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互助.蔷薇绽放”的反馈 
“姐妹互助.蔷薇绽放”的反馈 
2025-03-08 送你束蔷薇 听我来讲述故事

三月初春,我们迎来了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同时,这也是“绿色蔷薇”和社区姐妹们共同庆祝的第11个妇女节。

在三八妇女节正逐渐演变为电商狂欢的“女神”购物节的当下,绿色蔷薇和姐妹们选择以另一种方式来庆祝这个属于女性的日子。

上午,我们拖着小车,和孩子们穿越社区,将一束束玫瑰送到姐妹们手中,庆祝她们通过劳动对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下午,我们铺上红毯,布上鲜花,在孩子和姐妹们一起画的五彩斑斓的黑板前,我们邀请姐妹们上台,聆听她们讲述打工岁月的故事。故事有泪有苦也有笑,展现了姐妹们的智慧、幽默与坚韧。

我们庆祝姐妹们在打工生涯中,通过有偿与无偿劳动为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期待她们获得更多应有的权益,让更多的蔷薇冲破石缝,自由绽放。

01 从蔷薇出发,沿路赠花-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

上午,工作人员在“蔷薇之家”会合。大家围站在白色长桌前,边说边笑地修剪玫瑰的刺叶,将五颜六色的花朵套上五彩斑斓的包装袋,再用文具店买来的扭扭棒,为每一束花系上一个漂亮的彩色结。

正忙碌间,我们兴奋地得知——我们的故事登上《南方都市报》三八妇女节专题封面了!带着雀跃的心情,我们把热粉、淡黄、暖白、深红、橙色的玫瑰摆放在白色帆布手拉车上。丁当走在前头,小青拉着装着满满当当花束的小车,社区的孩子们——小飞飞、大飞飞,也跑跑跳跳地加入了我们送花的队伍。

离开蔷薇之家,我们经过创新路的超市和快递小站,沿着蔷薇书屋一路向前,走到临近中午却依旧热闹的菜市场。再从菜市场拐进得宜一街,穿过早餐店、馒头店、理发店和商行。沿途,我们遇见了各样的女性,送出了几十朵玫瑰,也听到了几十个关于劳动、生活和期待的故事。

我们的第一束鲜花,送给了一位熟悉的环卫姐姐。她来自广西,来深圳已经六年了。虽然按规定三八能放半天假,但她却没有休息,此时正穿着橙色的工服,清扫着创新路。三八妇女节,她的愿望是“财富自由”。

第二束鲜花,送给了快递站的姐姐。她的孩子哥哥和妹妹常常来绿色蔷薇玩耍,而她自己却很少有时间参与。她和家人来深圳四年了,却从未休息过一天,而节假日对她们而言反而是最忙碌的时候。姐姐今年的愿望,就是能有完整的一天,好好休息。

还有许多束鲜花,送给了菜市场里的姐妹和妈妈们。丁当拿着绿色彩纸,向大家介绍三八节。

在菜市场,我们不仅结识了新的姐妹和妈妈们,也借着她们忙碌中的片刻空闲,向那些我们常常买菜、吃包子、喝豆浆、吃肠粉的熟悉店铺里的姐妹们,聊了聊关于劳动的细节。

一位卖水产的姐姐高兴地接过花,她告诉我们,今年的生意比往年难做许多。她说,城中村里的人少了,大家的消费也变得更加谨慎,比往年的生意要差很多。

还有一位开早餐店的姐姐,在我们送花的时候,仍在屋后忙得脱不开身。丁当只好将玫瑰交给站在前台的丈夫,笑着强调:“一定要告诉她,三八节这天,你没有送花给她,反倒是女人记得送给女人。”

02 节日的温度,在孩子们的劳动下升温-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

虽然三八妇女节的活动要到晚上七点半才正式开始,但下午,孩子们就早早来到绿色蔷薇。她们一边期待着下午的演讲,一边惦记着演讲结束后会一起分享的“大蛋糕”。孩子们在空间里欢快地穿梭,一会儿在门外玩耍嬉戏,一会儿又跑回场地,和大人一起动手布置现场。

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姐妹们在空间里摆好椅子、架起筒灯、铺上红地毯、摆上鲜花,女孩们不仅帮忙布置,还在黑板上画下五彩的图案,表达她们对三八节的理解与祝福。

小贞子和欢欢在黑板上画下大朵大朵盛开的玫瑰,形成漂亮的花簇;丁当和妞妞则用粉笔沿着手掌的轮廓,勾勒出一双张开的手;飞飞在角落添上一个小女孩简笔画;而闲鱼则把黑板中间留给了一本写着“八小时工作”的书,左上角,她画下绿色蔷薇“工人”的LOGO。

03 wǒmen说说这些年打工的事-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

晚上七点半,姐妹演讲“我们(wǒmen)说说这些年打工的事”正式开始了。在绿色蔷薇,以往我们总是通过集体创作的方式,表达姐妹们的经验与心声。
wǒmen说,打工的世界不是一幅完整的画,
它由一片片碎裂的日常拼接而成——
腊月的棉花地、深夜的电话传呼,

家中的老人、流产与堕胎,
流水线上的疲惫、考场灯下的一搏再搏,

一路乘车南下,高楼与矮房的回忆交错,
驶向白班夜班交替的日日夜夜。

舞台上,脱口秀的幽默与风趣,表达任性与洒脱。
火车站,背靠背唱起的歌声,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
工厂里,和姐妹们的说说笑笑,在零件底下藏一块糖。
每一种经验,都可以代表“女性”,
每一种劳动,都能够定义“打工”,
每一片,都是女性劳动价值的证明,独特、真实。
我们在听,也在说。
说的过程,是一次次重构的开始。
在我们的言语之间,我们重新命名自己——
我们不是被写进报告的“对象”,
而是说出话来的人,是知识和经验本身的主人。

送你束蔷薇 听我来讲述故事
2025年03月08日

三月初春,我们迎来了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同时,这也是“绿色蔷薇”和社区姐妹们共同庆祝的第11个妇女节。

在三八妇女节正逐渐演变为电商狂欢的“女神”购物节的当下,绿色蔷薇和姐妹们选择以另一种方式来庆祝这个属于女性的日子。

上午,我们拖着小车,和孩子们穿越社区,将一束束玫瑰送到姐妹们手中,庆祝她们通过劳动对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下午,我们铺上红毯,布上鲜花,在孩子和姐妹们一起画的五彩斑斓的黑板前,我们邀请姐妹们上台,聆听她们讲述打工岁月的故事。故事有泪有苦也有笑,展现了姐妹们的智慧、幽默与坚韧。

我们庆祝姐妹们在打工生涯中,通过有偿与无偿劳动为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期待她们获得更多应有的权益,让更多的蔷薇冲破石缝,自由绽放。

