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留下好老师”的反馈 
“为乡村留下好老师”的反馈 
2025-10-29 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探访

诚挚邀请您踏上一场特别的线下探访之旅。亲临乡村学校,近距离感受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见证您的支持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

在推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您的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是您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共同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
在这个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陪伴他们成长吧!

参加这次探访,你可以:
〉 深入一线,亲眼见证改变
· 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学校,亲身感受志愿者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如何在教育一线播撒希望。
〉 与教师面对面,聆听教育故事
· 与那些在乡村教育一线默默耕耘的教师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悦、困惑与坚守。
〉 感受孩子的热情,传递温暖和支持
· 在课堂中和孩子们互动,感受他们渴望知识的目光,体会教育的意义。
〉 一次独特的体验,收获难忘的记忆
· 探访不仅是一次回馈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收获感动与力量。

探访时间 & 地点
〉 探访时间:
2025年11月-12月初(除去往返时间,每次探访不超过3天)
〉 探访地点:
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等地

如何报名?
扫描反馈图片中的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名额有限,机会难得,千万别错过!

温馨提示
〉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和探访体验,我们将统一安排行程,并提供必要的行前指导和安全培训。
〉 大家需要自行承担探访过程中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 山路崎岖,探访过程中以乘坐本地公共交通为主,容易出现晕车,且乡村学校的条件较为艰苦。身体状况、体能状况不佳者不建议参与探访。
〉 无论您曾经以何种方式支持为中国而教,我们都衷心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探访
2025年10月29日

诚挚邀请您踏上一场特别的线下探访之旅。亲临乡村学校,近距离感受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见证您的支持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

在推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您的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是您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共同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
在这个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陪伴他们成长吧!

参加这次探访,你可以:
〉 深入一线,亲眼见证改变
· 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学校,亲身感受志愿者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如何在教育一线播撒希望。
〉 与教师面对面,聆听教育故事
· 与那些在乡村教育一线默默耕耘的教师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悦、困惑与坚守。
〉 感受孩子的热情,传递温暖和支持
· 在课堂中和孩子们互动,感受他们渴望知识的目光,体会教育的意义。
〉 一次独特的体验,收获难忘的记忆
· 探访不仅是一次回馈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收获感动与力量。

探访时间 & 地点
〉 探访时间:
2025年11月-12月初(除去往返时间,每次探访不超过3天)
〉 探访地点:
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等地

如何报名?
扫描反馈图片中的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名额有限,机会难得,千万别错过!

温馨提示
〉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和探访体验,我们将统一安排行程,并提供必要的行前指导和安全培训。
〉 大家需要自行承担探访过程中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 山路崎岖,探访过程中以乘坐本地公共交通为主,容易出现晕车,且乡村学校的条件较为艰苦。身体状况、体能状况不佳者不建议参与探访。
〉 无论您曾经以何种方式支持为中国而教,我们都衷心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2025-10-24 在乡村,为孩子点亮新课堂

一、在新的学校,重新出发
2025年8月,2023级志愿者教师王帅杰结束了在云南省巧家县某村小两年的支教。
撤点并校后,王老师主动选择跟着他的学生前往镇子的另一所村小,开启第三年的支教,继续陪伴他教过的学生。
“这里的孩子和之前学校的不一样。”
他笑着说:“他们更活泼,表达欲更强。”
可他也发现,和之前的孩子一样,他们仍然在表达上有顾虑——不敢说、不会说。
于是,王老师计划从心理健康、音体美和教育创客三个方向入手,锻炼孩子们的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
美术课上,他让三年级的学生画梅花。一个小男孩画错了一笔,露出茫然的神情。
王老师走过去,轻声说:“这一笔可以变成梅花旁的小树枝呀,多有创意。”
孩子的表情放松下来,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看着孩子们完成的作品,王帅杰老师感到欣慰:“我又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支教第三年,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那一刻,课堂里不仅有色彩,也有勇气在生长。

