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女人撑起来的村庄”
“现在女的像是上山割草、种茶、修剪茶叶、插秧、收割晾晒、建房子什么一系列的都做,基本你能想到的农活她们都全覆盖”。过去沿袭几千年的“男耕女织”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田园诗话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劳动组合方式——“男工女耕”。已经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趋势”或者“农业女性化”。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也显示,女性已成为农村社区中的主要人群。
农村妇女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同时,家务劳动、照顾老人、教育子女、人情往来等,甚至村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路、盖房子等,都由留守在农村的妇女来操持,生育、养育、照料等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女性化。普天下最艰难的是农民,农民中最艰难的又是妇女。
她们很多年轻的时候也出去打工,虽然大多是进工厂或者服务行业,出的也是“苦力”,但是比起种地来钱直接,她们也羡慕城市的便捷和外面的花花世界,她们留下来更多的是为了年幼的孩子和年事日增、身体机能日渐退化的老人,为了整个家庭。
妇女得到的支持并不足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有钱谁就有话语权。”
妇女参与农业劳动的投入和产出很容易折算成经济收入,务农收入远远低于务工收入也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但是众所周知,妇女对家务劳动、家庭教育、社区发展等的投入难以折算成现金收入,农村妇女对此的价值和贡献也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妇女已经广泛参与乡村经济活动,但其在政治、社会方面的参与仍然较弱。在村庄治理和村庄公共事务中往往以男性为主导,妇女的声音和力量很少被看到和认可。
丰富多姿的乡土文化面临流失
乡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持征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有形的各种文化载体和无形的语言、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不同地区和民族孕育出丰富多姿的乡土文化形态,如音乐、舞蹈、绘画、编织、染印、雕刻、文化遗址、节日习俗等等,并且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妇女在其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乡土文化面临流失的风险,有很多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他们担心后继无人。
妇女需要继续教育和行动支持
农村妇女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在离开学校以后可接受的成人教育或者培训机会非常有限;
现有关于农村妇女的培训内容大多立足城市,且主要是技术性、就业增加收入为导向的,缺少系统思维和批判意识;
有关农村妇女的培训形式上为培训者、教师为主,妇女很少有参与、分享、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鼓励农村妇女及妇女骨干成为领袖人才的培训或者教育机会非常少;
农村妇女,甚至一些妇女骨干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主张极度欠缺。
妇女带头发扬乡土文化——改善生活,建设家乡
项目内容:
一、乡村妇女综合能力建设
活动背景:中国滋根从成立就关注农村女童和妇女的发展,三十年来一线的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农村妇女,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和社会角色,大部分已婚妇女挑起了农村的“大梁”,承担起翻地、播种、施肥、浇水、打农药、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农业主劳力的女性化日益凸显,女性已成为农村社区中的主要人群。然而农村女性在这样的趋势下并不完全享有土地、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经营使用权,重大的生产决策仍然是“不在场”的男性主导。
很多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是妇女和老年人,妇女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又要做家庭管理,尤其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妇女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但是她们在很多方面得到的支持是不够的。
不同的乡村和民族地区孕育着丰富多姿的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其中不乏一些妇女能工巧匠。乡土文化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和精神支柱,其中蕴含的技艺和价值观能够有效地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教育发展、社会参与、性别平等和乡土社会治理等。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人口流向城市,一些文化遗迹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传统习俗和乡土技艺被现代文化替代,乡土文化沦为落后、保守的象征,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降低。农业收入增长有限,因土地、家庭照顾等留在村庄的妇女在传承乡土文化、改善家庭经济收入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联合国在世界各地支持妇女项目的经验也证明对妇女和女童的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既有研究与实践也证明,在减低贫困或者扶贫的工作中,支持妇女对于整个家庭的脱贫及子女的健康成长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项目对象:
1.长期从事或者有意愿从事农村妇女工作、关注乡村发展、热心公益的妇女;