01 从蔷薇出发,沿路赠花-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

上午,工作人员在“蔷薇之家”会合。大家围站在白色长桌前,边说边笑地修剪玫瑰的刺叶,将五颜六色的花朵套上五彩斑斓的包装袋,再用文具店买来的扭扭棒,为每一束花系上一个漂亮的彩色结。

正忙碌间,我们兴奋地得知——我们的故事登上《南方都市报》三八妇女节专题封面了!带着雀跃的心情,我们把热粉、淡黄、暖白、深红、橙色的玫瑰摆放在白色帆布手拉车上。丁当走在前头,小青拉着装着满满当当花束的小车,社区的孩子们——小飞飞、大飞飞,也跑跑跳跳地加入了我们送花的队伍。

离开蔷薇之家,我们经过创新路的超市和快递小站,沿着蔷薇书屋一路向前,走到临近中午却依旧热闹的菜市场。再从菜市场拐进得宜一街,穿过早餐店、馒头店、理发店和商行。沿途,我们遇见了各样的女性,送出了几十朵玫瑰,也听到了几十个关于劳动、生活和期待的故事。

我们的第一束鲜花,送给了一位熟悉的环卫姐姐。她来自广西,来深圳已经六年了。虽然按规定三八能放半天假,但她却没有休息,此时正穿着橙色的工服,清扫着创新路。三八妇女节,她的愿望是“财富自由”。

第二束鲜花,送给了快递站的姐姐。她的孩子哥哥和妹妹常常来绿色蔷薇玩耍,而她自己却很少有时间参与。她和家人来深圳四年了,却从未休息过一天,而节假日对她们而言反而是最忙碌的时候。姐姐今年的愿望,就是能有完整的一天,好好休息。

还有许多束鲜花,送给了菜市场里的姐妹和妈妈们。丁当拿着绿色彩纸,向大家介绍三八节。

在菜市场,我们不仅结识了新的姐妹和妈妈们,也借着她们忙碌中的片刻空闲,向那些我们常常买菜、吃包子、喝豆浆、吃肠粉的熟悉店铺里的姐妹们,聊了聊关于劳动的细节。

一位卖水产的姐姐高兴地接过花,她告诉我们,今年的生意比往年难做许多。她说,城中村里的人少了,大家的消费也变得更加谨慎,比往年的生意要差很多。

还有一位开早餐店的姐姐,在我们送花的时候,仍在屋后忙得脱不开身。丁当只好将玫瑰交给站在前台的丈夫,笑着强调:“一定要告诉她,三八节这天,你没有送花给她,反倒是女人记得送给女人。”

02 节日的温度,在孩子们的劳动下升温-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

虽然三八妇女节的活动要到晚上七点半才正式开始,但下午,孩子们就早早来到绿色蔷薇。她们一边期待着下午的演讲,一边惦记着演讲结束后会一起分享的“大蛋糕”。孩子们在空间里欢快地穿梭,一会儿在门外玩耍嬉戏,一会儿又跑回场地,和大人一起动手布置现场。

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姐妹们在空间里摆好椅子、架起筒灯、铺上红地毯、摆上鲜花,女孩们不仅帮忙布置,还在黑板上画下五彩的图案,表达她们对三八节的理解与祝福。

小贞子和欢欢在黑板上画下大朵大朵盛开的玫瑰,形成漂亮的花簇;丁当和妞妞则用粉笔沿着手掌的轮廓,勾勒出一双张开的手;飞飞在角落添上一个小女孩简笔画;而闲鱼则把黑板中间留给了一本写着“八小时工作”的书,左上角,她画下绿色蔷薇“工人”的LOGO。

03 wǒmen说说这些年打工的事-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

晚上七点半,姐妹演讲“我们(wǒmen)说说这些年打工的事”正式开始了。在绿色蔷薇,以往我们总是通过集体创作的方式,表达姐妹们的经验与心声。
wǒmen说,打工的世界不是一幅完整的画,
它由一片片碎裂的日常拼接而成——
腊月的棉花地、深夜的电话传呼,

家中的老人、流产与堕胎,
流水线上的疲惫、考场灯下的一搏再搏,

一路乘车南下,高楼与矮房的回忆交错,
驶向白班夜班交替的日日夜夜。

舞台上,脱口秀的幽默与风趣,表达任性与洒脱。
火车站,背靠背唱起的歌声,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
工厂里,和姐妹们的说说笑笑,在零件底下藏一块糖。
每一种经验,都可以代表“女性”,
每一种劳动,都能够定义“打工”,
每一片,都是女性劳动价值的证明,独特、真实。
我们在听,也在说。
说的过程,是一次次重构的开始。
在我们的言语之间,我们重新命名自己——
我们不是被写进报告的“对象”,
而是说出话来的人,是知识和经验本身的主人。

2025-02-16 蔷薇迎春:有妳在身旁,我们有力量 | 同行之旅

2025年开春,绿色蔷薇「同行之旅——有妳在身旁」在绿色蔷薇和牛始窝水库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姐妹、孩子与同行者的聚会,更是一份开放的邀请函,开启了一段充满对话和可能性的旅程。作为绿色蔷薇的首次尝试,这次活动邀请了蔷薇姐妹、孩子、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用一整天的时间交流、郊游,行走穿越横岗工业区,最终在牛始窝水库的草地上度过了一个温暖而充实的日子。

全天共开展了四个主题工作坊——音乐中的姐妹与蔷薇、反性骚扰的情景讨论、记录身边人、以及2024的「我们」和「我们」的2025(暨颁奖合影)。
01同行一日,彼此看见
聚会前一天,绿色蔷薇的工作人员、实习生和孩子们就已经精心装扮了大活动室,准备迎接大家。原木的木片和别针被巧妙地做成胸牌,黑板上用彩色的粗体写上了聚会的主题——“有妳在身旁”,并且画上了玫瑰、女工等绿色蔷薇的标志性图案,营造出温馨而充满意义的氛围。

早上十点左右,志愿者和姐妹们陆续到达,每个人都在胸牌上用彩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抽取一张颜色各异的纸片。大家在进门前的画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想对绿色蔷薇说的话、自己认识绿色蔷薇多少年等内容。现场甚至有一些姐姐,在绿色蔷薇还未“诞生”之前,就早已与她结缘;还有从出生就与绿色蔷薇一同成长的小朋友;此外,还有的线上志愿者,为了参加本次活动,特地从远方赶来。

02 音乐中的姐妹与蔷薇- 有妳在身旁 -
绿色蔷薇成立于2015年,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记录和传递社区姐妹和孩子们的声音。音乐工作坊播放的一首首录制于不同时期的原创歌曲,串联起了蔷薇姐妹的故事和变化。
现场,伙伴们以这些歌曲为线索,既有聆听和歌唱。抽到特定歌曲的小组成员还现场分享了自己听完这首歌的感受,大家通过音乐和情感的共鸣,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联结,感受到了绿色蔷薇一路走来的温暖与力量。
2016年1月1日元旦当天,姐妹们在蔷薇空间集体创作了《我想》这首歌。如果说《再见萤火虫》、《新打工谣》、《有你在身旁》和《手机戒指》讲述了姐妹和工友们的过去和现在,那么《我想》则表达了蔷薇姐妹们对未来的探索——如何在育儿、养老、退休上尝试新的可能性,以及对理想工作和生活的期许。
如今,这首歌已经成为蔷薇姐妹和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部分。无论是在青少年戏剧、姐妹戏剧还是跨年晚会等活动中,蔷薇姐妹和孩子们总是通过这首歌传达对未来的憧憬——一个有尊严、充满希望和友爱的未来。