二、在“最差班级”,种下希望
在云南省巧家县的另一所村小里,2025级志愿者教师王浩骅初到便接手了被贴上“最差”的标签的班级——成绩差、纪律差,原班主任满是无奈。
但他决定试一试。
开学第一个月,他陷入了无力感。孩子们的基础差得超出想象,数学计算错误频出,语文书写潦草,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
“就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他这样形容。
王老师想办法改变现状。他让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小组学习,设置奖励印章制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他还把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孩子们课外活动中学习纪律,在活力中找到专注。
渐渐地,变化出现了。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开始合作,课堂秩序有了改善。他意识到,这个班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意愿。
“路漫漫其修远兮。”王老师说,前路还有很多挑战,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想陪着这些孩子,一起往前走。

三、让支持成为力量
在所有老师身后,项目经理们始终在提供陪伴与支持。除了日常沟通,每学期末,老师们还会写一篇总结,记录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考与困惑。项目经理们共阅读并反馈了326份学期总结,并指导了82个教育创客开展,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学校做出的丰富的教学实践,给乡村孩子们带去一节又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有时,老师们也会遇到困惑,项目经理会及时做回应,帮助梳理问题。
在解惑后,一位老师开心地回应,有了项目经理一芳姐的耐心倾听,从去年的手忙脚乱,到今年的游刃有余,心才会平静,做事才不会慌。
在持续的对话与陪伴中,老师们的行动力与自信都在增长,也因此能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

在乡村,为孩子点亮新课堂
2025年10月24日

一、在新的学校,重新出发
2025年8月,2023级志愿者教师王帅杰结束了在云南省巧家县某村小两年的支教。
撤点并校后,王老师主动选择跟着他的学生前往镇子的另一所村小,开启第三年的支教,继续陪伴他教过的学生。
“这里的孩子和之前学校的不一样。”
他笑着说:“他们更活泼,表达欲更强。”
可他也发现,和之前的孩子一样,他们仍然在表达上有顾虑——不敢说、不会说。
于是,王老师计划从心理健康、音体美和教育创客三个方向入手,锻炼孩子们的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
美术课上,他让三年级的学生画梅花。一个小男孩画错了一笔,露出茫然的神情。
王老师走过去,轻声说:“这一笔可以变成梅花旁的小树枝呀,多有创意。”
孩子的表情放松下来,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看着孩子们完成的作品,王帅杰老师感到欣慰:“我又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支教第三年,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那一刻,课堂里不仅有色彩,也有勇气在生长。

二、在“最差班级”,种下希望
在云南省巧家县的另一所村小里,2025级志愿者教师王浩骅初到便接手了被贴上“最差”的标签的班级——成绩差、纪律差,原班主任满是无奈。
但他决定试一试。
开学第一个月,他陷入了无力感。孩子们的基础差得超出想象,数学计算错误频出,语文书写潦草,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
“就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他这样形容。
王老师想办法改变现状。他让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小组学习,设置奖励印章制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他还把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孩子们课外活动中学习纪律,在活力中找到专注。
渐渐地,变化出现了。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开始合作,课堂秩序有了改善。他意识到,这个班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意愿。
“路漫漫其修远兮。”王老师说,前路还有很多挑战,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想陪着这些孩子,一起往前走。

三、让支持成为力量
在所有老师身后,项目经理们始终在提供陪伴与支持。除了日常沟通,每学期末,老师们还会写一篇总结,记录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考与困惑。项目经理们共阅读并反馈了326份学期总结,并指导了82个教育创客开展,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学校做出的丰富的教学实践,给乡村孩子们带去一节又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有时,老师们也会遇到困惑,项目经理会及时做回应,帮助梳理问题。
在解惑后,一位老师开心地回应,有了项目经理一芳姐的耐心倾听,从去年的手忙脚乱,到今年的游刃有余,心才会平静,做事才不会慌。
在持续的对话与陪伴中,老师们的行动力与自信都在增长,也因此能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

2025-09-19 一起,为了孩子的成长

在这个夏天,乡村课堂迎来新的变化。8月18日—29日,41名志愿者教师走进湖南安化、云南巧家、云南彝良和云南永德等地。他们经过落地培训,带回的不是单纯的课程方案,而是孩子们最迫切需要的陪伴与方法。

培训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课、如何在班级中营造温暖的氛围,以及如何在孩子遇到困惑和困难时提供支持。例如“开学第一课”的设计,让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老师真诚的欢迎和鼓励;“班级管理”的课程,则帮助老师学会如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有秩序、更安全的学习环境。正如一位教师说的:“这些方法我明天就能在孩子们的课堂里用起来。”

