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心青年同台竞技 展现自身魅力
搭建参赛台、 准备物料区,系上围裙,拿起锅铲……,一场特殊的公益活动在中德融创工场内举办。这就是由太仓市有光公益发展中心承办的自煮方便面大赛。
大赛现场,来自太仓、温州两地的8名心智障碍人士参赛,他们现场烹煮各自喜欢的方便面,这个看似普通人很容易的就能做的事情,对于心智障碍的残障人士来说异常困难,他们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完成全部比赛流程,烹煮出一碗美味可口、富有创意的方便面,这是心智障碍人士通过自我挑战、突破身心障碍的一次新尝试。
活动现场,参赛选手们认真挑选方便面主料和鸡蛋、火腿肠、青菜等辅料,随后进行开火烹煮,期间还要完成切菜调味等动作。最终,一碗碗香味扑鼻的方便面制作完成,摆放在现场评委面前,评委们会根据创新性、口味、摆盘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评选出冠军和最佳创意、最佳口味奖等奖项。
参赛选手李融表示,我是第一次参加自煮方便面大赛,我煮的方便面给我的妈妈还有我的老师,感觉可开心了,我自己在家里也会做方便面,我还会炒鸡蛋,觉得很开心很自豪。自煮生活方便面大赛通过易懂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专业工作人员/家长的支持协助,帮助心青年精进技能,提升心青年的参与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心智障碍青年咖啡体验活动是一种创新而有效的社会融合方式。它不仅能帮助这些青年提升了职业技能和社交能力,还促进了社会的理解和接纳。未来,我们期待做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为心智障碍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心智障碍青年艺术疗愈体验是一种创新的康复和治疗方法,它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帮助心智障碍青年表达自我、释放情感、提升自信,并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本次活动对于心智障碍青年而言,不仅能帮助他们找到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还促进了情感交流、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融合活动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心智障碍青年与福伊特公司员工之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强化社会包容性,为心智障碍青年的品质生活提供更多支持。通过活动,期望能够提高员工对心智障碍青年的认知和尊重,消除偏见和误解。促进心智障碍青年融入社会,拓展其社交圈子和生活技能。加强双方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提升集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光在未来”关爱残障群体项目总结
一、 项目背景
心智障碍青年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融入社会、实现自主生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为帮助他们提升生活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太仓市有光公益发展中心于2024年开展了“光在未来”关爱残障群体赋能支持项目。本项目旨在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帮助心青年掌握独立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增强自信心和社会参与度,最终实现自主生活。
二、 项目实施
(一) 服务对象
本项目面向太仓市及周边的16周岁以上心青年,共计服务382人次。服务对象涵盖了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唐氏综合征等类型。
(二) 服务内容
项目围绕“自主生活”的核心目标,设计了以下服务内容:
1.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个人卫生、居家清洁、衣物整理、简单烹饪、财务管理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服务对象掌握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学习社交礼仪、沟通技巧、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社会适应技能,提升其社会参与度。
3.职业体验活动: 根据服务对象的兴趣和能力,提供职业体验活动、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为未来职业可能做好准备。
4. 心理支持服务: 为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情感支持、压力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 社会融合活动: 组织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融合运动会等社会融合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归属感。
(三) 服务方式
项目采用个案管理、小组活动、社区参与等多种服务方式,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1.个案管理:为每位服务对象配备个案管理员,负责评估需求、制定计划、链接资源、跟踪服务等工作。
2. 小组活动:根据服务对象的兴趣和需求,组织开展生活技能训练小组,促进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社区参与:积极链接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
三、 项目成效
经过将近一年的服务,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服务对象方面:
生活技能显著提升,能够独立完成个人卫生、居家清洁、简单烹饪等日常生活事务。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能够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职业体验感提高,实现了自我价值。心理状态积极乐观,自信心和自尊心明显增强。
2. 家庭方面
家属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服务对象的未来充满信心。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
3. 社会方面:
提升了社会对心智障碍群体的关注度和接纳度。促社会融合,营造了更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
四、 经验与反思
(一) 成功经验
1. 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项目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其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注重专业服务团队建设:项目组建了一支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就业辅导员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
3.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服务合力:项目积极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支持。
(二) 反思与改进
1. 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目前项目服务对象数量有限,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心青年。
2.服务内容有待深化:在现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服务内容,探索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3.社会支持网络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心青年创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
五、 未来展望
感谢所有参与项目的服务对象、家属、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光在未来”关爱残障群体赋能支持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心青年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服务,为心青年创造更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