03工业区的足迹:姐妹们的劳动与生活
从牛始埔到勤富路,再到沙荷路,最后到达牛始窝的路途中,我们一路上见证了工业区的景象。姐妹和伙伴们在行进中指认着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工厂,或是家人仍在工作的地方。伙伴刘鹏还告诉我们高高垒起的集装箱将抵达何方——那正是他几星期前离职的地方。每一处景象,都让大家对彼此的劳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些亲历的地理景观,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工业区的面貌,更让我们更贴近了姐妹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通过她们的讲述和指认,我们也更加明白了她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在这些地方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努力。

04反性骚扰情景讨论
抵达牛始窝水库后,大家铺好地垫,准备了饮水和小食,稍作休整。之后,姐妹们、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在蔷薇工作组以及绿色蔷薇反性骚扰小组的组织下,开始了反性骚扰工作坊。
绿色蔷薇的同事与反骚扰小组成员们为大家准备了四个性骚扰案例。每组抽取一个案例,根据案例进行适度呈现,不需要真实演绎,并设想可能的应对方案。大家集思广益,姐妹们和孩子们结合丰富的在地智慧提出了疑问和建议,钟律师则根据大家的讨论和自己过往经手的案件,分享了法律方面的见解。
钟律师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享。她解释,性骚扰是指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接触等方式实施的不受欢迎的、具有性本质的行为。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成为骚扰的对象。
针对孩子的情境,钟律师分享了自己处理的一起校园案件,并鼓励孩子们在意识到不对后,果断表示拒绝,同时尽快告诉家长或自己信任的成年人,借助ta们寻求法律帮助。钟律师还建议孩子们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听了钟律师的分享,丁当也补充道,无论是作为孩子还是女性,我们都拥有拒绝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性骚扰的权利,并且要从心底相信,这些事情的发生绝不是我们的错。

2024的「我们」和「我们」的2025暨颁奖
过去一年感谢蔷薇的姐妹和孩子、志愿者和实习生、月捐者和支持者、牛始埔社区居民、蔷薇工作团队的智慧和付出。在蔷薇,我们相互陪伴、包容、信任,相互聆听彼此的心声,共同见证姐妹的思考和绽放,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表达,每个人都展现了属于自己闪亮的能力。感谢大家为社区的姐妹、孩子做出的贡献,齐力共建友爱、平等、安全的社区。正是每一个人的参与和陪伴,这份温暖更有力量,这份力量传得更远。期待我们继续携手同行。

蔷薇迎春:有妳在身旁,我们有力量 | 同行之旅
2025年02月16日

2025年开春,绿色蔷薇「同行之旅——有妳在身旁」在绿色蔷薇和牛始窝水库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姐妹、孩子与同行者的聚会,更是一份开放的邀请函,开启了一段充满对话和可能性的旅程。作为绿色蔷薇的首次尝试,这次活动邀请了蔷薇姐妹、孩子、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用一整天的时间交流、郊游,行走穿越横岗工业区,最终在牛始窝水库的草地上度过了一个温暖而充实的日子。

全天共开展了四个主题工作坊——音乐中的姐妹与蔷薇、反性骚扰的情景讨论、记录身边人、以及2024的「我们」和「我们」的2025(暨颁奖合影)。
01同行一日,彼此看见
聚会前一天,绿色蔷薇的工作人员、实习生和孩子们就已经精心装扮了大活动室,准备迎接大家。原木的木片和别针被巧妙地做成胸牌,黑板上用彩色的粗体写上了聚会的主题——“有妳在身旁”,并且画上了玫瑰、女工等绿色蔷薇的标志性图案,营造出温馨而充满意义的氛围。

早上十点左右,志愿者和姐妹们陆续到达,每个人都在胸牌上用彩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抽取一张颜色各异的纸片。大家在进门前的画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想对绿色蔷薇说的话、自己认识绿色蔷薇多少年等内容。现场甚至有一些姐姐,在绿色蔷薇还未“诞生”之前,就早已与她结缘;还有从出生就与绿色蔷薇一同成长的小朋友;此外,还有的线上志愿者,为了参加本次活动,特地从远方赶来。

02 音乐中的姐妹与蔷薇- 有妳在身旁 -
绿色蔷薇成立于2015年,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记录和传递社区姐妹和孩子们的声音。音乐工作坊播放的一首首录制于不同时期的原创歌曲,串联起了蔷薇姐妹的故事和变化。
现场,伙伴们以这些歌曲为线索,既有聆听和歌唱。抽到特定歌曲的小组成员还现场分享了自己听完这首歌的感受,大家通过音乐和情感的共鸣,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联结,感受到了绿色蔷薇一路走来的温暖与力量。
2016年1月1日元旦当天,姐妹们在蔷薇空间集体创作了《我想》这首歌。如果说《再见萤火虫》、《新打工谣》、《有你在身旁》和《手机戒指》讲述了姐妹和工友们的过去和现在,那么《我想》则表达了蔷薇姐妹们对未来的探索——如何在育儿、养老、退休上尝试新的可能性,以及对理想工作和生活的期许。
如今,这首歌已经成为蔷薇姐妹和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部分。无论是在青少年戏剧、姐妹戏剧还是跨年晚会等活动中,蔷薇姐妹和孩子们总是通过这首歌传达对未来的憧憬——一个有尊严、充满希望和友爱的未来。

03工业区的足迹:姐妹们的劳动与生活
从牛始埔到勤富路,再到沙荷路,最后到达牛始窝的路途中,我们一路上见证了工业区的景象。姐妹和伙伴们在行进中指认着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工厂,或是家人仍在工作的地方。伙伴刘鹏还告诉我们高高垒起的集装箱将抵达何方——那正是他几星期前离职的地方。每一处景象,都让大家对彼此的劳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些亲历的地理景观,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工业区的面貌,更让我们更贴近了姐妹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通过她们的讲述和指认,我们也更加明白了她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在这些地方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努力。