对孩子们来说,这意味着:在新学期,他们会遇见一位懂得如何倾听和陪伴他们的老师,会在课堂里更快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在湖南郴州桂阳县泗州中心校129班,孩子们不善于合作,男女生间缺少交流。即便是“班级小菜园”这样本该热闹的活动,也因缺乏合作而停滞不前。种子、花盆始终凑不齐,大家都觉得那是“不关自己的事”。

一次课堂外的游戏,改变了这一切。老师带领大家玩起了“群龙取水”:离起点不远的水瓶要靠大家拉手、搀扶去够到,不能越界。第一次尝试时,孩子们因为策略不同争吵不休,任务失败。但在交流与反思后,孩子们自己提出了分工——有人负责指挥,有人执行,还有人负责保护。

第二次尝试,他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伴随着紧张和欢呼声,水瓶终于被成功取回。那一刻,曾经隔阂的孩子们彼此击掌庆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场看似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他们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开始明白,只有在彼此信任与分工中,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随后,孩子们把这种默契带回到“小菜园”项目里,原本停滞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对这些乡村孩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游戏的胜利,更是他们走向自信与责任的一小步。也正是因为有新的教育支持,他们才有机会在成长中不断获得这样的经历。

我们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志愿者教师的赋能支持,还是未来教育家的教学探索,最终受益的都是课堂里的孩子。
他们在乡村中长大,可能缺乏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正在遇见一群懂教育、愿陪伴的老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支持,孩子们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学会思考,勇敢追问,并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一起,为了孩子的成长
2025年09月19日

在这个夏天,乡村课堂迎来新的变化。8月18日—29日,41名志愿者教师走进湖南安化、云南巧家、云南彝良和云南永德等地。他们经过落地培训,带回的不是单纯的课程方案,而是孩子们最迫切需要的陪伴与方法。

培训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课、如何在班级中营造温暖的氛围,以及如何在孩子遇到困惑和困难时提供支持。例如“开学第一课”的设计,让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老师真诚的欢迎和鼓励;“班级管理”的课程,则帮助老师学会如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有秩序、更安全的学习环境。正如一位教师说的:“这些方法我明天就能在孩子们的课堂里用起来。”

对孩子们来说,这意味着:在新学期,他们会遇见一位懂得如何倾听和陪伴他们的老师,会在课堂里更快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在湖南郴州桂阳县泗州中心校129班,孩子们不善于合作,男女生间缺少交流。即便是“班级小菜园”这样本该热闹的活动,也因缺乏合作而停滞不前。种子、花盆始终凑不齐,大家都觉得那是“不关自己的事”。

一次课堂外的游戏,改变了这一切。老师带领大家玩起了“群龙取水”:离起点不远的水瓶要靠大家拉手、搀扶去够到,不能越界。第一次尝试时,孩子们因为策略不同争吵不休,任务失败。但在交流与反思后,孩子们自己提出了分工——有人负责指挥,有人执行,还有人负责保护。

第二次尝试,他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伴随着紧张和欢呼声,水瓶终于被成功取回。那一刻,曾经隔阂的孩子们彼此击掌庆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场看似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他们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开始明白,只有在彼此信任与分工中,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随后,孩子们把这种默契带回到“小菜园”项目里,原本停滞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对这些乡村孩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游戏的胜利,更是他们走向自信与责任的一小步。也正是因为有新的教育支持,他们才有机会在成长中不断获得这样的经历。

我们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志愿者教师的赋能支持,还是未来教育家的教学探索,最终受益的都是课堂里的孩子。
他们在乡村中长大,可能缺乏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正在遇见一群懂教育、愿陪伴的老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支持,孩子们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学会思考,勇敢追问,并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2025-08-31 乡村孩子们即将迎来145位教师

