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口河区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凉山脉中部,距乐山中心城区138公里,地处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市州交界处,东南与峨边彝族自治县相邻,西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甘洛县、雅安市汉源县交界。这里由于地形限制,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加之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原因,人民收入微薄、经济相对落后。通过前期调研后,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联合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发起“益点善意 彝方温暖”暖冬行动项目,致力于改善金口河区部分学校学生过冬所需物品和生活学习物资匮乏的情况,希望通过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学校和学生的现状,并号召和发动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和企业积极捐资捐物。
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共安彝族乡小学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看到近年来山区教育教学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也能切实体会到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主要有:
1.缺少御寒物品。金口河区的冬天十分寒冷,当地孩子经常出现手脚长冻疮的情况,迫切需要御寒衣物帮助他们度过严寒。山上湿气大,10月下旬应该是需要穿羽绒服的时候,但很多孩子还穿着很单薄的衣服,有学生竟然还穿着短袖。11月下旬山上就要下雪,天气湿冷,尽管学校给每个孩子都分配了床褥,但依旧还是比较单薄,很难满足御寒需要。我们去学生宿舍走访,孩子们普遍反映晚上睡觉冷,需要过冬的毛毯和御寒的衣物、帽子、手套等,以抵抗寒冷的冬天。
单薄的衣服
单薄的被褥
2.缺少净水器和具备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及保温杯。学生很难喝上热水。学生饮水本应该将自来水过滤烧开或使用有滤水功能的饮水机,但饮水机没有滤水功能并且十分稀缺,三个教室和一个老师办公室只能分配到一个。许多学生口渴时直接在洗手池接生水饮用,十分不健康。我们希望能够募集到净水器和具备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同时,孩子们需要水杯,许多学生是没有水杯的,往往用矿泉水瓶装热水,但是矿泉水瓶一烫就坏,且烫过的塑料瓶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成长。
3.缺少课外书籍。破旧的书籍,知识的渴望,这里的孩子缺乏课外书籍,除了课本知识外,很少有适合的课外读物。几本旧的书籍,常是几个孩子挤在一起反复阅读,书籍已经被翻阅得十分破旧了。个别班级的图书角,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也没有几本书,许多书都已经跟不上孩子发展所需了,而大多数班级更是没有图书角的。
几个孩子挤在一起看一本课外书是时常可见的场景
4.缺少教学用具。破败的教学用具,专注的眼神,冻得有些不听使唤的小手握着笔认真的学习场景,让我们为之动容。
十一月山上的天气已远比我们想象的寒冷的多,孩子们穿的也比我们单薄得多,每每当我们穿着棉衣站在讲台上,看着有些瘦小的、用冻得有些不听使唤的小手握着笔杆的孩子们时,心里忍不住一阵泛酸。但即使生活艰苦,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依旧洋溢在脸上,那种天真和质朴倒似乎成了山区寒冷冬日里最温暖的一丝阳光。
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穿上暖和的衣服,可以喝上烧开的热水,可以阅读丰富有趣的书籍,点滴善意,汇聚成川,我们期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暖冬行动中来,愿更多的人与我们一起,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执行时间及计划】
1.2020年11月起号召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筹款。
2.款项筹集后,根据资金用途购买相应的物资。
3.将物资配送至四所学校。
【项目预算】
本次计划募集善款66017元,用于为金口河区乐山市金河镇共安彝族乡小学、和平彝族乡小学、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吉星小学、流黄水小学的800余名学生筹集御寒衣物、毛毯、净水器和具备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及保温杯、阅读书籍教学用具等。项目资金若未筹满,则优先用于过冬绒毛毯、保暖校服。
暂无预算信息。
1、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开具。如需领取捐赠票据,请在匿名捐赠时填写申请票据,或者注册登录后在捐赠1个月内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2、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为您开具捐赠收据,需要捐赠收据的蚂蚁金服公益爱心用户须将以下信息(捐赠人姓名、开票抬头、金额、捐赠截图、电话、地址等)发至邮箱zjhope@126.com申请,联系电话0571-87228811。基于邮寄成本的考虑,100元以上的捐赠发票将以快递方式寄出。,建议您多次捐赠累积集中开具捐赠发票。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1、您的捐赠款,由“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接收。如有项目疑问等,请联系他们。