04反性骚扰情景讨论
抵达牛始窝水库后,大家铺好地垫,准备了饮水和小食,稍作休整。之后,姐妹们、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在蔷薇工作组以及绿色蔷薇反性骚扰小组的组织下,开始了反性骚扰工作坊。
绿色蔷薇的同事与反骚扰小组成员们为大家准备了四个性骚扰案例。每组抽取一个案例,根据案例进行适度呈现,不需要真实演绎,并设想可能的应对方案。大家集思广益,姐妹们和孩子们结合丰富的在地智慧提出了疑问和建议,钟律师则根据大家的讨论和自己过往经手的案件,分享了法律方面的见解。
钟律师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享。她解释,性骚扰是指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接触等方式实施的不受欢迎的、具有性本质的行为。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成为骚扰的对象。
针对孩子的情境,钟律师分享了自己处理的一起校园案件,并鼓励孩子们在意识到不对后,果断表示拒绝,同时尽快告诉家长或自己信任的成年人,借助ta们寻求法律帮助。钟律师还建议孩子们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听了钟律师的分享,丁当也补充道,无论是作为孩子还是女性,我们都拥有拒绝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性骚扰的权利,并且要从心底相信,这些事情的发生绝不是我们的错。

2024的「我们」和「我们」的2025暨颁奖
过去一年感谢蔷薇的姐妹和孩子、志愿者和实习生、月捐者和支持者、牛始埔社区居民、蔷薇工作团队的智慧和付出。在蔷薇,我们相互陪伴、包容、信任,相互聆听彼此的心声,共同见证姐妹的思考和绽放,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表达,每个人都展现了属于自己闪亮的能力。感谢大家为社区的姐妹、孩子做出的贡献,齐力共建友爱、平等、安全的社区。正是每一个人的参与和陪伴,这份温暖更有力量,这份力量传得更远。期待我们继续携手同行。

2024-12-15 12月15日月捐反馈

12月15日

周末夜晚,姐妹们不约而同地钻进小书屋。本次读书会,姐妹们暂且给《素食者》的阅读按下了暂停键。这一次,姐妹们创造了一个诗意空间,通过读诗、写诗让自己从略显压抑的《素食者》的阅读中获得一刻喘息,从而能够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选择一种颜色,代表一种心情

读书会开始,丁当请大家从彩笔盒里选一支彩笔,用彩笔的颜色来描述最近的生活状态。

木姐姐选择紫色,因为紫色代表安定:感觉现在平稳一些,思想没有以前那么的忽上忽下,比较安定一些。(希望接下来)多学点多看点,让生命有点底色(笑)。

丽英选择粉色,因为粉色代表年轻:到这个年龄,我还在上班。现在这个圈子, 上班的人都很年轻,都是80,90,00后。昨天我带了一个客户,跟我差不多年龄, 但她一直叫我妹妹,小妹,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之后我带她去看房,刚好看到业主,我们三个聊起来, 发现其实我们差不多大,但是她们都说我显得比较年轻。可能是因为我晚婚,孩子还没有长大,心态年轻,还没有到她们当奶奶的状态。而且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在工作中好多还是不懂,感觉像小孩子一样,又爱问,又还是不懂。

包子选择蓝色,因为蓝色代表平静:最近生活比较有规律,早睡早起,感觉好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比较平静吧。

荧荧也选择蓝色,因为蓝色代表轻松:蓝色是我顺手拿的。我感觉现在的状态很轻松,绿色蔷薇下午1:30才上班,在这里当实习生不用早起,以前上学要早起。以前在别的地方上班感觉只是应付一下,下班了还想着出去玩。但现在在绿色蔷薇就感觉像家一样,下班了也还想过来玩。

曾姐姐选择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红火:我的心情还是很美的,红红火火。晓琴把我介绍到珠宝厂上班,现在我在那儿上班,生活要好点,工资要好点。今天我还去了虹桥,我心情非常开心!

晓琴也选择红色:因为红色代表鸿运、喜气、不断努力上进,干什么都是红红火火,顺顺利利。我现在五点起床,抄经络书,跑步,然后上班。周六一早六点半我会跑几圈仙湖,拍一些花,我不会一整天在家玩手机,我会去外面,心情很好的。

丁当选择橙色,因为橙色吻合她最近出差的经历和近期的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的主题:这些年一直在南方,没有机会感受真正的秋天。这次我去了河南焦作,看到一地的黄树叶,让我有了秋天的感觉,我刚把我拍的照片分享在我们姐妹智慧社的群里了。而且马上要到11月25日,橙色也是反暴力颜色,橙色代表温暖,有阳光。

02今夜我们读诗

选好颜色,交流了各自的心情和状态后,领读者丁当告诉姐妹们今天暂时先把《素食者》放一放,今天我们来写诗歌。除了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丁当还在姐妹群里发了很多首自己出差时看到的孩子的诗歌。

她说:我去了一些村小参观,老师让孩子们学写诗歌。我跟校长聊天,问他为什么让孩子们写诗,校长说我也不是诗人,我也不知道这么写诗,但我觉得画画和写诗最能培养自信,因为大人也不会写诗。小孩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诗歌能滋养ta们的心灵……”


听了丁当的分享,再看孩子们的诗,姐妹们心中多了一份特别的滋味和体会。

木姐姐说:中国能有这样的学校好了不起。能够尊重孩子的内心,让真实的思想自由表达出来,允许ta们各自生长。

晓琴说:我听说附近的塘坑学校也在学不一样的,孩子在学功夫操。

曾姐姐说:这也不是一般孩子能读吧(丁当:是大南坡村小,村子里所有孩子们都可以读。)哦,在中国不简单,家长得允许老师和学生这样做。

丽英问:会不会因为是在乡村,没有什么(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所以可以写诗)?

你一言我一语,姐妹们抽丝剥茧,抵达了诗意之外:诗歌促进了城乡教育平等吗?它是否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实践教育的想象空间?

03牛始埔的女人

读书会结尾,丁当提议姐妹们把各自的诗行拼凑在一起,写一首诗。你一言,我一语,姐妹们决定创作一首关于牛始埔,关于女人自己的诗。

曾姐姐:我来一句“我的心情满满的”。
丽英:我加一句“珍惜现在吧”。我先走了,儿子打电话催我回家。
晓琴:玫瑰花,高贵美丽。
丁当:我想的是“牛始埔屋子里有一群女人”。
包子:我的是“音乐,水果和彩笔”。
木姐姐给诗加了一句点睛之笔:愿上帝赐我们每人一双翅膀,飞到我们想到的地方。
丁当问:要不要改成“愿我们都有一双翅膀”?这个听起来我们的能动性更强,“赐”还要等着别人给。
木姐姐笑着回:好,这诗有花,有女人,有生活!
陆陆同意:鲜花与女人。

诗歌逐渐成型,曾姐姐满意地说:这首诗概括了好多,一个人代表一个思想。玫瑰花、糖代表一个童趣,水果代表生活,翅膀代表梦想飞起来,一下就活了起来!

