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中提出,中国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下限,但13.5%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未来将面临经济增长与养老负担双重压力,预计在2032年前后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眼中,老年生活应该是放松的,舒适的。闲时到公园四处转转,和老友从晒被子的技巧,谈到最近的蔬菜涨了几毛,又从邻里关系讨论到国家政治,悠闲地过着每一天。
然而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的他们只能囿于昼夜、贫瘠与落后,每年只能依靠土地耕作获得几百元收入度日。
在这个寒风乍起的季节,路上的行人都已经穿上厚衣裳抵御寒冷,但在某些偏远地区,一袋饱腹的大米,一次温情的陪伴,一条御寒的毛毯,一次康复理疗的机会......这些看似微小的愿望,在许多人看来轻而易举,却是他们小心翼翼的渴望。
慈明慈善基金会,连续8年冬天为困境老人送去一份“冬日暖阳”,给老人们送去最低生活保障,可以让困境老人可以温暖过冬。
今年,慈明慈善基金会在原有项目《让老爸老妈站起来》的基础上,“冬日暖阳·一对一心愿守护计划”打通公益项目“最后一百米”,关注受助人需求的同时让善款去向可追踪,一对一反馈心愿实现情况,努力实现“两全其美”,让受助人和捐赠人都能“各得其所”,做到真正高效且有用的帮扶救助。
“冬日暖阳·一对一心愿守护计划”,为全国多个地区近千位困境老人送去生活物资的同时,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困境老人,通过心愿清单的的形式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一份“心愿单”的力量
49岁的邵大爷,卧床三年的他在慈明慈善基金会的救助下进行了康复手术,靠着每月380元的收入,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在受助人回访过程中,慈明志愿者了解到邵大爷因为受伤脑干受损,短时间内自行起身较为困难,而81岁的母亲于奶奶每天扶他起身都变成了一个大工程。她用无助的语气对志愿者说到:“如果我“死”了他可咋办,自己都起不来。”
无尽的绝望充斥着这个灰暗的小屋。
基金会深思熟虑后决定,为邵大爷送上一个自动起落床。
一周后,起落床送到了邵大爷的家里,小伙伴们积极的安装并教会了邵大爷正确使用方式。
当邵大爷独立完成起身操作时,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们眼中不在只有迷茫与无助,也有了期待与盼头。因为他们知道,时代滚滚前行,但他们从未被抛下。
探访结束,于奶奶热情的将我们送出门口,满怀喜悦的跟邻居分享:他们让“国强”坐起来了。
那一刻,奶奶自然流露出的笑容,胜过千言万语。
像邵大爷与他母亲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忍受着因日渐苍老而引起疾病缠身的身体折磨,饱受因生活所迫而不敢松懈的精神折磨。更有甚者,子女因意外或者疾病无法自理,他们不得不扛起家庭重担的同时还要细心照顾他们的孩子......
这群老人在困境中沉浮,却也未曾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我们一如既往的期待有更多爱心人士去思考、去看见、去帮助、去温暖,用爱温暖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困境老人的寒冷,让他们可以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一对一心愿守护计划”将严格按照“贴近实际、便捷有效”的公益宗旨,以关爱困境老人为主题,倡导“人人可参与”的慈善理念,有效实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捐赠和帮扶。通过心愿清单的的形式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在这里
每一位独居长者都值得被关注
每一位困境老人都值得被关爱
我们一起
用爱点亮一盏明灯
为在困境中无助徘徊的他们带去希望
让每一个故事
都有一个温暖的后续
…….
肖大爷的父亲今年81岁了,接连三次患脑血栓,在加上自小双腿残疾,便只能长期卧床。母亲一级精神残疾,因患重病无法下床行走。
为了照顾父母,肖大爷不得不放弃外出工作,一家人靠着政府低保、父母残疾补助年强度日。
肖大爷的心愿是:想要一台冰箱。
“现在开始升温了,如果有一台冰箱,吃不完的剩饭就可以放久点了,这样就不用浪费粮食了!”