2.在农村环境保护、乡土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村庄公共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又对其他妇女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妇女骨干和积极分子;
3.包括村和乡镇级的妇联工作人员。优先从具有项目基础的县/区\村庄选取项目对象,依托项目工作人员长期的观察接触、村委和妇联组织推荐。
相关经验:
中国滋根曾于不同时期在河北青龙、贵州雷山与榕江、云南玉龙、湖北武汉新洲区等地进行不同程度的项目试点,支持妇女小型经济项目、姐妹刺绣小组、女红坊、妇女生殖健康培训、混农林生态种植、妇女培训学校等。以混农林种植项目为例,与知名企业法国娇韵诗合作,发动云南玉龙当地的妇女和农户参与混农林生态种植,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得积极的成效和广泛的社会反响,充分肯定妇女参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实际价值。
• 可行性分析:
发起方的使命、公益精神,合作伙伴的评价、过去的成果等等,能量化的尽量量化。
发起方使命、公益精神:
中国滋根成立于1995 年,是在中国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中国教育部业务指导的全国性慈善组织。宗旨是支持中国乡村以人为中心可持续的发展,直接支持贫困乡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乡土文化的传承等,特别注重农村女童和妇女参与发展平等的机会。
中国滋根成立以来就在中国最贫困的乡村支持女孩上学,建立乡村学校图书室,改善教学条件,在乡村支持妇女扫盲、妇女健康卫生知识培训等。中国滋根支持的女孩毕业以后回到乡村,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卫生员、第一个女老师,更多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她们也是中国滋根支持乡村发展的天然伙伴。
近30年来,中国滋根也见证了乡村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增长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农村在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10年起中国滋根项目重点转移到在农村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教育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合作,通过四大培训课程(“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学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绿色生态文明乡村、农村青春期女童性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乡村可持续发展公益人才培训)为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注入影响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特别是联系到本乡本土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议题。同时,建立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和绿色生态文明乡村,为教育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起试点示范作用。
项目目标:通过培训和项目支持,培养农村妇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意识、态度和技能,提升妇女的能力,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并掌握具体的乡土文化技艺,发扬乡土文化,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和地位,用行动建设美丽的家乡。
项目实施过程:
一、妇女能力建设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调研与技术培训(计划选定在两个项目村开展) | 1、寻找技术人员劳务费、交通、住宿等;2、调研走访交通、住宿、伙食等费用;3、村寨妇女参加学习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 | 60,000.00 元 |
带领妇女外出观摩学习 | 带领2个村、12名妇女代表外出参观交通费、食宿费用等 | 40,000.00 元 |
采购妇女活动的相关材料以及日常节庆支持 | 1、村寨妇女小组文艺设备; 2、村寨妇女小组开展乡土文化活动 ; 3、村寨小组乡村日常节日庆典购买物品; 4、村寨妇女小组购买乡土文化、环境保护、性健康培训等相关活动物品 | 40,000.00 元 |
项目专业指导、跟进等费用 | 24,900.00 元 | |
不可预计 | 如采买其他临时活动物品;技术类学习材料或其他 | 6,000.00 元 |
机构管理费用 | 行政管理人员费用分摊、水电费分摊等 | 16,600.00 元 |
公募基金会管理费(5%) | 9,13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96,630.00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调研与技术培训(计划选定在两个项目村开展) | 1、寻找技术人员劳务费、交通、住宿等;2、调研走访交通、住宿、伙食等费用;3、村寨妇女参加学习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 | 60,000.00 元 |
带领妇女外出观摩学习 | 带领2个村、12名妇女代表外出参观交通费、食宿费用等 | 40,000.00 元 |
采购妇女活动的相关材料以及日常节庆支持 | 1、村寨妇女小组文艺设备; 2、村寨妇女小组开展乡土文化活动 ; 3、村寨小组乡村日常节日庆典购买物品; 4、村寨妇女小组购买乡土文化、环境保护、性健康培训等相关活动物品 | 40,000.00 元 |
项目专业指导、跟进等费用 | 24,900.00 元 | |
不可预计 | 如采买其他临时活动物品;技术类学习材料或其他 | 6,000.00 元 |
机构管理费用 | 行政管理人员费用分摊、水电费分摊等 | 16,600.00 元 |
公募基金会管理费(5%) | 9,13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96,63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可在捐赠完成后及时申请开票,或者登录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1、您的捐赠款,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接收。如有项目疑问等,请联系他们。
