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兴隆田小六年级毕业生前往成都旅行啦!这是同学们自己策划的毕业旅行,他们利用班会课和课余时间设计了七天的研学方案,从景点安排、路线规划到交通方式,都是由六年级学生们亲自策划的。在三星堆亲手体验考古的震撼,在欢乐谷挑战心跳与刺激,在杜甫草堂对话历史,在都江堰感受古人的智慧……
这趟旅行,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游玩体验,更是一次社会实践、团队协作与自主决策的真实锻炼。相信这些由学生们亲手创造的美好回忆,会成为他们最珍贵的毕业礼物。在此特别感谢成都新合记机械有限公司第三次赞助兴隆田小六年级学生的毕业旅行♥(p1-3)
其他进展:
(一)未来村小
一、“校际交流,知行合一”线上复盘会
7月11日,兴隆田小与峰林田小开展“校际交流,知行合一”线上复盘会。此次复盘以汇报答辩的形式回顾了春季学期的教学、活动及师生成长。两校在分享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为学期生活画上圆满句号。(p4)
二、兴隆田小:心愿兑换;线下复盘
1、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兴隆学子可以获得一枚山茶花贴纸,集满50朵山茶花就可以兑换一个心愿。学期末,好几位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兑换了心愿:
任欣蕊和许乙莉同学都决定和好朋友一起吃汉堡。还有两位同学也选择了美食:周华威同学邀请好朋友一起吃了螺蛳粉;万瑾轩同学选择跟六年级同学一起吃爱心早餐,翁老师一早起来为六年级同学热小笼包和水煎包。吕雅雯同学则兑换了心心念念的《盗墓笔记》全集。总共13本呢,六年级的她可以在毕业后的这个暑假尽情阅读了!(p5)
2、7月10日,兴隆田小举行期末复盘总结活动。从后勤团队(食堂、宿管、门卫)到学科代表再到一线教师,每人都分享了本学期工作的收获、感悟、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会议随后便集中探讨了共性问题和建议,碰撞出初步的解决思路。同时,每位老师都收到了专属的纪念照片和评语。(p6)
三、峰林田小:线下复盘;教师共读
1、7月2日,峰林田小开展了《吾乡吾土的探索与实践》教师共读分享会。老师们围绕肖校长新书中的五步教学法等内容深入探讨,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p7)
2、7月8日,峰林田小举行了2025春季学期期末复盘活动。在充满收获与反思的氛围中,全体教职工共同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历程,总结了经验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p8)
(二)乡土N校
一、乡土村小:三地乡土课程工作室线上复盘会;
7月9日晚,正安县、务川县、毕节市七星关区三地的乡土课程工作室开展了线上复盘会。这不仅是“乡土村小”项目三地乡土课程工作室的首次联动,也是乡土人本教育从“落地生根”迈向“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p9)
二、秋季学期工具包采购统计
随着项目推进、新的合作校签署协议,2025年秋季学期,田字格的乡土课预计落地贵州省正安县、务川县、毕节市、普安县、紫云县、兴义市、贞丰县,山东省莘县和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累计130余所学校。
7月,推动部持续推进课程包及工具包的采购和统计,力求保障各校在秋季学期顺利开课。
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兴隆田小在6月13日进行了生命研究课与兴趣课结课展示,学生们向全体师生和嘉宾客人分享了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在生命研究课中,学生们分别研究了饮食习惯与患癌风险、恶魔希特勒的崛起、以及朊病毒的秘密这三个课题。这些课题都是他们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的,他们在这个学期自主查找资料、做研究、写论文、制作PPT,并在学期末进行结课答辩,相信每个学生都收获颇多。
下午,学生们分享了兴趣课与乡土课的学习成果。各种丰富多彩的展示让人目不暇接,口琴、编程、电动自由飞、水火箭、F1空气赛车......每一项都让人眼前一亮。
同时,传统的木工、创客、自然笔记、乡土课绘画等成果也在各个摊位罗列开来,记录着孩子们认真钻研,细心打磨的时光。
在操场上的舞蹈展示是由六年级的大姐姐担任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完全自主开展的,从组织、选曲到舞蹈教学,全部由学生们自主开展,这是她们独特的结课成果。
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5月30日,兴隆田小举行了六一暨趣味运动会活动,县委朱书记、教体局王局长、李局长一行到校看望慰问孩子们,并为孩子们带来了有趣的机器狗、编程积木。
上午9时,机器狗、编程积木揭幕仪式开启,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机器狗,对这个新加入的成员非常感兴趣。 部分孩子有一定的编程基础,编程积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希望孩子能够持续的探索学习,做一位“面向未来能生长”的兴隆学子。
随后,一二年级大部分孩子参与了少先队入队仪式。他们面向队旗宣誓,希望成为建设家乡、建设强国的栋梁。
营养加餐后,孩子们进行了课本剧表演,把他们课余时间准备的语文课本剧在今天集中展示出来。孩子们准备充分,道具多样。相信他们在这次表演中可以学到不一样的知识,留下不一样的童年。当然,学前班的孩子也不能落下,他们为大家跳了两支舞。