为全国千位困境老人送去过冬生活物资,为他们减轻生活负担,让他们过一个舒心冬日。
十年前儿子在外干活的时候意外受伤,在医院抢救好几天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却只能瘫痪在床。儿媳不堪重负选择离婚,留下孙女独自离开了。郭大娘告诉我们,再苦再累也不怕,他们会继续坚持的。岁数大了,听力也开始不行了。最近孙女喊自己总是听错,有时候甚至都听不见在喊我,如果能有一个助听器就好了,这样平时会方便很多。
76岁的高大娘,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为了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也没有选择额改嫁。儿子患病需要照顾,自己没有经济收入老远,只能到处打零工挣钱。没活儿的日子就捡塑料瓶给上大学的孙子挣一点生活费。他的冬日微心愿是想要一个小橱柜,这样平时做饭的瓶瓶罐罐也能收纳起来,这样就没那么容易打碎了。
68岁的多杰大娘在老公去世后就自己独自生活,无儿无女的他靠着自己年轻时打工存下的积蓄勉强度日。但由于患有肺病和关节炎能慢性病,不得不长期服药,到现在家里的积蓄也所剩无几了。当志愿者问到他的心愿时,大娘笑着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愿,能好好生活就好了。现在冬天农作物少,家里的存粮也不太多了,希望有新鲜的米面吃。
徐爷爷和刘奶奶夫妻俩都年近90岁,仍然十分爱干净。志愿者去到徐爷爷家里探访时,小屋虽然老旧但被刘奶奶打扫的干净且整齐。爷爷告诉我们,儿子多年前去世后,家里就很少来人了。女儿远嫁外地,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太好,最近也没怎么回来了。
“不过我俩身体还好得很呢,你看我们两个把家里打扫的干净吧!”奶奶坐在马扎上自豪的讲着。
徐爷爷和刘奶奶的心愿是有一个电暖气,这样自己冬天打扫屋子也没那么冻手!
年过半百的若大叔和老伴住在祖传的小屋里,今年9月,一场大风吹垮了他们遮风避雨的小屋,祸不单行,若大叔躲避不及被吹散的断壁残垣砸伤。
志愿者见到大叔的时候,若大叔夫妻俩暂时借住在同村老乡家里,躺在一张简易折叠床上,脸上纵横的手术缝合线依稀可见。大叔腼腆的告诉我们想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当问到大叔有其他的什么心愿的时候,他告诉我们,没什么特别的心愿,想要生活物资也是想补给同乡,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忙!
陈大爷和智力缺陷的媳妇远离人烟住在一间老旧的房子自。媳妇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问题需要长期服药,孩子还在上学。多重压力也没有压垮陈大爷。他告诉我们,自己手抖的厉害,没有办法种菜了,目前的心愿就是能有一份生活物资,这样就很满足了。
赵大爷20岁意外被火车压断双腿后,就成为了残疾人,不曾娶亲的他康复后便与父母相依为命,无法再出打工挣钱,就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
父母去世后,便只剩自己一人独自生活着,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放弃好好生活。常常把自己种的蔬菜送给平日多有照顾的街坊邻居,日子清贫却也知足。
“年纪大了,耳朵不太行了,总是听不清大家和我说话,电话也老是漏接,不好意思啊”,赵大爷在一次志愿者电话沟通时说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大爷的听变得更差了,为了不让大家觉得自己没礼貌也尽量少出门。但对一名独居孤寡老人来说,与人交流是远离孤独的良药,少出门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希望能有一副老年助听器,这样也能常常和村里邻居唠嗑了。
从小失明的刘大爷,一直也未曾结婚,没有妻儿的他一个人住在父母留下的老平房里面。
腿脚不便加上双眼失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着政府的补贴勉强度日。志愿者探访时,天气正好,他开心说到,自己很喜欢晒太阳,冬天来了晒得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
刘大爷的哥哥告诉我们,他的日常起居虽然都是自己在照顾,但是总有顾不上的时候,北方的冬天太冷,如果能有个电暖炕就好了,这样自己平时也能更加放心了,不挨冻比什么都好。
69岁的袁大娘在老伴去世后就一直独自生活,因为患有心脏病与高血压,没有收入来源的她开着政府补贴勉强过活。袁大娘告诉我们,他的心愿是买点新鲜的米面粮油,这样自己看病的压力也就能小点了。
72岁的盖大爷,儿子去世后家里就只剩自己一个人生活。年纪越来越大了,平日主要靠着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过生活。
他的冬日心愿是想要日子过好一点,如果能有点新鲜的米面油就好了。
98岁的左奶奶,在老伴去世后就是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
