外出打工谋生,社区留守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经济、教育均比较落后,属于粤西不发达区域。目前在当地有广东“双百”计划的社工站进驻,可以将该站作为项目支持机构,协助开展乡村教育。
2、城市项目点:流动儿童集中的社区或学校(待定)
预算清单及明细:
三、 预期达到的效果
本项目预期在一年的实施过程中,对缺少关心、身心灵失调的城乡儿童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培养起儿童基本的关心意识和能力,帮助儿童与自然、与他人、与世界有积极、正向的连接;对于儿童成长中密切相关的成年人——家长、教师等有良性、持久的影响,使他们对孩子有更好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社会大众、传媒也有较好的影响、辐射作用,激发全社会对于儿童身心灵和谐发展的关心和对教育创新的支持。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教学 | 13,500.00 元 | |
活动材料 | 3,000.00 元 | |
图书 | 1,000.00 元 | |
宣传品制作 | 3,000.00 元 | |
专家督导费 | 3,000.00 元 | |
差旅费 | 5,000.00 元 | |
志愿者津贴 | 5,000.00 元 | |
课程结业主题活动经费 | 6,000.00 元 | |
场地租赁 | 3,000.00 元 | |
其他行政费用 | 5,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47,500.00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教学 | 13,500.00 元 | |
活动材料 | 3,000.00 元 | |
图书 | 1,000.00 元 | |
宣传品制作 | 3,000.00 元 | |
专家督导费 | 3,000.00 元 | |
差旅费 | 5,000.00 元 | |
志愿者津贴 | 5,000.00 元 | |
课程结业主题活动经费 | 6,000.00 元 | |
场地租赁 | 3,000.00 元 | |
其他行政费用 | 5,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47,5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如需领取捐赠票据,请在匿名捐赠时填写申请票据,或者注册登录后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1、您的捐赠款,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负责接收。如有项目疑问等,请联系他们。
2、联系电话:021-60470338 官方网址:http://www.adream.org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酷热暑期,您是否注意到很多城市儿童被父母安排在各类学科辅导班提升成绩?又或者您有观察到一些乡村孩子整天闷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缺少大人的陪伴?那城乡儿童平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城市里,很多孩子终日困在钢筋水泥的室内,与手机、网络或电子游戏为伴,表现出厌学、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差,功利心强,缺少家国情怀和建设未来的热情。过度的知识学习,也没有很好地培养起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批判型思维的形成。而在西部乡村情况更为严重——大量的乡村儿童尤其是近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被低效学习占用,以考试分数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在田野里撒欢儿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与亲人、乡邻的接触,与同学、老师的有效沟通少,学习缺乏动力,生活枯燥,对未来迷茫。
整体上来看,很多儿童与自然的接触不够,与同辈和成年人的有效交流不足,思维发展水平落后于社会发展所需,表现出身体、心理和精神发展的失调,很多孩子抱怨“没人真正关心我”。实际上这些反映出儿童与自然、与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和家长过度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过于依赖学科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标尺。这样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很多老师也已经开始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实施的《中国素养教育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2016》显示,受访教师中62.5%的人认为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59.5%认为缺乏“生活实践”教育,53.9%认为缺乏“关爱他人”教育。超过65%的教师认为目前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
从政府层面也意识到改革的必要,开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更多的面向现实生活、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创新。如今年国家新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倡五育并举,而不再强调智育。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就美国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特点与矛盾,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改革课程,兼顾学科教育和现实需求,建构关心教育课程。诺丁斯引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于关心的理解——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诺丁斯认为学生应该有机会在学校学会关心——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物质世界、关心知识!诺丁斯强调认真倾听并且积极回应是关心的基本标志。她认为关心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反应关系。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在这个关系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关心教育课程需要帮助儿童重塑与自然、与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一定完全能在学校系统建立起来,还需要其他社会组织如家庭、社区、公益组织等的实践支持。关心教育总的目标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