牛始埔的女人
姐妹们智慧社共创
爱情里的玫瑰花也有刺
糖吃多了会蛀牙

牛始埔的屋子里有一群女人
音乐 水果 和彩笔
刚换工作的我心情满满
珍惜现在吧
2024年快过去了

愿我们都有一双翅膀
飞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12月15日月捐反馈
2024年12月15日

12月15日

周末夜晚,姐妹们不约而同地钻进小书屋。本次读书会,姐妹们暂且给《素食者》的阅读按下了暂停键。这一次,姐妹们创造了一个诗意空间,通过读诗、写诗让自己从略显压抑的《素食者》的阅读中获得一刻喘息,从而能够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选择一种颜色,代表一种心情

读书会开始,丁当请大家从彩笔盒里选一支彩笔,用彩笔的颜色来描述最近的生活状态。

木姐姐选择紫色,因为紫色代表安定:感觉现在平稳一些,思想没有以前那么的忽上忽下,比较安定一些。(希望接下来)多学点多看点,让生命有点底色(笑)。

丽英选择粉色,因为粉色代表年轻:到这个年龄,我还在上班。现在这个圈子, 上班的人都很年轻,都是80,90,00后。昨天我带了一个客户,跟我差不多年龄, 但她一直叫我妹妹,小妹,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之后我带她去看房,刚好看到业主,我们三个聊起来, 发现其实我们差不多大,但是她们都说我显得比较年轻。可能是因为我晚婚,孩子还没有长大,心态年轻,还没有到她们当奶奶的状态。而且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在工作中好多还是不懂,感觉像小孩子一样,又爱问,又还是不懂。

包子选择蓝色,因为蓝色代表平静:最近生活比较有规律,早睡早起,感觉好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比较平静吧。

荧荧也选择蓝色,因为蓝色代表轻松:蓝色是我顺手拿的。我感觉现在的状态很轻松,绿色蔷薇下午1:30才上班,在这里当实习生不用早起,以前上学要早起。以前在别的地方上班感觉只是应付一下,下班了还想着出去玩。但现在在绿色蔷薇就感觉像家一样,下班了也还想过来玩。

曾姐姐选择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红火:我的心情还是很美的,红红火火。晓琴把我介绍到珠宝厂上班,现在我在那儿上班,生活要好点,工资要好点。今天我还去了虹桥,我心情非常开心!

晓琴也选择红色:因为红色代表鸿运、喜气、不断努力上进,干什么都是红红火火,顺顺利利。我现在五点起床,抄经络书,跑步,然后上班。周六一早六点半我会跑几圈仙湖,拍一些花,我不会一整天在家玩手机,我会去外面,心情很好的。

丁当选择橙色,因为橙色吻合她最近出差的经历和近期的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的主题:这些年一直在南方,没有机会感受真正的秋天。这次我去了河南焦作,看到一地的黄树叶,让我有了秋天的感觉,我刚把我拍的照片分享在我们姐妹智慧社的群里了。而且马上要到11月25日,橙色也是反暴力颜色,橙色代表温暖,有阳光。

02今夜我们读诗

选好颜色,交流了各自的心情和状态后,领读者丁当告诉姐妹们今天暂时先把《素食者》放一放,今天我们来写诗歌。除了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丁当还在姐妹群里发了很多首自己出差时看到的孩子的诗歌。

她说:我去了一些村小参观,老师让孩子们学写诗歌。我跟校长聊天,问他为什么让孩子们写诗,校长说我也不是诗人,我也不知道这么写诗,但我觉得画画和写诗最能培养自信,因为大人也不会写诗。小孩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诗歌能滋养ta们的心灵……”


听了丁当的分享,再看孩子们的诗,姐妹们心中多了一份特别的滋味和体会。

木姐姐说:中国能有这样的学校好了不起。能够尊重孩子的内心,让真实的思想自由表达出来,允许ta们各自生长。

晓琴说:我听说附近的塘坑学校也在学不一样的,孩子在学功夫操。

曾姐姐说:这也不是一般孩子能读吧(丁当:是大南坡村小,村子里所有孩子们都可以读。)哦,在中国不简单,家长得允许老师和学生这样做。

丽英问:会不会因为是在乡村,没有什么(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所以可以写诗)?

你一言我一语,姐妹们抽丝剥茧,抵达了诗意之外:诗歌促进了城乡教育平等吗?它是否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实践教育的想象空间?

03牛始埔的女人

读书会结尾,丁当提议姐妹们把各自的诗行拼凑在一起,写一首诗。你一言,我一语,姐妹们决定创作一首关于牛始埔,关于女人自己的诗。

曾姐姐:我来一句“我的心情满满的”。
丽英:我加一句“珍惜现在吧”。我先走了,儿子打电话催我回家。
晓琴:玫瑰花,高贵美丽。
丁当:我想的是“牛始埔屋子里有一群女人”。
包子:我的是“音乐,水果和彩笔”。
木姐姐给诗加了一句点睛之笔:愿上帝赐我们每人一双翅膀,飞到我们想到的地方。
丁当问:要不要改成“愿我们都有一双翅膀”?这个听起来我们的能动性更强,“赐”还要等着别人给。
木姐姐笑着回:好,这诗有花,有女人,有生活!
陆陆同意:鲜花与女人。

诗歌逐渐成型,曾姐姐满意地说:这首诗概括了好多,一个人代表一个思想。玫瑰花、糖代表一个童趣,水果代表生活,翅膀代表梦想飞起来,一下就活了起来!

牛始埔的女人
姐妹们智慧社共创
爱情里的玫瑰花也有刺
糖吃多了会蛀牙

牛始埔的屋子里有一群女人
音乐 水果 和彩笔
刚换工作的我心情满满
珍惜现在吧
2024年快过去了

愿我们都有一双翅膀
飞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2024-10-13 读《素食者》:我感觉胸罩是女人的很多枷锁中的一种丨蔷薇姐妹读书会

10月13日,姐妹读书会回归读书写作的形式。

丁当提议大家共同阅读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的作品《素食者》。

之前姐妹们读的多是一些非虚构的纪实文学,很少读小说,这次也希望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字,换一个视角看待属于女性的故事,也给姐妹们后续写下自己的故事提供思路。

韩江不仅是韩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70后作家。她的作品《素食者》讲述了一个看似平凡的主妇英惠,在一系列离奇梦境的驱使下,开始拒绝食用肉类,并逐渐将素食主义发展到极端的故事,姐妹们这次共读了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

这次也是近两个月来姐妹聚集最齐的一次,大家终于在忙碌的工作和照顾子女的时间外抽空参加。年纪大一些的万万、穆姐姐、芳姐都来了,她们和今年54岁的韩江年纪相仿。

这次也有00后的新姐妹——细贵的女儿荧荧加入,读书会首次集齐了60后、70后、80后、90后和00后的姐妹,不同代际的大家聚在一起,没有隔阂,用文字书写共同的经验和感受。

英惠的经历引发了姐妹们的强烈共鸣,讨论时每个人都争相发言。罗艳说,英惠是很多妻子的缩影,她们在家里的地位很低,不被丈夫重视和关心,甚至还会被强迫过夫妻生活。看到英惠因为吃素越来越消瘦、总是想起噩梦,丈夫应该做的是带妻子去看心理医生,但现在女人只是为男人料理家务的工具,为男人装点门面的花朵。

