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留下好老师”的反馈 
“为乡村留下好老师”的反馈 
2025-11-20 让成长被看见:乡村课堂新变化

为孩子带来更好的课堂与支持——志愿者教师秋季学期线上培训
10月25日与11月1日,我们组织了秋季学期首场线上主题培训,共三门课程,由多位具有乡村教学经验的校友和工作人员授课。他们将实用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经验以及面对学生情绪与行为的应对策略,以清晰、具体、可落地的方式传授给志愿者教师,并在课程中设置讨论与答疑,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场景中的难题。
培训的核心目标,是让乡村孩子在课堂上更容易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诗歌叩门:孩子在自由表达中被看见
2024级志愿者教师陈宗沁老师在乡村学校开展诗歌教育创客课程,希望让诗歌成为孩子的安全空间,让他们愿意表达、敢于表达。
我们在课堂上看见了可喜的变化:
原本胆小不说话的小女孩,从最初迎合老师答案,到现在开始写下自己的句子,还会主动为诗歌配上小画。作品虽然简单,却让老师第一次看见她细腻的、逐渐打开的内心。
一位习惯封闭自己的男孩,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不愿与人交流。但在诗歌课里,他写下“想要自由”、“想早点考去外面的学校”等句子。作品帮助老师和他严厉的父母读懂了孩子长期压抑的情绪,家庭沟通因此变得更加温和,促进相互理解。
对孩子来说,诗歌让他们找到表达情绪的出口,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值得被倾听;对教师来说,这些转变让他们看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诗歌课带来的,是乡村孩子们重新建立自信和力量的变化。

2025年秋季教育创客新进展:孩子在多样化学习中发现潜能
截至10月31日,已有40余名未来教育家教师在乡村学校开展教育创客课程,另有30余名教师正在申请开展新课程。课程主题涵盖乡土教育、心理健康、创新学科教学、绘本阅读、舞台剧、校刊制作、手工创作等多个领域,目标是让孩子在更丰富的学习中发现兴趣与潜能。
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美育创客活动中,2024级未来教育家星星老师明看到许多令人欣喜的成长。
一位同学在活动中自发尝试盐和胶水作画,创造出具有冰雪质感的节气画作。材料叠加出的立体效果让作品极富表现力,也让他在“原来我真的能做好一件事”的成就感中建立自信。老师发现,在开放的、鼓励创造的学习体验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多样化的课程能让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也获得价值感、兴趣与自信。

让更多孩子在课堂中被看见
本学期的培训与创客实践,持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正在改变乡村孩子的课堂体验。孩子变得更愿意表达、更相信自己,并能在学校中找到被认可的空间,这是最重要、最直接的项目成效。
感谢捐赠人的支持,使这些改变得以发生,也让更多乡村孩子在成长道路上被看见、被理解、被赋能。

让成长被看见:乡村课堂新变化
2025年11月20日

为孩子带来更好的课堂与支持——志愿者教师秋季学期线上培训
10月25日与11月1日,我们组织了秋季学期首场线上主题培训,共三门课程,由多位具有乡村教学经验的校友和工作人员授课。他们将实用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经验以及面对学生情绪与行为的应对策略,以清晰、具体、可落地的方式传授给志愿者教师,并在课程中设置讨论与答疑,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场景中的难题。
培训的核心目标,是让乡村孩子在课堂上更容易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诗歌叩门:孩子在自由表达中被看见
2024级志愿者教师陈宗沁老师在乡村学校开展诗歌教育创客课程,希望让诗歌成为孩子的安全空间,让他们愿意表达、敢于表达。
我们在课堂上看见了可喜的变化:
原本胆小不说话的小女孩,从最初迎合老师答案,到现在开始写下自己的句子,还会主动为诗歌配上小画。作品虽然简单,却让老师第一次看见她细腻的、逐渐打开的内心。
一位习惯封闭自己的男孩,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不愿与人交流。但在诗歌课里,他写下“想要自由”、“想早点考去外面的学校”等句子。作品帮助老师和他严厉的父母读懂了孩子长期压抑的情绪,家庭沟通因此变得更加温和,促进相互理解。
对孩子来说,诗歌让他们找到表达情绪的出口,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值得被倾听;对教师来说,这些转变让他们看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诗歌课带来的,是乡村孩子们重新建立自信和力量的变化。