“活着的人永远比任何理论重要。”我们应关心儿童的需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分数。 时代需要有能力的人,同时也呼唤有爱的人,关心他人、关心世界的人。
李丹——沪鱼教育咨询工作室的创立者对诺丁斯的理论非常认同。从八年的大学执教经历中,她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到大学阶段已基本定型,人格品性也已基本成熟,而能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早年儿童期的家庭、学校等环境力量。怀着更好地支持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愿景,李丹从大学辞职,自费培训、求师学习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技术,从留守儿童心理志愿者到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李丹探索了儿童心理辅导、艺术教育、文学阅读等身心灵发展的不同领域,现在她和她的工作团队将这些理念和经验整合为本项目的课程体系并希望继续实践、创新。
二、 项目执行方案
本项目在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哲学思想的引导下,综合学科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双向需求,以促进儿童身、心、灵和谐发展为导向,拟开发一套整合自然/乡土教育、心理游戏辅导以及儿童文学阅读为核心课程的儿童关心教育课程体系,并辅以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培训、社群培育、媒体宣传,为儿童身心灵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可持续环境。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提升儿童关心的意识和能力,启发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做出积极反应,构建儿童与成人、与动植物等其他生命体的友善关系。
2、核心课程:
(1)自然/乡土教育课程:
带领儿童走近、认识生活周边的自然或乡土环境,运用实物观察、知识查阅、艺术表达(摄影/绘画/手工等)、运动/游戏、宣传保护、劳动实践等方式,让儿童更好地感知、认识、保护、热爱自然或乡土环境,同时也让孩子的身心在与自然或乡土的接触中得到滋养。课程的实施,既可以结合学校的科学课、综合实践课进行,也可以组织家长或社工带领孩子就生活社区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每期课程为四节。
(以上图片及课程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hH-j9u4JXkvUBcY-Lze4Fg )
(2)心理游戏辅导课程:
游戏——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儿童自我表露的语言。游戏通过符号表征把现实中难以处理的情景转变为在游戏条件下可以处理的情景,从而为儿童提供了通过自我引导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游戏辅导是通过提供辅导人员设计好的心理游戏,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表达自我、探索情感、思想经历以及行为,从而获得最佳的成长和发展。游戏辅导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心智成长和情绪管理等发展,矫正心理行为问题。
游戏辅导课程一般分为八节、四个阶段展开:成员初步相识,建立关系;表达自我,加深合作;处理矛盾,加深互信;升华感情,表达分离。
课程会特别关注情绪不佳、人际关系差、肥胖自卑、升学焦虑等有适应不良情况的儿童。
“你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抽烟、爱喝酒、打麻将……还有凶巴巴!”
“你想当国王或王后吗?为什么?”“我想当王后,因为可以管人。”
这是一群小学生在参加社区儿童中心的游戏辅导小组活动。带领社会工作者李丹通过活动媒介——“探索心”游戏卡,来帮助流动儿童加深对自己及伙伴的了解,促进交流,拉近感情。
(以上图片及活动详情见: https://mp.weixin.qq.com/s/A7mJqweMXuG409lDi16MPg)
(3)儿童文学阅读课程:
儿童文学 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依靠对作品的阅读、欣赏、接受,在心理上得到愉悦的满足,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对其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审美教育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农村地区,大量儿童缺少课外阅读,有也是少量的作文等教辅材料,较少激起儿童的兴趣。
鉴于以往教育经验中,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神笔马良》、《夏洛的网》等对儿童的精神和审美产生的积极影响,本项目将精选国内外获优秀文学大奖且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基于文学阅读法的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十节左右的课程,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研读,如个体自读、小组研学、演讲、戏剧表演、小记者采访等,帮助儿童发展良好的母语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做出明智决定、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可持续教育环境开发
1、家长/教育工作者培训——鼓励教育法
家庭是儿童天然的、最主要的成长环境。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心理。新时代环境下,重新认识和学习育儿理念与方式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沉迷玩手机、打网游、做事丢三落四或者胆小怕事等行为烦恼。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跟其自信心不足有密切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0-12岁的儿童最核心的心理素质是自信心,即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自信的孩子学习更自觉、成绩更好,人际关系更佳,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更强,在逆境、困境中更容易坚持、保持乐观。
本课程以日本教育专家也是一位妈妈原田绫子总结创立的鼓励教育法为基础,以建设保护儿童“向上向善”天性的支持性家庭环境为导向,有机融合孩子培养、夫妻相处、自我提升三大领域,着力建造家庭教育的牢固基石。
课程讲师将结合中国家长的实际需求,通过大量的生活实践、案例,对鼓励教育法进行通俗、生动的讲解,并结合家长的问题现场带领运用。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鼓励教育法到底是什么?如何运用?