“噩梦折射了作者的冷酷无情”,穆姐姐对书里有关噩梦的描写感受很深,她说,噩梦就像一个隐喻,吞噬掉的是英惠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丈夫选择她就像找了个保姆,第一次看到妻子站在冰箱门口不睡觉,早上没有叫醒他时,他只关心自己要穿的衬衫没有被妻子熨烫好;妻子不吃肉,他不去关心原因,反而打电话给岳父岳母向妻子施压。


丁当注意到,姐妹们以前读的《秋园》《去家访》大都是以女性视角出发进行讲述,这本书的作者是女性,但故事是以英惠丈夫的视角来呈现,可以更进一步看到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不自觉的形式渗透进了日常生活。

书中还写了很多英惠因不想忍受胸罩的束缚而不穿内衣的片段。丈夫对此不解:“有一次,我无意间把手放在了她的背上,当我发现隔着毛衣竟然摸不到胸罩的带子时,莫名地稍稍兴奋了起来。难道这是她在向我暗示什么吗?”“我没有穿过胸罩,自然无从得知那有多难以忍受。但看到其他女人都没有像她这样讨厌穿胸罩,所以我才会对她的这种过激反应感到很诧异。”

之前姐妹们写过阴道、月经、劳作的双手,但还没写过乳房。这次姐妹们以“胸罩”和“乳房”为主题,继续书写自己的身体。穆姐妹提议,让乳房自己发声,大家共同创作了一首诗:《我的乳房会说话》。

我的乳房会说话
我很美丽
既可哺育ta,又可抚慰我

我很骄傲
有挺拔的身姿,美丽的形状

我也很脆弱
青春期时只要触碰就会感到疼痛
如果经常生气,就会有乳腺结节

她说:不穿胸罩感觉像裸奔
可是,女人为什么一定要穿胸罩?
担心别人异样的目光,
只有夜晚是我最放松的时刻

我也想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让我释放天性
不管我穿不穿胸罩,都别盯着我看

请不要束缚我,请温柔地对待我


对于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胸罩、该不该穿胸罩、穿胸罩的感受这些话题,姐妹们也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万万:《不穿胸罩的理由》

很早以前,在街上看到有不穿内衣的适龄女孩子,我顿觉脸上臊红,挺难为情的。

那时,也许是传统观念作祟,我穿衣服从来都没有脱离过胸罩。天热的时候穿胸罩,觉得有一种安全、稳重的感觉,能感受到自己挺拔的风姿,甚至在冬天都要穿胸罩睡觉,觉得是一份温暖、踏实和舒心。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由于时代的变化,穿胸罩不再是为了时尚好看,不再是穿给别人看,而更多的是生活。生活不是为别人而活的,而是为自己活。

只要我自己觉得舒适自在,就不再追究自己穿没穿胸罩,我对胸罩有了更多理解。看到别人没穿胸罩也不会大惊小怪,晚上更不会穿胸罩睡觉了。

劳累一天后,冲了凉,穿上薄薄的睡衣,让乳房得到充分的释放和舒展,不再受胸罩的压迫。让身体和乳房得到自由和解脱,也是一件美事。现在穿胸罩,主要是没有钢圈或者是不穿。只要我觉得舒服,便是舒服。

芳姐:《女人为什么要穿胸罩》

有的女人说感觉不穿胸罩,走路都不好看,要是不穿胸罩,胸都挺不起来。

我四十几岁患了乳房增生病。那一年我不能穿胸罩,有时要出门都不好意思。偶尔看到有年轻女孩子没有穿胸罩,我就想她们那么年轻都不穿胸罩,我就没有那种不好意思了。

其实女人不穿胸罩也可以的,但是不穿胸罩对身体也不好。不穿胸罩乳房就往下坠。不过现在我的乳房增生病好了,能穿胸罩了。

穿胸罩是个人的爱好。在我看来,穿不穿胸罩都可以。

小雷:《我们要穿内衣自由》
希望社会对男性多点要求,对女性少点审判。

读《素食者》:我感觉胸罩是女人的很多枷锁中的一种丨蔷薇姐妹读书会
2024年10月13日

10月13日,姐妹读书会回归读书写作的形式。

丁当提议大家共同阅读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的作品《素食者》。

之前姐妹们读的多是一些非虚构的纪实文学,很少读小说,这次也希望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字,换一个视角看待属于女性的故事,也给姐妹们后续写下自己的故事提供思路。

韩江不仅是韩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70后作家。她的作品《素食者》讲述了一个看似平凡的主妇英惠,在一系列离奇梦境的驱使下,开始拒绝食用肉类,并逐渐将素食主义发展到极端的故事,姐妹们这次共读了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

这次也是近两个月来姐妹聚集最齐的一次,大家终于在忙碌的工作和照顾子女的时间外抽空参加。年纪大一些的万万、穆姐姐、芳姐都来了,她们和今年54岁的韩江年纪相仿。

这次也有00后的新姐妹——细贵的女儿荧荧加入,读书会首次集齐了60后、70后、80后、90后和00后的姐妹,不同代际的大家聚在一起,没有隔阂,用文字书写共同的经验和感受。

英惠的经历引发了姐妹们的强烈共鸣,讨论时每个人都争相发言。罗艳说,英惠是很多妻子的缩影,她们在家里的地位很低,不被丈夫重视和关心,甚至还会被强迫过夫妻生活。看到英惠因为吃素越来越消瘦、总是想起噩梦,丈夫应该做的是带妻子去看心理医生,但现在女人只是为男人料理家务的工具,为男人装点门面的花朵。

“噩梦折射了作者的冷酷无情”,穆姐姐对书里有关噩梦的描写感受很深,她说,噩梦就像一个隐喻,吞噬掉的是英惠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丈夫选择她就像找了个保姆,第一次看到妻子站在冰箱门口不睡觉,早上没有叫醒他时,他只关心自己要穿的衬衫没有被妻子熨烫好;妻子不吃肉,他不去关心原因,反而打电话给岳父岳母向妻子施压。


丁当注意到,姐妹们以前读的《秋园》《去家访》大都是以女性视角出发进行讲述,这本书的作者是女性,但故事是以英惠丈夫的视角来呈现,可以更进一步看到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不自觉的形式渗透进了日常生活。

书中还写了很多英惠因不想忍受胸罩的束缚而不穿内衣的片段。丈夫对此不解:“有一次,我无意间把手放在了她的背上,当我发现隔着毛衣竟然摸不到胸罩的带子时,莫名地稍稍兴奋了起来。难道这是她在向我暗示什么吗?”“我没有穿过胸罩,自然无从得知那有多难以忍受。但看到其他女人都没有像她这样讨厌穿胸罩,所以我才会对她的这种过激反应感到很诧异。”