2025年秋季教育创客新进展:孩子在多样化学习中发现潜能
截至10月31日,已有40余名未来教育家教师在乡村学校开展教育创客课程,另有30余名教师正在申请开展新课程。课程主题涵盖乡土教育、心理健康、创新学科教学、绘本阅读、舞台剧、校刊制作、手工创作等多个领域,目标是让孩子在更丰富的学习中发现兴趣与潜能。
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美育创客活动中,2024级未来教育家星星老师明看到许多令人欣喜的成长。
一位同学在活动中自发尝试盐和胶水作画,创造出具有冰雪质感的节气画作。材料叠加出的立体效果让作品极富表现力,也让他在“原来我真的能做好一件事”的成就感中建立自信。老师发现,在开放的、鼓励创造的学习体验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多样化的课程能让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也获得价值感、兴趣与自信。

让更多孩子在课堂中被看见
本学期的培训与创客实践,持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正在改变乡村孩子的课堂体验。孩子变得更愿意表达、更相信自己,并能在学校中找到被认可的空间,这是最重要、最直接的项目成效。
感谢捐赠人的支持,使这些改变得以发生,也让更多乡村孩子在成长道路上被看见、被理解、被赋能。

2025-10-29 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探访

诚挚邀请您踏上一场特别的线下探访之旅。亲临乡村学校,近距离感受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见证您的支持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

在推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您的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是您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共同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
在这个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陪伴他们成长吧!

参加这次探访,你可以:
〉 深入一线,亲眼见证改变
· 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学校,亲身感受志愿者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如何在教育一线播撒希望。
〉 与教师面对面,聆听教育故事
· 与那些在乡村教育一线默默耕耘的教师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悦、困惑与坚守。
〉 感受孩子的热情,传递温暖和支持
· 在课堂中和孩子们互动,感受他们渴望知识的目光,体会教育的意义。
〉 一次独特的体验,收获难忘的记忆
· 探访不仅是一次回馈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收获感动与力量。

探访时间 & 地点
〉 探访时间:
2025年11月-12月初(除去往返时间,每次探访不超过3天)
〉 探访地点:
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等地

如何报名?
扫描反馈图片中的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名额有限,机会难得,千万别错过!

温馨提示
〉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和探访体验,我们将统一安排行程,并提供必要的行前指导和安全培训。
〉 大家需要自行承担探访过程中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 山路崎岖,探访过程中以乘坐本地公共交通为主,容易出现晕车,且乡村学校的条件较为艰苦。身体状况、体能状况不佳者不建议参与探访。
〉 无论您曾经以何种方式支持为中国而教,我们都衷心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探访
2025年10月29日

诚挚邀请您踏上一场特别的线下探访之旅。亲临乡村学校,近距离感受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见证您的支持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

在推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您的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是您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共同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
在这个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陪伴他们成长吧!

参加这次探访,你可以:
〉 深入一线,亲眼见证改变
· 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学校,亲身感受志愿者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如何在教育一线播撒希望。
〉 与教师面对面,聆听教育故事
· 与那些在乡村教育一线默默耕耘的教师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悦、困惑与坚守。
〉 感受孩子的热情,传递温暖和支持
· 在课堂中和孩子们互动,感受他们渴望知识的目光,体会教育的意义。
〉 一次独特的体验,收获难忘的记忆
· 探访不仅是一次回馈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收获感动与力量。

探访时间 & 地点
〉 探访时间:
2025年11月-12月初(除去往返时间,每次探访不超过3天)
〉 探访地点:
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等地

如何报名?
扫描反馈图片中的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名额有限,机会难得,千万别错过!