当志愿者问到他的冬日微心愿时,他告诉我们只是希望生活能够好点,希望能补贴点日用品,食物就行。
无儿无女无房,是68岁的武大爷目前面临的困境。
现暂住弟弟的房子靠着政府发的补贴勉强度日。
武大爷的心愿是希望生活能好一点,有一份生活物资就能缓解他的生活压力了。
赵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无儿无女、耳朵聋、不会说话,还患有白癜风的他现在寄居在妹妹家里。
赵大爷妹妹告诉我们,如果能有好心人资助半年口粮的话,自己生活压力也能小上很多。
无儿无女的卢大爷今年已经87岁了,目前住在同族兄弟家里。
当问到心愿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这些年一直由兄弟照顾自己,非常感谢他,希望能帮忙提供半年口粮,这样兄弟的压力至少等小一点。
85岁的付大爷觉得自己还能坚持,虽然儿子已经瘫痪在床53年了,但只要自己在,就一定还会继续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最近两年容易错过孩子的方便时间,每次只能自己慢慢换洗。”付大爷的心愿是给孩子买点成人纸尿裤,希望这样孩子自己能更舒服点。
购买须知:
1.商品为义卖盲盒商品,义卖销售所得均用于本项目支出
2.商品为随机成人鞋1双,品牌款式尺码随机,介意者慎拍
3.下单后不支持退换哦~
4.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所有
5.商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商品以实际到货为准
购买须知:
1.商品为义卖盲盒商品,义卖销售所得均用于本项目支出
2.商品为随机卫衣1件,服装品牌款式随机,介意者慎拍
3.下单后不支持退换哦~
4.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所有
5.商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商品以实际到货为准
活动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老爸老妈的心愿实现 | 为1000名老人实现冬日微心愿,心愿采购价根据市场情况浮动 | 1,075,000.00 元 |
执行机构管理费用 | 按照实际筹款的5%, 为保证本组织正常运转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如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工作经费、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员成本、组织日常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等。 | 75,000.00 元 |
冬日暖心物资包 | 为老人发放冬日暖心物资包,平均300元/份,具体视当地采购费用标准而定 | 320,000.00 元 |
项目宣传与线下执行 | 全国线下执行涉及的相关费用,包含物料、购买制作费用,包含横幅、海报、书面文件打印费,媒体宣传费、人工费用等; | 30,000.00 元 |
活动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活动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老爸老妈的心愿实现 | 为1000名老人实现冬日微心愿,心愿采购价根据市场情况浮动 | 1,075,000.00 元 |
执行机构管理费用 | 按照实际筹款的5%, 为保证本组织正常运转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如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工作经费、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员成本、组织日常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等。 | 75,000.00 元 |
冬日暖心物资包 | 为老人发放冬日暖心物资包,平均300元/份,具体视当地采购费用标准而定 | 320,000.00 元 |
项目宣传与线下执行 | 全国线下执行涉及的相关费用,包含物料、购买制作费用,包含横幅、海报、书面文件打印费,媒体宣传费、人工费用等; | 30,000.00 元 |
活动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 青岛市红十字会为您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纳书”票据。凭借捐赠票据,捐赠人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 每月5日、15日、25日开具上一周期捐赠票据。捐赠人过期不选择开具发票,青岛市红十字会将会开具时间段内汇总金额、户头为“**日期-**日期上海联劝”的票据。