在乡村课堂里,每一位孩子都期待遇见一个“懂自己”的好老师。他们需要有人在他们困惑时耐心讲解,在他们失去勇气时给予鼓励,在他们眼神黯淡时点亮一束光。
2025年夏天,因为有您的支持,151名青年教师汇聚在北京,参加了为期近30天的新教师训练营。他们将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小学,把新的课堂体验与陪伴带给孩子们。
在训练营里,这些青年教师接受了教学方法、儿童心理、班级管理等系统训练,通过模拟课堂、真实案例研讨与乡土探索,提前练习如何应对乡村孩子学习与成长中的难题,准备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看见不一样的可能。
145名青年教师完成训练营,奔赴乡村任教
他们将在未来,走进课堂、走近孩子,用至少两年的时间持续地陪伴和专业支持,让教育公平落在每一位乡村孩子的身上。
乡村学生的直接受益
在课堂里,孩子们将遇见能点燃学习兴趣的老师; 在课间,他们会收获更多自信与勇气; 在成长中,他们将学会责任与担当。 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心的陪伴。
2025级未来教育家黄载说:
“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仁,了解到不一样的课程和开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力。接下来,将在新教师训练营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来,创造属于我们和孩子们的教育的故事。”

致捐赠人
在这场训练营里,145颗种子已经发芽。
它们将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
您的每一份捐赠,最终都将化作孩子眼中的光、心中的勇气,以及他们未来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力量。

图片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乡村孩子们即将迎来145位教师
2025年08月31日

在乡村课堂里,每一位孩子都期待遇见一个“懂自己”的好老师。他们需要有人在他们困惑时耐心讲解,在他们失去勇气时给予鼓励,在他们眼神黯淡时点亮一束光。
2025年夏天,因为有您的支持,151名青年教师汇聚在北京,参加了为期近30天的新教师训练营。他们将走进云南、湖南、重庆、河南的乡村小学,把新的课堂体验与陪伴带给孩子们。
在训练营里,这些青年教师接受了教学方法、儿童心理、班级管理等系统训练,通过模拟课堂、真实案例研讨与乡土探索,提前练习如何应对乡村孩子学习与成长中的难题,准备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看见不一样的可能。
145名青年教师完成训练营,奔赴乡村任教
他们将在未来,走进课堂、走近孩子,用至少两年的时间持续地陪伴和专业支持,让教育公平落在每一位乡村孩子的身上。
乡村学生的直接受益
在课堂里,孩子们将遇见能点燃学习兴趣的老师; 在课间,他们会收获更多自信与勇气; 在成长中,他们将学会责任与担当。 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心的陪伴。
2025级未来教育家黄载说:
“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仁,了解到不一样的课程和开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力。接下来,将在新教师训练营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来,创造属于我们和孩子们的教育的故事。”

致捐赠人
在这场训练营里,145颗种子已经发芽。
它们将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
您的每一份捐赠,最终都将化作孩子眼中的光、心中的勇气,以及他们未来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力量。

图片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2025-07-30 在你的善意中,乡村师生一同成长

志愿者教师成长:2025年春季教师支持活动
6月7日,举办了第三场2025年春季教师支持活动。我们专注于志愿者教师在教育理念、儿童心理、自我认知和职场素养等方面的成长,努力为每一位一线教师提供实用且贴近实际的支持。为了确保真正帮助到大家,培训师们在前期认真倾听了志愿者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当天共有72名志愿者教师积极参与,大家在互动和交流中收获良多。
本次培训课程亮点包括:
●海豚老师带来的《学生心理发展与沟通技巧》,用专业理论结合真实案例,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麦麦老师的《正面管教》,通过分享一线经历和实际案例,让大家看到如何用温和坚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坚定了老师们践行正面教育的信心。
●海鸥教练主持的《自我认知的调整与提升》,以轻松的对话方式,引导老师们反思与自我成长,助力他们更好地面对教学与生活的挑战。
●康康老师的《职场新人素养》,围绕职业发展与未来规划,为即将结束支教、走向新岗位的老师们提前做好准备。
每一位讲师的倾情付出,让参与的老师都感到收获满满,也为日常教学注入了更多能量和信心。感谢所有老师的支持与陪伴!