之前姐妹们写过阴道、月经、劳作的双手,但还没写过乳房。这次姐妹们以“胸罩”和“乳房”为主题,继续书写自己的身体。穆姐妹提议,让乳房自己发声,大家共同创作了一首诗:《我的乳房会说话》。

我的乳房会说话
我很美丽
既可哺育ta,又可抚慰我

我很骄傲
有挺拔的身姿,美丽的形状

我也很脆弱
青春期时只要触碰就会感到疼痛
如果经常生气,就会有乳腺结节

她说:不穿胸罩感觉像裸奔
可是,女人为什么一定要穿胸罩?
担心别人异样的目光,
只有夜晚是我最放松的时刻

我也想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让我释放天性
不管我穿不穿胸罩,都别盯着我看

请不要束缚我,请温柔地对待我


对于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胸罩、该不该穿胸罩、穿胸罩的感受这些话题,姐妹们也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万万:《不穿胸罩的理由》

很早以前,在街上看到有不穿内衣的适龄女孩子,我顿觉脸上臊红,挺难为情的。

那时,也许是传统观念作祟,我穿衣服从来都没有脱离过胸罩。天热的时候穿胸罩,觉得有一种安全、稳重的感觉,能感受到自己挺拔的风姿,甚至在冬天都要穿胸罩睡觉,觉得是一份温暖、踏实和舒心。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由于时代的变化,穿胸罩不再是为了时尚好看,不再是穿给别人看,而更多的是生活。生活不是为别人而活的,而是为自己活。

只要我自己觉得舒适自在,就不再追究自己穿没穿胸罩,我对胸罩有了更多理解。看到别人没穿胸罩也不会大惊小怪,晚上更不会穿胸罩睡觉了。

劳累一天后,冲了凉,穿上薄薄的睡衣,让乳房得到充分的释放和舒展,不再受胸罩的压迫。让身体和乳房得到自由和解脱,也是一件美事。现在穿胸罩,主要是没有钢圈或者是不穿。只要我觉得舒服,便是舒服。

芳姐:《女人为什么要穿胸罩》

有的女人说感觉不穿胸罩,走路都不好看,要是不穿胸罩,胸都挺不起来。

我四十几岁患了乳房增生病。那一年我不能穿胸罩,有时要出门都不好意思。偶尔看到有年轻女孩子没有穿胸罩,我就想她们那么年轻都不穿胸罩,我就没有那种不好意思了。

其实女人不穿胸罩也可以的,但是不穿胸罩对身体也不好。不穿胸罩乳房就往下坠。不过现在我的乳房增生病好了,能穿胸罩了。

穿胸罩是个人的爱好。在我看来,穿不穿胸罩都可以。

小雷:《我们要穿内衣自由》
希望社会对男性多点要求,对女性少点审判。

2024-09-20 开启新书《我的天才女友》 | 蔷薇少儿野生读书会

开启新书《我的天才女友》 | 蔷薇少儿野生读书会

这期野生读书会中,孩子们回顾了以往读书会的印象最深刻的讨论和发生过最好玩儿的事,提出了新的展望。关于接下来要读的新书,大家踊跃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进行了试读和投票,最终确定了书目并开始了新书的阅读。下面先附上一首由全体野生读书会成员创作的诗:

《即兴杂诗》
我要玩游戏
因为太无聊
我看见我姐躺在我身上
我知道我妹坐着玩我脸
然后呢,那咋了,谁理你
书会邀我来
我看见美好的世界

本文汇集9月14日、9月20日及27日的主题讨论内容。新学期伊始,每周五的蔷薇小书屋依旧热闹非凡,在这里我们碰撞思想,畅想未来。

01回顾

五花肉和丁当将往期孩子们写的诗及文章打印成小书,发给孩子们传阅。丁当说,从4月开始,读书书共举办12次活动,共产生12836文字。并向大家提问:参加读书会期间发生了什么?孩子们以“我记得“开头写下了文字。

青青菜:我记得我参加了20多次了,读了《解忧杂货铺》书里面讲的是为大家揭开烦恼。演了戏剧,喝了奶茶等等。第一次水灵灵地解散了,看看第二次有没有上次这么好。

小涵桂.m:我记得吃了好多东西

禾木:我记得, “骗“了一杯奶茶,“骗“了好多人加入(在奶茶店偶遇丁当,受到读书会的邀请)。

麦:我记得,第一次一个人都不认识,格格不入。戏剧演出的时候每个人都尽力。第一次读书会人很少,丁买了肠粉饮料给我们吃。

如果给过去感受打分……

青青菜:我是全勤参与读书会的,第一期,潦草。第二期,变正式了。我的感受是每周都有心情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不能定义每个人,事情也不能定义,每期都很好,期待早点回家。

小涵桂.m:0.01分*100=10分,希望玩更多游戏
换一本书读

禾木:8分,可以多加点游戏环节。

麦:10分,过程有趣,但还是想个别早点回家,希望9点回家。有趣的部分有:答案之书、卡牌游戏等等。

爱笑的小朋友:7分,稿费(单独写完整文章在公众号发表就可获得稿费)太慢到,等着买零食呢。我想我们可以选正副社长,收大家的作品,这样就不会这么吵/墨迹了。


02开始阅读

自由推荐书目
丁:《追风筝的人》《我的天才女友》《我看见、我知道、我思考》强烈推荐《亲爱的安吉维拉》、《我的阿勒泰》。 
肉:《月亮与六便士》 书名的意思就像我们蔷薇,类似于面包与玫瑰的比喻,关于考虑生计与考虑追求的选择,爱上画画后追求梦想的故事。《嫌疑人X的献身》和之前读过的是同一个作家,是半推理小说。
鱼:《汪曾祺短篇小说集》作者写散文的语言风格有趣易懂,修辞比喻很值得学习,对写作文有帮助。
涵:《小屁孩日记》挺好看的 《打开梦想的盒子》。
婷:《巧克力味的暑假》。
茹:《查理九世》。

一开始涵极力推荐《打开梦想的盒子》,丁当引导她要阐述理由,以此增加说服力,其他孩子也学着为自己想读的书拉票。接下来,一部分孩子被五花肉推荐的悬疑小说吸引,一部分孩子对关于两个女孩的友谊的故事《我的天才女友》很感兴趣。在票数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商量决定可以两本书都进行试读。试读完两本书后,再次投票,结果为4票《我的天才女友》,4票弃权。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大家投票得出野生读书会接下来要阅读的书目是——《我的天才女友》,接着我们阅读了第一章的1-3小节。