备注:
· 上个月25日-本月4日的捐赠,可以在本月5日之前申请开票;
· 每月5-14日的捐赠,可以在本月15日之前申请开票;
· 每月15-24日的捐赠,可以在本月25日之前申请开票。
1、您的捐赠款,由“青岛市红十字会”负责接收。如有项目疑问等,请联系他们。
2、0532-85716553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中提出,中国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下限,但13.5%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未来将面临经济增长与养老负担双重压力,预计在2032年前后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眼中,老年生活应该是放松的,舒适的。闲时到公园四处转转,和老友从晒被子的技巧,谈到最近的蔬菜涨了几毛,又从邻里关系讨论到国家政治,悠闲地过着每一天。
然而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的他们只能囿于昼夜、贫瘠与落后,每年只能依靠土地耕作获得几百元收入度日。
在这个寒风乍起的季节,路上的行人都已经穿上厚衣裳抵御寒冷,但在某些偏远地区,一袋饱腹的大米,一次温情的陪伴,一条御寒的毛毯,一次康复理疗的机会......这些看似微小的愿望,在许多人看来轻而易举,却是他们小心翼翼的渴望。
慈明慈善基金会,连续8年冬天为困境老人送去一份“冬日暖阳”,给老人们送去最低生活保障,可以让困境老人可以温暖过冬。
今年,慈明慈善基金会在原有项目《让老爸老妈站起来》的基础上,“冬日暖阳·一对一心愿守护计划”打通公益项目“最后一百米”,关注受助人需求的同时让善款去向可追踪,一对一反馈心愿实现情况,努力实现“两全其美”,让受助人和捐赠人都能“各得其所”,做到真正高效且有用的帮扶救助。
“冬日暖阳·一对一心愿守护计划”,为全国多个地区近千位困境老人送去生活物资的同时,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困境老人,通过心愿清单的的形式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一份“心愿单”的力量
49岁的邵大爷,卧床三年的他在慈明慈善基金会的救助下进行了康复手术,靠着每月380元的收入,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在受助人回访过程中,慈明志愿者了解到邵大爷因为受伤脑干受损,短时间内自行起身较为困难,而81岁的母亲于奶奶每天扶他起身都变成了一个大工程。她用无助的语气对志愿者说到:“如果我“死”了他可咋办,自己都起不来。”
无尽的绝望充斥着这个灰暗的小屋。
基金会深思熟虑后决定,为邵大爷送上一个自动起落床。
一周后,起落床送到了邵大爷的家里,小伙伴们积极的安装并教会了邵大爷正确使用方式。
当邵大爷独立完成起身操作时,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们眼中不在只有迷茫与无助,也有了期待与盼头。因为他们知道,时代滚滚前行,但他们从未被抛下。
探访结束,于奶奶热情的将我们送出门口,满怀喜悦的跟邻居分享:他们让“国强”坐起来了。
那一刻,奶奶自然流露出的笑容,胜过千言万语。
像邵大爷与他母亲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忍受着因日渐苍老而引起疾病缠身的身体折磨,饱受因生活所迫而不敢松懈的精神折磨。更有甚者,子女因意外或者疾病无法自理,他们不得不扛起家庭重担的同时还要细心照顾他们的孩子......
这群老人在困境中沉浮,却也未曾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我们一如既往的期待有更多爱心人士去思考、去看见、去帮助、去温暖,用爱温暖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困境老人的寒冷,让他们可以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一对一心愿守护计划”将严格按照“贴近实际、便捷有效”的公益宗旨,以关爱困境老人为主题,倡导“人人可参与”的慈善理念,有效实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捐赠和帮扶。通过心愿清单的的形式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在这里
每一位独居长者都值得被关注
每一位困境老人都值得被关爱
我们一起
用爱点亮一盏明灯
为在困境中无助徘徊的他们带去希望
让每一个故事
都有一个温暖的后续
…….
肖大爷的父亲今年81岁了,接连三次患脑血栓,在加上自小双腿残疾,便只能长期卧床。母亲一级精神残疾,因患重病无法下床行走。
为了照顾父母,肖大爷不得不放弃外出工作,一家人靠着政府低保、父母残疾补助年强度日。
肖大爷的心愿是:想要一台冰箱。
“现在开始升温了,如果有一台冰箱,吃不完的剩饭就可以放久点了,这样就不用浪费粮食了!”