温馨提示
〉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和探访体验,我们将统一安排行程,并提供必要的行前指导和安全培训。
〉 大家需要自行承担探访过程中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 山路崎岖,探访过程中以乘坐本地公共交通为主,容易出现晕车,且乡村学校的条件较为艰苦。身体状况、体能状况不佳者不建议参与探访。
〉 无论您曾经以何种方式支持为中国而教,我们都衷心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2025-10-24 在乡村,为孩子点亮新课堂

一、在新的学校,重新出发
2025年8月,2023级志愿者教师王帅杰结束了在云南省巧家县某村小两年的支教。
撤点并校后,王老师主动选择跟着他的学生前往镇子的另一所村小,开启第三年的支教,继续陪伴他教过的学生。
“这里的孩子和之前学校的不一样。”
他笑着说:“他们更活泼,表达欲更强。”
可他也发现,和之前的孩子一样,他们仍然在表达上有顾虑——不敢说、不会说。
于是,王老师计划从心理健康、音体美和教育创客三个方向入手,锻炼孩子们的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
美术课上,他让三年级的学生画梅花。一个小男孩画错了一笔,露出茫然的神情。
王老师走过去,轻声说:“这一笔可以变成梅花旁的小树枝呀,多有创意。”
孩子的表情放松下来,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看着孩子们完成的作品,王帅杰老师感到欣慰:“我又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支教第三年,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那一刻,课堂里不仅有色彩,也有勇气在生长。

二、在“最差班级”,种下希望
在云南省巧家县的另一所村小里,2025级志愿者教师王浩骅初到便接手了被贴上“最差”的标签的班级——成绩差、纪律差,原班主任满是无奈。
但他决定试一试。
开学第一个月,他陷入了无力感。孩子们的基础差得超出想象,数学计算错误频出,语文书写潦草,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
“就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他这样形容。
王老师想办法改变现状。他让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小组学习,设置奖励印章制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他还把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孩子们课外活动中学习纪律,在活力中找到专注。
渐渐地,变化出现了。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开始合作,课堂秩序有了改善。他意识到,这个班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意愿。
“路漫漫其修远兮。”王老师说,前路还有很多挑战,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想陪着这些孩子,一起往前走。

三、让支持成为力量
在所有老师身后,项目经理们始终在提供陪伴与支持。除了日常沟通,每学期末,老师们还会写一篇总结,记录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考与困惑。项目经理们共阅读并反馈了326份学期总结,并指导了82个教育创客开展,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学校做出的丰富的教学实践,给乡村孩子们带去一节又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有时,老师们也会遇到困惑,项目经理会及时做回应,帮助梳理问题。
在解惑后,一位老师开心地回应,有了项目经理一芳姐的耐心倾听,从去年的手忙脚乱,到今年的游刃有余,心才会平静,做事才不会慌。
在持续的对话与陪伴中,老师们的行动力与自信都在增长,也因此能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

在乡村,为孩子点亮新课堂
2025年10月24日

一、在新的学校,重新出发
2025年8月,2023级志愿者教师王帅杰结束了在云南省巧家县某村小两年的支教。
撤点并校后,王老师主动选择跟着他的学生前往镇子的另一所村小,开启第三年的支教,继续陪伴他教过的学生。
“这里的孩子和之前学校的不一样。”
他笑着说:“他们更活泼,表达欲更强。”
可他也发现,和之前的孩子一样,他们仍然在表达上有顾虑——不敢说、不会说。
于是,王老师计划从心理健康、音体美和教育创客三个方向入手,锻炼孩子们的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
美术课上,他让三年级的学生画梅花。一个小男孩画错了一笔,露出茫然的神情。
王老师走过去,轻声说:“这一笔可以变成梅花旁的小树枝呀,多有创意。”
孩子的表情放松下来,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看着孩子们完成的作品,王帅杰老师感到欣慰:“我又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支教第三年,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那一刻,课堂里不仅有色彩,也有勇气在生长。

二、在“最差班级”,种下希望
在云南省巧家县的另一所村小里,2025级志愿者教师王浩骅初到便接手了被贴上“最差”的标签的班级——成绩差、纪律差,原班主任满是无奈。
但他决定试一试。
开学第一个月,他陷入了无力感。孩子们的基础差得超出想象,数学计算错误频出,语文书写潦草,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
“就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他这样形容。
王老师想办法改变现状。他让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小组学习,设置奖励印章制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他还把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孩子们课外活动中学习纪律,在活力中找到专注。
渐渐地,变化出现了。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开始合作,课堂秩序有了改善。他意识到,这个班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意愿。
“路漫漫其修远兮。”王老师说,前路还有很多挑战,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想陪着这些孩子,一起往前走。

