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马鹿村位于重庆市酉阳县,由于其高海拔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高山蔬菜的种植。然而,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当地的蔬菜种植一直面临着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近日,项目邀请了技术专家为酉阳马鹿村的高山蔬菜种植进行了技术指导。这次指导旨在提高当地蔬菜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来到马鹿村,对当地农户进行现场指导。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他们还向农户传授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这次技术指导,当地农民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增强了他们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信心。我们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酉阳马鹿村的高山蔬菜产业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项目邀请专家采取电话咨询、座谈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科技服务。为马鹿村蔬菜种植大户与企业签订产销协议,实行以销定产的产业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村民的既得利益。
通过送种子、送农资、送技术“三送”方式,示范种植高山白菜100亩,辐射带动全村种植300余亩,通过高效示范和技术指导,提升了生产管理技能和村民种菜积极性,培养了多名致富带头人,为全村未来发展蔬菜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项目实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明年我们将继续助力马鹿村‘共富乡村’建设,更好地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2024年将推荐应用适于马鹿村高山栽培的蔬菜良种10个以上,采取“企业+村集体+种植大户”模式,指导发展高山蔬菜500亩以上。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黑水镇马鹿村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里,人们已忙碌多时。30几名菜农穿梭于田垄之间,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搬运白菜,一筐筐新鲜的高山白菜在最短时间内被运往各个收购点。
黑水镇马鹿村高山蔬菜种植基地
马鹿村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这里种出的蔬菜品质好、口感佳、营养丰富。
“以前,村民们只是自己种来吃,偶尔也零散出售,但没有形成规模。”重庆市档案馆驻马鹿村第一书记章明理介绍,今年以来,马鹿村充分利用高山生态资源优势,搭乘“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快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高山蔬菜种植。
马鹿村村干部带头,动员10多家大户种植高山蔬菜共300亩。为提高种植效益,驻村工作队联系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由海惠助贫服务中心投入资金10多万元对菜农进行培训,引进优质菜种,并邀请市农科院专家为蔬菜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黑水镇马鹿村高山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忙着采收蔬菜(肖像已获授权)
“我们采用订单销售模式,由村集体、村民与采购公司签订三方订购合同,既保证了村民种植的蔬菜销路畅通,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长足有效发展。”章明理说道。
“我们已经和采购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销售是不用愁的,还有市农科院的专家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现在感觉非常有信心!”马鹿村本土人才邓春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带头流转土地种植了高山蔬菜40亩。连日来,她和村民都在忙着抢抓第一季白菜成熟的时机,采收白菜。
马鹿村计划扩大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丰富品种,树立马鹿生态品牌,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进一步增长。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是中国椪柑之乡,项目社区种竹子的小农户也大多种植有柑橘,以二月红(默科特)为主。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热销柑橘新品种市场前景好,种植技术要求高,种植难度大,许多农户不敢轻易种植。
本月项目组邀请青神县高级职业农民—罗建为青神玉蟾寺村发展种植业的农户作相关培训,培训围绕柑桔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和修剪、柑橘土肥管理、柑橘绿色防控几个方面,帮助农户了解市场热销品种(爱媛,耙耙柑,二月红,沃柑等),做好因地制宜、符合本土发展的种植规划。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拐乐村,在合作社社员及技术人员的推荐下,项目团队对拐乐村合作社5户养殖大户进行筛选,筛选条件一:积极自愿发展的家庭农场,条件二;通过布拖县拐乐村乡村振兴项目肉牛规模达到了5头以上的养殖户,条件三:通过项目资金的支持差额部分自己能够承担,目前已有3户符合以上条件,在项目团队协助下并找到了合适施工方,通过施工方统一购买水泥砖,供给养殖户,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有两户圈舍修建完成,还有一户正在修建中,预计5月底施工完成。



在重庆市丰都县5个乡镇,树人镇、仁沙镇、保和镇、三合街道、双龙镇。本月项目团队走访农户,持续跟进圈舍改善情况、母猪生长情况、母猪妊娠情况。圈舍改善方面,大部分支持农户的圈舍情况得到了改变,即便未及时清洁也已经逐步有了卫生养殖的理念,但还是有少量农户对饲养环境问题不重视。生长情况,对于配种阶段的母猪饲养,部分农户还未及时更换饲料。配种情况方面,8户农户家完成1头母猪配种,8户农户的2头母猪完成了配种,1户人家2头母猪已产崽14头。指导小组此次特别向农户说明了妊娠母猪饲养的注意事项、妊娠母猪后期的管理及哺乳期的管理,对还未配种的农户再次强调后备母猪饲养注意事项。


2024年1-5月,在重庆丰都,项目通过对在地部分老人的需求调研,为27户老人发放了鸡苗,同时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养殖户为这些老人养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培训指导。
2024年6月,项目在贵州织金落地支持新农人创业,通过种养殖技术培训及外出交流互访,带动周围小农户发展。项目在织金县猫场镇走访猕猴桃种植户,在板桥镇走访竹荪种植户。
2024年9-11月,项目工作人员与织金县10名入围农户签订协议,明确彼此的责任与义务,并讨论项目活动的基本方向;项目经理对帮扶农户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同时项目工作人员对织金县10名入围新农人进行一对一辅导,根据每个农户的实际情况,与他们讨论确定各自的资金使用计划;项目为10名新农人拨付了第一笔创业支持金,根据此前讨论的资金使用方向,将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及社区公益等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