第二讲:如何运用鼓励法满足6-18岁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
第三讲:亲子连心——亲子关系如何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讲:提升自我——如何给自己勇气,做一名幸福的家长
2、社群培育
由家长、项目工作人员及教育相关各界人士组成的融合日常交流、线下专题研讨、亲子活动等教育社群的培育,也是贯彻课程理念和检验课程实效、迭代课程设计的不二选择。同时,这也是取得受众认同,支持项目未来发展的社会基础。
3、媒体宣传
为了突显项目的开展、执行效果,让社会大众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项目理念与效果,为儿童关心课程深入人心,必要的媒体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宣传渠道主要是项目自媒体、大众媒体、专题研讨会、跨界公益活动等。
(三)实施计划
本项目拟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实施。将由教师、公益人士等组成的执行团队,联合专家学者、教师、社会工作者、艺术家、公益人士、大学生志愿者等各界力量,在贵州、重庆、广东等东西部省份的2个项目点开展,其中一个为城市社区、学校或企事业单位,另一个为乡村的学校或社区。每门课程实行1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在乡村和城市项目点各实施一轮。备选项目点如下:
1、乡村社区:桂圩镇。桂圩镇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西与广西梧州接邻,是著名的郁南县“四.一八”起义策源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之一。该镇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桂皮、黄皮等果、木,当地农民多外出打工谋生,社区留守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经济、教育均比较落后,属于粤西不发达区域。目前在当地有广东“双百”计划的社工站进驻,可以将该站作为项目支持机构,协助开展乡村教育。
2、城市项目点:流动儿童集中的社区或学校(待定)
预算清单及明细:
三、 预期达到的效果
本项目预期在一年的实施过程中,对缺少关心、身心灵失调的城乡儿童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培养起儿童基本的关心意识和能力,帮助儿童与自然、与他人、与世界有积极、正向的连接;对于儿童成长中密切相关的成年人——家长、教师等有良性、持久的影响,使他们对孩子有更好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社会大众、传媒也有较好的影响、辐射作用,激发全社会对于儿童身心灵和谐发展的关心和对教育创新的支持。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教学 | 13,500.00 元 | |
活动材料 | 3,000.00 元 | |
图书 | 1,000.00 元 | |
宣传品制作 | 3,000.00 元 | |
专家督导费 | 3,000.00 元 | |
差旅费 | 5,000.00 元 | |
志愿者津贴 | 5,000.00 元 | |
课程结业主题活动经费 | 6,000.00 元 | |
场地租赁 | 3,000.00 元 | |
其他行政费用 | 5,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47,500.00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教学 | 13,500.00 元 | |
活动材料 | 3,000.00 元 | |
图书 | 1,000.00 元 | |
宣传品制作 | 3,000.00 元 | |
专家督导费 | 3,000.00 元 | |
差旅费 | 5,000.00 元 | |
志愿者津贴 | 5,000.00 元 | |
课程结业主题活动经费 | 6,000.00 元 | |
场地租赁 | 3,000.00 元 | |
其他行政费用 | 5,00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47,5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如需领取捐赠票据,请在匿名捐赠时填写申请票据,或者注册登录后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