三、让支持成为力量
在所有老师身后,项目经理们始终在提供陪伴与支持。除了日常沟通,每学期末,老师们还会写一篇总结,记录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考与困惑。项目经理们共阅读并反馈了326份学期总结,并指导了82个教育创客开展,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学校做出的丰富的教学实践,给乡村孩子们带去一节又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有时,老师们也会遇到困惑,项目经理会及时做回应,帮助梳理问题。
在解惑后,一位老师开心地回应,有了项目经理一芳姐的耐心倾听,从去年的手忙脚乱,到今年的游刃有余,心才会平静,做事才不会慌。
在持续的对话与陪伴中,老师们的行动力与自信都在增长,也因此能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

2025-09-19 一起,为了孩子的成长

在这个夏天,乡村课堂迎来新的变化。8月18日—29日,41名志愿者教师走进湖南安化、云南巧家、云南彝良和云南永德等地。他们经过落地培训,带回的不是单纯的课程方案,而是孩子们最迫切需要的陪伴与方法。

培训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课、如何在班级中营造温暖的氛围,以及如何在孩子遇到困惑和困难时提供支持。例如“开学第一课”的设计,让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老师真诚的欢迎和鼓励;“班级管理”的课程,则帮助老师学会如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有秩序、更安全的学习环境。正如一位教师说的:“这些方法我明天就能在孩子们的课堂里用起来。”

对孩子们来说,这意味着:在新学期,他们会遇见一位懂得如何倾听和陪伴他们的老师,会在课堂里更快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在湖南郴州桂阳县泗州中心校129班,孩子们不善于合作,男女生间缺少交流。即便是“班级小菜园”这样本该热闹的活动,也因缺乏合作而停滞不前。种子、花盆始终凑不齐,大家都觉得那是“不关自己的事”。

一次课堂外的游戏,改变了这一切。老师带领大家玩起了“群龙取水”:离起点不远的水瓶要靠大家拉手、搀扶去够到,不能越界。第一次尝试时,孩子们因为策略不同争吵不休,任务失败。但在交流与反思后,孩子们自己提出了分工——有人负责指挥,有人执行,还有人负责保护。

第二次尝试,他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伴随着紧张和欢呼声,水瓶终于被成功取回。那一刻,曾经隔阂的孩子们彼此击掌庆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场看似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他们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开始明白,只有在彼此信任与分工中,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随后,孩子们把这种默契带回到“小菜园”项目里,原本停滞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对这些乡村孩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游戏的胜利,更是他们走向自信与责任的一小步。也正是因为有新的教育支持,他们才有机会在成长中不断获得这样的经历。

我们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志愿者教师的赋能支持,还是未来教育家的教学探索,最终受益的都是课堂里的孩子。
他们在乡村中长大,可能缺乏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正在遇见一群懂教育、愿陪伴的老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支持,孩子们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学会思考,勇敢追问,并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一起,为了孩子的成长
2025年09月19日

在这个夏天,乡村课堂迎来新的变化。8月18日—29日,41名志愿者教师走进湖南安化、云南巧家、云南彝良和云南永德等地。他们经过落地培训,带回的不是单纯的课程方案,而是孩子们最迫切需要的陪伴与方法。

培训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课、如何在班级中营造温暖的氛围,以及如何在孩子遇到困惑和困难时提供支持。例如“开学第一课”的设计,让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老师真诚的欢迎和鼓励;“班级管理”的课程,则帮助老师学会如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有秩序、更安全的学习环境。正如一位教师说的:“这些方法我明天就能在孩子们的课堂里用起来。”

对孩子们来说,这意味着:在新学期,他们会遇见一位懂得如何倾听和陪伴他们的老师,会在课堂里更快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在湖南郴州桂阳县泗州中心校129班,孩子们不善于合作,男女生间缺少交流。即便是“班级小菜园”这样本该热闹的活动,也因缺乏合作而停滞不前。种子、花盆始终凑不齐,大家都觉得那是“不关自己的事”。