为全国千位困境老人送去过冬生活物资,为他们减轻生活负担,让他们过一个舒心冬日。
十年前儿子在外干活的时候意外受伤,在医院抢救好几天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却只能瘫痪在床。儿媳不堪重负选择离婚,留下孙女独自离开了。郭大娘告诉我们,再苦再累也不怕,他们会继续坚持的。岁数大了,听力也开始不行了。最近孙女喊自己总是听错,有时候甚至都听不见在喊我,如果能有一个助听器就好了,这样平时会方便很多。
76岁的高大娘,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为了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也没有选择额改嫁。儿子患病需要照顾,自己没有经济收入老远,只能到处打零工挣钱。没活儿的日子就捡塑料瓶给上大学的孙子挣一点生活费。他的冬日微心愿是想要一个小橱柜,这样平时做饭的瓶瓶罐罐也能收纳起来,这样就没那么容易打碎了。
68岁的多杰大娘在老公去世后就自己独自生活,无儿无女的他靠着自己年轻时打工存下的积蓄勉强度日。但由于患有肺病和关节炎能慢性病,不得不长期服药,到现在家里的积蓄也所剩无几了。当志愿者问到他的心愿时,大娘笑着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愿,能好好生活就好了。现在冬天农作物少,家里的存粮也不太多了,希望有新鲜的米面吃。
徐爷爷和刘奶奶夫妻俩都年近90岁,仍然十分爱干净。志愿者去到徐爷爷家里探访时,小屋虽然老旧但被刘奶奶打扫的干净且整齐。爷爷告诉我们,儿子多年前去世后,家里就很少来人了。女儿远嫁外地,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太好,最近也没怎么回来了。
“不过我俩身体还好得很呢,你看我们两个把家里打扫的干净吧!”奶奶坐在马扎上自豪的讲着。
徐爷爷和刘奶奶的心愿是有一个电暖气,这样自己冬天打扫屋子也没那么冻手!
年过半百的若大叔和老伴住在祖传的小屋里,今年9月,一场大风吹垮了他们遮风避雨的小屋,祸不单行,若大叔躲避不及被吹散的断壁残垣砸伤。
志愿者见到大叔的时候,若大叔夫妻俩暂时借住在同村老乡家里,躺在一张简易折叠床上,脸上纵横的手术缝合线依稀可见。大叔腼腆的告诉我们想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当问到大叔有其他的什么心愿的时候,他告诉我们,没什么特别的心愿,想要生活物资也是想补给同乡,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忙!
陈大爷和智力缺陷的媳妇远离人烟住在一间老旧的房子自。媳妇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问题需要长期服药,孩子还在上学。多重压力也没有压垮陈大爷。他告诉我们,自己手抖的厉害,没有办法种菜了,目前的心愿就是能有一份生活物资,这样就很满足了。
赵大爷20岁意外被火车压断双腿后,就成为了残疾人,不曾娶亲的他康复后便与父母相依为命,无法再出打工挣钱,就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
父母去世后,便只剩自己一人独自生活着,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放弃好好生活。常常把自己种的蔬菜送给平日多有照顾的街坊邻居,日子清贫却也知足。
“年纪大了,耳朵不太行了,总是听不清大家和我说话,电话也老是漏接,不好意思啊”,赵大爷在一次志愿者电话沟通时说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大爷的听变得更差了,为了不让大家觉得自己没礼貌也尽量少出门。但对一名独居孤寡老人来说,与人交流是远离孤独的良药,少出门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希望能有一副老年助听器,这样也能常常和村里邻居唠嗑了。
从小失明的刘大爷,一直也未曾结婚,没有妻儿的他一个人住在父母留下的老平房里面。
腿脚不便加上双眼失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着政府的补贴勉强度日。志愿者探访时,天气正好,他开心说到,自己很喜欢晒太阳,冬天来了晒得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
刘大爷的哥哥告诉我们,他的日常起居虽然都是自己在照顾,但是总有顾不上的时候,北方的冬天太冷,如果能有个电暖炕就好了,这样自己平时也能更加放心了,不挨冻比什么都好。
69岁的袁大娘在老伴去世后就一直独自生活,因为患有心脏病与高血压,没有收入来源的她开着政府补贴勉强过活。袁大娘告诉我们,他的心愿是买点新鲜的米面粮油,这样自己看病的压力也就能小点了。
72岁的盖大爷,儿子去世后家里就只剩自己一个人生活。年纪越来越大了,平日主要靠着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过生活。
他的冬日心愿是想要日子过好一点,如果能有点新鲜的米面油就好了。
98岁的左奶奶,在老伴去世后就是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
当志愿者问到他的冬日微心愿时,他告诉我们只是希望生活能够好点,希望能补贴点日用品,食物就行。
无儿无女无房,是68岁的武大爷目前面临的困境。
现暂住弟弟的房子靠着政府发的补贴勉强度日。