随着教师支持活动的开展,我们看到许多乡村孩子正悄悄发生着变化。通过志愿者教师学习到的新方法,孩子们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和自信。以郭俞林老师的班级为例,原本羞于表达的孩子们在课本剧创作过程中,第一次尝试自己写台词、分角色、排练,每个人都成了班级的小明星。
郭俞林老师所在的班级,留守儿童比例高,很多孩子表达能力弱,自主学习也有困难。郭老师深知“表达”和“自信”对孩子们的重要,于是发起了课本剧创客项目——天威剧社。在这个项目中,孩子们不仅要自己改编课文内容,还要自己编剧、导演、表演,甚至动手准备服装和道具。
经过两年的努力,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
●留下了珍贵的成果:有学生自编自演的剧本、表演的照片和视频,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
●成绩明显进步:班级语文成绩从原本的后进,跃升到年级前三,平均分提升了32分;
●师生关系更亲近:孩子们变得更乐于与老师沟通,愿意分享日常的快乐与烦恼,大家都在彼此身上发现了更多闪光点;
●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学生们能更好地合作解决问题,班级凝聚力增强,主动借阅图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自我管理习惯;
●学校也被影响:曾经被视为“问题班级”的孩子们,如今成为了校园里的榜样,也丰富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
郭老师还特别分享了一个令他感动的小故事:
“四年级下学期,春风带着青草香拂过窗台。我原本有些担心班级文艺汇演没人报名,可当我打开报名表时,却发现原本空白的纸页,已被孩子们歪歪扭扭的笔迹挤满。排练时,孩子们一会儿聚成一团,一会儿三三两两分开,像湖面上漾起的涟漪。有两个小女生主动来找我,想一起表演节目,我建议她们尝试‘双簧’,没想到很快她们就带着满满的热情投入排练。正式演出那天,虽然她们表演得还有些稚嫩,但却让全班同学都开怀大笑。我感受到,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一点点长大,也开出了意想不到的小花。”

教育创客|用双手与自然对话
创客故事:“敲敲”留住春天
每当学生们埋头备考时,教室外的四季悄悄流转。我们希望孩子们除了学习成绩,也能收获对生活的热爱与发现美的眼睛。2025年春季学期,2023级未来教育家李姝奕老师带领六年级的孩子们,尝试了一场特别的素质教育探索——植物拓染创客活动。
由于学校缺少专业音体美老师,李老师一直希望能让孩子们多接触艺术。升入六年级后,孩子们学习压力变大,情绪波动也多。在为中国而教的支持下,李老师和2022级未来教育家肖颖共同策划了这次创客活动。孩子们用双手与自然对话,在敲敲打打中留住了春天的美好。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认识花材,采集身边的花草树叶。大家小心翼翼地将植物放在帆布上,用锤子敲出自然的图案。清新的植物香气和五彩斑斓的汁液,不仅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和感受自然的能力。
令人惊喜的是,平时被认为“调皮”的孩子,在活动中变得非常主动和负责。大家互相协作,提出了很多妙招:如在工具上贴姓名,防止丢失;积极承担后勤和卫生工作。这些细节,让我们看见孩子们闪光的一面。
孩子们不仅将自己的植物拓染作品在六一儿童节跳蚤市场上义卖,还举办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展览。大家分工协作,邀请全校师生前来参观和体验。展览现场热闹非凡,孩子们化身“小小讲解员”和“售货员”,为参观者介绍作品、指导体验。
正是因为有大家的支持和教师的努力,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才能体验到这样丰富的素质教育活动。在紧张的学业之余,孩子们学会了欣赏美、动手实践、协作沟通,也收获了友谊和自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陪伴他们成长。
感谢每一位捐赠人,正因为有你们的捐赠,这样的美好故事才能在更多乡村孩子身上发生!

在你的善意中,乡村师生一同成长
2025年07月30日

志愿者教师成长:2025年春季教师支持活动
6月7日,举办了第三场2025年春季教师支持活动。我们专注于志愿者教师在教育理念、儿童心理、自我认知和职场素养等方面的成长,努力为每一位一线教师提供实用且贴近实际的支持。为了确保真正帮助到大家,培训师们在前期认真倾听了志愿者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当天共有72名志愿者教师积极参与,大家在互动和交流中收获良多。
本次培训课程亮点包括:
●海豚老师带来的《学生心理发展与沟通技巧》,用专业理论结合真实案例,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麦麦老师的《正面管教》,通过分享一线经历和实际案例,让大家看到如何用温和坚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坚定了老师们践行正面教育的信心。
●海鸥教练主持的《自我认知的调整与提升》,以轻松的对话方式,引导老师们反思与自我成长,助力他们更好地面对教学与生活的挑战。
●康康老师的《职场新人素养》,围绕职业发展与未来规划,为即将结束支教、走向新岗位的老师们提前做好准备。
每一位讲师的倾情付出,让参与的老师都感到收获满满,也为日常教学注入了更多能量和信心。感谢所有老师的支持与陪伴!