一次课堂外的游戏,改变了这一切。老师带领大家玩起了“群龙取水”:离起点不远的水瓶要靠大家拉手、搀扶去够到,不能越界。第一次尝试时,孩子们因为策略不同争吵不休,任务失败。但在交流与反思后,孩子们自己提出了分工——有人负责指挥,有人执行,还有人负责保护。

第二次尝试,他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伴随着紧张和欢呼声,水瓶终于被成功取回。那一刻,曾经隔阂的孩子们彼此击掌庆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场看似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他们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开始明白,只有在彼此信任与分工中,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随后,孩子们把这种默契带回到“小菜园”项目里,原本停滞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对这些乡村孩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游戏的胜利,更是他们走向自信与责任的一小步。也正是因为有新的教育支持,他们才有机会在成长中不断获得这样的经历。

我们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志愿者教师的赋能支持,还是未来教育家的教学探索,最终受益的都是课堂里的孩子。
他们在乡村中长大,可能缺乏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正在遇见一群懂教育、愿陪伴的老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支持,孩子们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学会思考,勇敢追问,并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2025-08-31 乡村孩子们即将迎来145位教师

在乡村课堂里,每一位孩子都期待遇见一个“懂自己”的好老师。他们需要有人在他们困惑时耐心讲解,在他们失去勇气时给予鼓励,在他们眼神黯淡时点亮一束光。
2025年夏天,因为有您的支持,151名青年教师汇聚在北京,参加了为期近30天的新教师训练营。他们将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小学,把新的课堂体验与陪伴带给孩子们。
在训练营里,这些青年教师接受了教学方法、儿童心理、班级管理等系统训练,通过模拟课堂、真实案例研讨与乡土探索,提前练习如何应对乡村孩子学习与成长中的难题,准备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看见不一样的可能。
145名青年教师完成训练营,奔赴乡村任教
他们将在未来,走进课堂、走近孩子,用至少两年的时间持续地陪伴和专业支持,让教育公平落在每一位乡村孩子的身上。
乡村学生的直接受益
在课堂里,孩子们将遇见能点燃学习兴趣的老师; 在课间,他们会收获更多自信与勇气; 在成长中,他们将学会责任与担当。 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心的陪伴。
2025级未来教育家黄载说:
“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仁,了解到不一样的课程和开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力。接下来,将在新教师训练营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来,创造属于我们和孩子们的教育的故事。”

致捐赠人
在这场训练营里,145颗种子已经发芽。
它们将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
您的每一份捐赠,最终都将化作孩子眼中的光、心中的勇气,以及他们未来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力量。

图片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乡村孩子们即将迎来145位教师
2025年08月31日

在乡村课堂里,每一位孩子都期待遇见一个“懂自己”的好老师。他们需要有人在他们困惑时耐心讲解,在他们失去勇气时给予鼓励,在他们眼神黯淡时点亮一束光。
2025年夏天,因为有您的支持,151名青年教师汇聚在北京,参加了为期近30天的新教师训练营。他们将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小学,把新的课堂体验与陪伴带给孩子们。
在训练营里,这些青年教师接受了教学方法、儿童心理、班级管理等系统训练,通过模拟课堂、真实案例研讨与乡土探索,提前练习如何应对乡村孩子学习与成长中的难题,准备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看见不一样的可能。
145名青年教师完成训练营,奔赴乡村任教
他们将在未来,走进课堂、走近孩子,用至少两年的时间持续地陪伴和专业支持,让教育公平落在每一位乡村孩子的身上。
乡村学生的直接受益
在课堂里,孩子们将遇见能点燃学习兴趣的老师; 在课间,他们会收获更多自信与勇气; 在成长中,他们将学会责任与担当。 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心的陪伴。
2025级未来教育家黄载说:
“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仁,了解到不一样的课程和开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力。接下来,将在新教师训练营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来,创造属于我们和孩子们的教育的故事。”

致捐赠人
在这场训练营里,145颗种子已经发芽。
它们将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
您的每一份捐赠,最终都将化作孩子眼中的光、心中的勇气,以及他们未来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力量。

图片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更多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更多活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