2、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客服以志愿者服务为主,倡导亲们公益自助。工作日周一至周五9:00——17:00,咨询电话为0571-87029667;非工作日及法定休息日请给我们邮箱zjhope@126.com留言,志愿者上线后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金口河区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凉山脉中部,距乐山中心城区138公里,地处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市州交界处,东南与峨边彝族自治县相邻,西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甘洛县、雅安市汉源县交界。这里由于地形限制,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加之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原因,人民收入微薄、经济相对落后。通过前期调研后,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联合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发起“益点善意 彝方温暖”暖冬行动项目,致力于改善金口河区部分学校学生过冬所需物品和生活学习物资匮乏的情况,希望通过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学校和学生的现状,并号召和发动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和企业积极捐资捐物。
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共安彝族乡小学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看到近年来山区教育教学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也能切实体会到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主要有:
1.缺少御寒物品。金口河区的冬天十分寒冷,当地孩子经常出现手脚长冻疮的情况,迫切需要御寒衣物帮助他们度过严寒。山上湿气大,10月下旬应该是需要穿羽绒服的时候,但很多孩子还穿着很单薄的衣服,有学生竟然还穿着短袖。11月下旬山上就要下雪,天气湿冷,尽管学校给每个孩子都分配了床褥,但依旧还是比较单薄,很难满足御寒需要。我们去学生宿舍走访,孩子们普遍反映晚上睡觉冷,需要过冬的毛毯和御寒的衣物、帽子、手套等,以抵抗寒冷的冬天。
单薄的衣服
单薄的被褥
2.缺少净水器和具备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及保温杯。学生很难喝上热水。学生饮水本应该将自来水过滤烧开或使用有滤水功能的饮水机,但饮水机没有滤水功能并且十分稀缺,三个教室和一个老师办公室只能分配到一个。许多学生口渴时直接在洗手池接生水饮用,十分不健康。我们希望能够募集到净水器和具备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同时,孩子们需要水杯,许多学生是没有水杯的,往往用矿泉水瓶装热水,但是矿泉水瓶一烫就坏,且烫过的塑料瓶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成长。
3.缺少课外书籍。破旧的书籍,知识的渴望,这里的孩子缺乏课外书籍,除了课本知识外,很少有适合的课外读物。几本旧的书籍,常是几个孩子挤在一起反复阅读,书籍已经被翻阅得十分破旧了。个别班级的图书角,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也没有几本书,许多书都已经跟不上孩子发展所需了,而大多数班级更是没有图书角的。
几个孩子挤在一起看一本课外书是时常可见的场景
4.缺少教学用具。破败的教学用具,专注的眼神,冻得有些不听使唤的小手握着笔认真的学习场景,让我们为之动容。
十一月山上的天气已远比我们想象的寒冷的多,孩子们穿的也比我们单薄得多,每每当我们穿着棉衣站在讲台上,看着有些瘦小的、用冻得有些不听使唤的小手握着笔杆的孩子们时,心里忍不住一阵泛酸。但即使生活艰苦,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依旧洋溢在脸上,那种天真和质朴倒似乎成了山区寒冷冬日里最温暖的一丝阳光。
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穿上暖和的衣服,可以喝上烧开的热水,可以阅读丰富有趣的书籍,点滴善意,汇聚成川,我们期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暖冬行动中来,愿更多的人与我们一起,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执行时间及计划】
1.2020年11月起号召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筹款。
2.款项筹集后,根据资金用途购买相应的物资。
3.将物资配送至四所学校。
【项目预算】
本次计划募集善款66017元,用于为金口河区乐山市金河镇共安彝族乡小学、和平彝族乡小学、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吉星小学、流黄水小学的800余名学生筹集御寒衣物、毛毯、净水器和具备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及保温杯、阅读书籍教学用具等。项目资金若未筹满,则优先用于过冬绒毛毯、保暖校服。
暂无预算信息。
1、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开具。如需领取捐赠票据,请在匿名捐赠时填写申请票据,或者注册登录后在捐赠1个月内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2、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为您开具捐赠收据,需要捐赠收据的蚂蚁金服公益爱心用户须将以下信息(捐赠人姓名、开票抬头、金额、捐赠截图、电话、地址等)发至邮箱zjhope@126.com申请,联系电话0571-87228811。基于邮寄成本的考虑,100元以上的捐赠发票将以快递方式寄出。,建议您多次捐赠累积集中开具捐赠发票。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