午饭后,在舞蹈班同学自己编排的舞蹈中开始了趣味运动会。跳绳、立定跳远各有乐趣;乒乓球、羽毛球被同学们帅气动作拍打在空中;障碍赛更是速度与激情碰撞;趣味接力是速度,更是智慧。 活动最后,同学拿着运动换来的积分,来到套圈区进行套圈,每个人都想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当然并不是那么容易。
另外,当天还是校园开放日,有学生家长、校外嘉宾40余人参加校园活动,期间学生讲解员为他们介绍了校园。
兴隆田小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儿童节。
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这个春季学期,兴隆田小的校园里来了两位新朋友——两只小山羊。它们虽然已经在这个学校生活了两个多月,却有些不守规矩:由于小山羊生性机敏好动,学校搭建的羊圈很难困住它们,校园里的绿化带就遭了殃。
于是,六年级的提案小达人吕同学便经过一番调研,提出了“关于学校如何养羊的建议”。
提案:关于学校如何养羊的建议
提案人:吕同学
发现的问题:
我发现羊会在学校里面乱走动,打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同时羊出来后乱吃花草破坏校园绿化带。
我做了调查,有些同学认为羊确实乱拉、乱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实在不行,把羊送回去。有些同学认为羊有生命,既然来到了学校我们就要照顾好它们;还有同学提议羊只能在周末出来,还要有人帮助养羊。
我的分析:
小羊之所以会出来,一是因为羊圈没有关好,门不牢固;还有就是因为没有人照顾羊,只想和它们玩,只想摸它。
我的建议:
小羊只能在羊圈里面活动,周一到周五大部分时间不能出来,在周三下午晚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把羊放出来;学校要成立养羊小队,分为收巧克力组(周三下午捡羊粪)、放羊组、生活组(提醒、监督、帮助),养羊小队的成员每人每月可以获得一枚“山茶花”。
4月3日的公共议事课上,兴隆田小师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养羊吗?如果继续养怎么照料小羊们呢?孩子们与老师们就各自的想法积极发言,最终小俊提出的建议得以通过。
提案通过后,养羊方案便在优化后开始实施。养羊工作组的同学们轮流定时带着小羊到牧场吃草、给它们割草吃。第一次放牧时,孩子们既兴奋又忐忑,像一群小卫士般紧紧围着羊群转,生怕这些毛茸茸的朋友跑丢。有趣的是,他们越是小心翼翼地靠近,羊儿们就越是警觉地后退。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与动物相处的智慧——安静地坐在草地上,用目光代替追赶,用耐心代替急切。渐渐地,羊群放松了警惕,孩子们也在这份静静的守望中,找到了与自然生灵相处的和谐节奏。
现在,小羊总能在孩子的陪伴和照顾下吃到新鲜的小草,不再去绿化带里觅食,孩子们也乐在其中。
已签订肖像授权协议。









8月,田字格师苑项目正式落地。田字格师苑由田字格公益携手高校、实践专家、地方政府、社会资源及学员共同创立,是一个以“学为生命,自由共长”为基因的乡村师范教育平台。
师苑致力于构建“无围墙”的教育部落,践行“学为生命,自由共长”的文化,培养“立足乡土,走向未来”的教育者,开发动态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共生-成长-反哺”的运行机制。
田字格师苑设置三阶课程。初阶课程聚焦乡土赋能,帮助学员掌握乡土课基础教学;中阶课程从生命觉醒到教育修行,包含必修的“生命课”,选修的“工作坊”和乡土行动研究PBL项目实践;高阶课程强调知行合一,既有理论深化,也以组课共学等方式践行理念,并通过协助初/中阶课程实现反哺。
2025年秋季学期,田字格将陆续在贵州、云南、山东三省八县开展初阶培训。
8月19日-20日,由田字格公益与正安县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的“田字格师苑2025初阶班”首次研习营,于贵州正安第八小学成功举办。本次为期两天的研习营融汇了专题讲座、示范课观摩、分组说课、集体创作等多种形式,为来自正安县47所学校的130余名乡村教育“火种”(参训老师)带来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8月26日-8月27日,田字格师苑2025初阶研习营马在板桥中心小学为12所乡村小学累计80余位教师和校长开展培训。这是田字格乡土课首次落地云南,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的200所乡村小学将分批推广乡土课。秋季学期预计惠及2500余名乡村学生。
培训后,“火种”们表示,“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发现确实要改变教学方法了,不能满堂灌,要学会放手,把课堂放给孩子们。”“以前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都是我说了算,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认识到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
田字格师苑相信,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就先成为怎样的老师。相信通过此次体验式、参与式的培训,乡村老师在亲自感受过乡土课开放的课堂和师生间平等的相处后,会给他们的教学带去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