武大爷的心愿是希望生活能好一点,有一份生活物资就能缓解他的生活压力了。
赵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无儿无女、耳朵聋、不会说话,还患有白癜风的他现在寄居在妹妹家里。
赵大爷妹妹告诉我们,如果能有好心人资助半年口粮的话,自己生活压力也能小上很多。
无儿无女的卢大爷今年已经87岁了,目前住在同族兄弟家里。
当问到心愿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这些年一直由兄弟照顾自己,非常感谢他,希望能帮忙提供半年口粮,这样兄弟的压力至少等小一点。
85岁的付大爷觉得自己还能坚持,虽然儿子已经瘫痪在床53年了,但只要自己在,就一定还会继续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最近两年容易错过孩子的方便时间,每次只能自己慢慢换洗。”付大爷的心愿是给孩子买点成人纸尿裤,希望这样孩子自己能更舒服点。
购买须知:
1.商品为义卖盲盒商品,义卖销售所得均用于本项目支出
2.商品为随机成人鞋1双,品牌款式尺码随机,介意者慎拍
3.下单后不支持退换哦~
4.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所有
5.商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商品以实际到货为准
购买须知:
1.商品为义卖盲盒商品,义卖销售所得均用于本项目支出
2.商品为随机卫衣1件,服装品牌款式随机,介意者慎拍
3.下单后不支持退换哦~
4.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所有
5.商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商品以实际到货为准
活动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老爸老妈的心愿实现 | 为1000名老人实现冬日微心愿,心愿采购价根据市场情况浮动 | 1,075,000.00 元 |
执行机构管理费用 | 按照实际筹款的5%, 为保证本组织正常运转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如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工作经费、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员成本、组织日常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等。 | 75,000.00 元 |
冬日暖心物资包 | 为老人发放冬日暖心物资包,平均300元/份,具体视当地采购费用标准而定 | 320,000.00 元 |
项目宣传与线下执行 | 全国线下执行涉及的相关费用,包含物料、购买制作费用,包含横幅、海报、书面文件打印费,媒体宣传费、人工费用等; | 30,000.00 元 |
活动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活动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老爸老妈的心愿实现 | 为1000名老人实现冬日微心愿,心愿采购价根据市场情况浮动 | 1,075,000.00 元 |
执行机构管理费用 | 按照实际筹款的5%, 为保证本组织正常运转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如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工作经费、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员成本、组织日常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等。 | 75,000.00 元 |
冬日暖心物资包 | 为老人发放冬日暖心物资包,平均300元/份,具体视当地采购费用标准而定 | 320,000.00 元 |
项目宣传与线下执行 | 全国线下执行涉及的相关费用,包含物料、购买制作费用,包含横幅、海报、书面文件打印费,媒体宣传费、人工费用等; | 30,000.00 元 |
活动总预算 | 1,500,00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 青岛市红十字会为您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纳书”票据。凭借捐赠票据,捐赠人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 每月5日、15日、25日开具上一周期捐赠票据。捐赠人过期不选择开具发票,青岛市红十字会将会开具时间段内汇总金额、户头为“**日期-**日期上海联劝”的票据。
备注:
· 上个月25日-本月4日的捐赠,可以在本月5日之前申请开票;
· 每月5-14日的捐赠,可以在本月15日之前申请开票;
· 每月15-24日的捐赠,可以在本月25日之前申请开票。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联劝网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