这一部内容讲述了主人公埃莱娜与好友莉拉友情的开始。因为心爱玩具的丢失,她们决定一起进入到一个可怕的地方……

03 主题写作:
害怕的神秘角落
第一次遇见好朋友的场景和童年的秘密基地

阳:害怕的角落是老师的办公室,我十分怕去,因为去了就回不来了。我的秘密基地在地下室,那是我爸的地下室。在里面一般我都打游戏。          

爱笑的小朋友:我最害怕的是一个人走夜路,因为我总感觉我后面有人,想把我拐走。
跟我好朋友遇见的时候,是三年级上册,我们俩做同桌,我觉得ta很开朗,因为那时候我很胆小,想变得开朗。跟ta坐在一起感觉有安全感,也会变得开朗。而且ta也很厉害,我们四年级下册的时候要跑步,体育要跑火车。男生要跑40圈,但是一般跑到35圈就跑不动了,ta却能跑45圈, 所以我觉得ta很厉害。人也特别好,所以我俩就当了闺蜜。而且只要谁敢欺负我,ta就会帮我把那个欺负我的人给整哭。
我的秘密基地就是黑黑的,躲喵喵时我走到那里,每次都是最后被找到的。

糖粥:我最害怕不敢靠近的地方是小街小巷,每次经过都会很害怕。所以现在经常走小路来锻炼自己,让克服困难。
第一次和我那两个最好的朋友遇见的时候,是在学校,四年级,问他们题目怎么写的。第一个朋友ta是一个很飒,在班里很酷的人设,虽然从不交作业但可以考进前五名。第二个很文静,ta很喜欢看书,我俩也经常看同一本书,英语单词很好,我有时候单词默写会抄ta了。国庆的时候,去河马超市玩游戏。

开启新书《我的天才女友》 | 蔷薇少儿野生读书会
2024年09月20日

开启新书《我的天才女友》 | 蔷薇少儿野生读书会

这期野生读书会中,孩子们回顾了以往读书会的印象最深刻的讨论和发生过最好玩儿的事,提出了新的展望。关于接下来要读的新书,大家踊跃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进行了试读和投票,最终确定了书目并开始了新书的阅读。下面先附上一首由全体野生读书会成员创作的诗:

《即兴杂诗》
我要玩游戏
因为太无聊
我看见我姐躺在我身上
我知道我妹坐着玩我脸
然后呢,那咋了,谁理你
书会邀我来
我看见美好的世界

本文汇集9月14日、9月20日及27日的主题讨论内容。新学期伊始,每周五的蔷薇小书屋依旧热闹非凡,在这里我们碰撞思想,畅想未来。

01回顾

五花肉和丁当将往期孩子们写的诗及文章打印成小书,发给孩子们传阅。丁当说,从4月开始,读书书共举办12次活动,共产生12836文字。并向大家提问:参加读书会期间发生了什么?孩子们以“我记得“开头写下了文字。

青青菜:我记得我参加了20多次了,读了《解忧杂货铺》书里面讲的是为大家揭开烦恼。演了戏剧,喝了奶茶等等。第一次水灵灵地解散了,看看第二次有没有上次这么好。

小涵桂.m:我记得吃了好多东西

禾木:我记得, “骗“了一杯奶茶,“骗“了好多人加入(在奶茶店偶遇丁当,受到读书会的邀请)。

麦:我记得,第一次一个人都不认识,格格不入。戏剧演出的时候每个人都尽力。第一次读书会人很少,丁买了肠粉饮料给我们吃。

如果给过去感受打分……

青青菜:我是全勤参与读书会的,第一期,潦草。第二期,变正式了。我的感受是每周都有心情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不能定义每个人,事情也不能定义,每期都很好,期待早点回家。

小涵桂.m:0.01分*100=10分,希望玩更多游戏
换一本书读

禾木:8分,可以多加点游戏环节。

麦:10分,过程有趣,但还是想个别早点回家,希望9点回家。有趣的部分有:答案之书、卡牌游戏等等。

爱笑的小朋友:7分,稿费(单独写完整文章在公众号发表就可获得稿费)太慢到,等着买零食呢。我想我们可以选正副社长,收大家的作品,这样就不会这么吵/墨迹了。


02开始阅读

自由推荐书目
丁:《追风筝的人》《我的天才女友》《我看见、我知道、我思考》强烈推荐《亲爱的安吉维拉》、《我的阿勒泰》。 
肉:《月亮与六便士》 书名的意思就像我们蔷薇,类似于面包与玫瑰的比喻,关于考虑生计与考虑追求的选择,爱上画画后追求梦想的故事。《嫌疑人X的献身》和之前读过的是同一个作家,是半推理小说。
鱼:《汪曾祺短篇小说集》作者写散文的语言风格有趣易懂,修辞比喻很值得学习,对写作文有帮助。
涵:《小屁孩日记》挺好看的 《打开梦想的盒子》。
婷:《巧克力味的暑假》。
茹:《查理九世》。

一开始涵极力推荐《打开梦想的盒子》,丁当引导她要阐述理由,以此增加说服力,其他孩子也学着为自己想读的书拉票。接下来,一部分孩子被五花肉推荐的悬疑小说吸引,一部分孩子对关于两个女孩的友谊的故事《我的天才女友》很感兴趣。在票数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商量决定可以两本书都进行试读。试读完两本书后,再次投票,结果为4票《我的天才女友》,4票弃权。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大家投票得出野生读书会接下来要阅读的书目是——《我的天才女友》,接着我们阅读了第一章的1-3小节。

这一部内容讲述了主人公埃莱娜与好友莉拉友情的开始。因为心爱玩具的丢失,她们决定一起进入到一个可怕的地方……

03 主题写作:
害怕的神秘角落
第一次遇见好朋友的场景和童年的秘密基地

阳:害怕的角落是老师的办公室,我十分怕去,因为去了就回不来了。我的秘密基地在地下室,那是我爸的地下室。在里面一般我都打游戏。          

爱笑的小朋友:我最害怕的是一个人走夜路,因为我总感觉我后面有人,想把我拐走。
跟我好朋友遇见的时候,是三年级上册,我们俩做同桌,我觉得ta很开朗,因为那时候我很胆小,想变得开朗。跟ta坐在一起感觉有安全感,也会变得开朗。而且ta也很厉害,我们四年级下册的时候要跑步,体育要跑火车。男生要跑40圈,但是一般跑到35圈就跑不动了,ta却能跑45圈, 所以我觉得ta很厉害。人也特别好,所以我俩就当了闺蜜。而且只要谁敢欺负我,ta就会帮我把那个欺负我的人给整哭。
我的秘密基地就是黑黑的,躲喵喵时我走到那里,每次都是最后被找到的。

糖粥:我最害怕不敢靠近的地方是小街小巷,每次经过都会很害怕。所以现在经常走小路来锻炼自己,让克服困难。
第一次和我那两个最好的朋友遇见的时候,是在学校,四年级,问他们题目怎么写的。第一个朋友ta是一个很飒,在班里很酷的人设,虽然从不交作业但可以考进前五名。第二个很文静,ta很喜欢看书,我俩也经常看同一本书,英语单词很好,我有时候单词默写会抄ta了。国庆的时候,去河马超市玩游戏。

更多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更多活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