随着教师支持活动的开展,我们看到许多乡村孩子正悄悄发生着变化。通过志愿者教师学习到的新方法,孩子们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和自信。以郭俞林老师的班级为例,原本羞于表达的孩子们在课本剧创作过程中,第一次尝试自己写台词、分角色、排练,每个人都成了班级的小明星。
郭俞林老师所在的班级,留守儿童比例高,很多孩子表达能力弱,自主学习也有困难。郭老师深知“表达”和“自信”对孩子们的重要,于是发起了课本剧创客项目——天威剧社。在这个项目中,孩子们不仅要自己改编课文内容,还要自己编剧、导演、表演,甚至动手准备服装和道具。
经过两年的努力,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
●留下了珍贵的成果:有学生自编自演的剧本、表演的照片和视频,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
●成绩明显进步:班级语文成绩从原本的后进,跃升到年级前三,平均分提升了32分;
●师生关系更亲近:孩子们变得更乐于与老师沟通,愿意分享日常的快乐与烦恼,大家都在彼此身上发现了更多闪光点;
●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学生们能更好地合作解决问题,班级凝聚力增强,主动借阅图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自我管理习惯;
●学校也被影响:曾经被视为“问题班级”的孩子们,如今成为了校园里的榜样,也丰富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
郭老师还特别分享了一个令他感动的小故事:
“四年级下学期,春风带着青草香拂过窗台。我原本有些担心班级文艺汇演没人报名,可当我打开报名表时,却发现原本空白的纸页,已被孩子们歪歪扭扭的笔迹挤满。排练时,孩子们一会儿聚成一团,一会儿三三两两分开,像湖面上漾起的涟漪。有两个小女生主动来找我,想一起表演节目,我建议她们尝试‘双簧’,没想到很快她们就带着满满的热情投入排练。正式演出那天,虽然她们表演得还有些稚嫩,但却让全班同学都开怀大笑。我感受到,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一点点长大,也开出了意想不到的小花。”

教育创客|用双手与自然对话
创客故事:“敲敲”留住春天
每当学生们埋头备考时,教室外的四季悄悄流转。我们希望孩子们除了学习成绩,也能收获对生活的热爱与发现美的眼睛。2025年春季学期,2023级未来教育家李姝奕老师带领六年级的孩子们,尝试了一场特别的素质教育探索——植物拓染创客活动。
由于学校缺少专业音体美老师,李老师一直希望能让孩子们多接触艺术。升入六年级后,孩子们学习压力变大,情绪波动也多。在为中国而教的支持下,李老师和2022级未来教育家肖颖共同策划了这次创客活动。孩子们用双手与自然对话,在敲敲打打中留住了春天的美好。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认识花材,采集身边的花草树叶。大家小心翼翼地将植物放在帆布上,用锤子敲出自然的图案。清新的植物香气和五彩斑斓的汁液,不仅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和感受自然的能力。
令人惊喜的是,平时被认为“调皮”的孩子,在活动中变得非常主动和负责。大家互相协作,提出了很多妙招:如在工具上贴姓名,防止丢失;积极承担后勤和卫生工作。这些细节,让我们看见孩子们闪光的一面。
孩子们不仅将自己的植物拓染作品在六一儿童节跳蚤市场上义卖,还举办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展览。大家分工协作,邀请全校师生前来参观和体验。展览现场热闹非凡,孩子们化身“小小讲解员”和“售货员”,为参观者介绍作品、指导体验。
正是因为有大家的支持和教师的努力,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才能体验到这样丰富的素质教育活动。在紧张的学业之余,孩子们学会了欣赏美、动手实践、协作沟通,也收获了友谊和自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陪伴他们成长。
感谢每一位捐赠人,正因为有你们的捐赠,这样的美好故事才能在更多乡村孩子身上发生!

更多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更多活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