2、感谢您对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如果您需要联系我们,请拨打021-60146234(工作日10:00——18:00)。
3、如开票遇到问题请发邮件至invoice@lianquan.org,并在邮件内提供以下信息:每笔捐赠的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手机号。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一座女人撑起来的村庄”
“现在女的像是上山割草、种茶、修剪茶叶、插秧、收割晾晒、建房子什么一系列的都做,基本你能想到的农活她们都全覆盖”。过去沿袭几千年的“男耕女织”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田园诗话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劳动组合方式——“男工女耕”。已经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趋势”或者“农业女性化”。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也显示,女性已成为农村社区中的主要人群。
农村妇女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同时,家务劳动、照顾老人、教育子女、人情往来等,甚至村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路、盖房子等,都由留守在农村的妇女来操持,生育、养育、照料等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女性化。普天下最艰难的是农民,农民中最艰难的又是妇女。
她们很多年轻的时候也出去打工,虽然大多是进工厂或者服务行业,出的也是“苦力”,但是比起种地来钱直接,她们也羡慕城市的便捷和外面的花花世界,她们留下来更多的是为了年幼的孩子和年事日增、身体机能日渐退化的老人,为了整个家庭。
妇女得到的支持并不足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有钱谁就有话语权。”
妇女参与农业劳动的投入和产出很容易折算成经济收入,务农收入远远低于务工收入也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但是众所周知,妇女对家务劳动、家庭教育、社区发展等的投入难以折算成现金收入,农村妇女对此的价值和贡献也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妇女已经广泛参与乡村经济活动,但其在政治、社会方面的参与仍然较弱。在村庄治理和村庄公共事务中往往以男性为主导,妇女的声音和力量很少被看到和认可。
丰富多姿的乡土文化面临流失
乡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持征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有形的各种文化载体和无形的语言、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不同地区和民族孕育出丰富多姿的乡土文化形态,如音乐、舞蹈、绘画、编织、染印、雕刻、文化遗址、节日习俗等等,并且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妇女在其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乡土文化面临流失的风险,有很多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他们担心后继无人。
妇女需要继续教育和行动支持
农村妇女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在离开学校以后可接受的成人教育或者培训机会非常有限;
现有关于农村妇女的培训内容大多立足城市,且主要是技术性、就业增加收入为导向的,缺少系统思维和批判意识;
有关农村妇女的培训形式上为培训者、教师为主,妇女很少有参与、分享、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鼓励农村妇女及妇女骨干成为领袖人才的培训或者教育机会非常少;
农村妇女,甚至一些妇女骨干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主张极度欠缺。
妇女带头发扬乡土文化——改善生活,建设家乡
项目内容:
一、乡村妇女综合能力建设
活动背景:中国滋根从成立就关注农村女童和妇女的发展,三十年来一线的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农村妇女,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和社会角色,大部分已婚妇女挑起了农村的“大梁”,承担起翻地、播种、施肥、浇水、打农药、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农业主劳力的女性化日益凸显,女性已成为农村社区中的主要人群。然而农村女性在这样的趋势下并不完全享有土地、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经营使用权,重大的生产决策仍然是“不在场”的男性主导。
很多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是妇女和老年人,妇女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又要做家庭管理,尤其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妇女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但是她们在很多方面得到的支持是不够的。
不同的乡村和民族地区孕育着丰富多姿的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其中不乏一些妇女能工巧匠。乡土文化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和精神支柱,其中蕴含的技艺和价值观能够有效地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教育发展、社会参与、性别平等和乡土社会治理等。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人口流向城市,一些文化遗迹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传统习俗和乡土技艺被现代文化替代,乡土文化沦为落后、保守的象征,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降低。农业收入增长有限,因土地、家庭照顾等留在村庄的妇女在传承乡土文化、改善家庭经济收入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联合国在世界各地支持妇女项目的经验也证明对妇女和女童的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既有研究与实践也证明,在减低贫困或者扶贫的工作中,支持妇女对于整个家庭的脱贫及子女的健康成长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项目对象:
1.长期从事或者有意愿从事农村妇女工作、关注乡村发展、热心公益的妇女;
2.在农村环境保护、乡土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村庄公共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又对其他妇女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妇女骨干和积极分子;
3.包括村和乡镇级的妇联工作人员。优先从具有项目基础的县/区\村庄选取项目对象,依托项目工作人员长期的观察接触、村委和妇联组织推荐。
相关经验:
中国滋根曾于不同时期在河北青龙、贵州雷山与榕江、云南玉龙、湖北武汉新洲区等地进行不同程度的项目试点,支持妇女小型经济项目、姐妹刺绣小组、女红坊、妇女生殖健康培训、混农林生态种植、妇女培训学校等。以混农林种植项目为例,与知名企业法国娇韵诗合作,发动云南玉龙当地的妇女和农户参与混农林生态种植,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得积极的成效和广泛的社会反响,充分肯定妇女参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实际价值。
• 可行性分析:
发起方的使命、公益精神,合作伙伴的评价、过去的成果等等,能量化的尽量量化。
发起方使命、公益精神:
中国滋根成立于1995 年,是在中国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中国教育部业务指导的全国性慈善组织。宗旨是支持中国乡村以人为中心可持续的发展,直接支持贫困乡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乡土文化的传承等,特别注重农村女童和妇女参与发展平等的机会。
中国滋根成立以来就在中国最贫困的乡村支持女孩上学,建立乡村学校图书室,改善教学条件,在乡村支持妇女扫盲、妇女健康卫生知识培训等。中国滋根支持的女孩毕业以后回到乡村,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卫生员、第一个女老师,更多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她们也是中国滋根支持乡村发展的天然伙伴。
近30年来,中国滋根也见证了乡村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增长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农村在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10年起中国滋根项目重点转移到在农村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教育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合作,通过四大培训课程(“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学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绿色生态文明乡村、农村青春期女童性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乡村可持续发展公益人才培训)为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注入影响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特别是联系到本乡本土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议题。同时,建立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和绿色生态文明乡村,为教育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起试点示范作用。
项目目标:通过培训和项目支持,培养农村妇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意识、态度和技能,提升妇女的能力,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并掌握具体的乡土文化技艺,发扬乡土文化,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和地位,用行动建设美丽的家乡。
项目实施过程:
一、妇女能力建设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调研与技术培训(计划选定在两个项目村开展) | 1、寻找技术人员劳务费、交通、住宿等;2、调研走访交通、住宿、伙食等费用;3、村寨妇女参加学习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 | 60,000.00 元 |
带领妇女外出观摩学习 | 带领2个村、12名妇女代表外出参观交通费、食宿费用等 | 40,000.00 元 |
采购妇女活动的相关材料以及日常节庆支持 | 1、村寨妇女小组文艺设备; 2、村寨妇女小组开展乡土文化活动 ; 3、村寨小组乡村日常节日庆典购买物品; 4、村寨妇女小组购买乡土文化、环境保护、性健康培训等相关活动物品 | 40,000.00 元 |
项目专业指导、跟进等费用 | 24,900.00 元 | |
不可预计 | 如采买其他临时活动物品;技术类学习材料或其他 | 6,000.00 元 |
机构管理费用 | 行政管理人员费用分摊、水电费分摊等 | 16,600.00 元 |
公募基金会管理费(5%) | 9,13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96,630.00 元 |
项目预算 | 备注 | 预算金额 |
---|---|---|
调研与技术培训(计划选定在两个项目村开展) | 1、寻找技术人员劳务费、交通、住宿等;2、调研走访交通、住宿、伙食等费用;3、村寨妇女参加学习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 | 60,000.00 元 |
带领妇女外出观摩学习 | 带领2个村、12名妇女代表外出参观交通费、食宿费用等 | 40,000.00 元 |
采购妇女活动的相关材料以及日常节庆支持 | 1、村寨妇女小组文艺设备; 2、村寨妇女小组开展乡土文化活动 ; 3、村寨小组乡村日常节日庆典购买物品; 4、村寨妇女小组购买乡土文化、环境保护、性健康培训等相关活动物品 | 40,000.00 元 |
项目专业指导、跟进等费用 | 24,900.00 元 | |
不可预计 | 如采买其他临时活动物品;技术类学习材料或其他 | 6,000.00 元 |
机构管理费用 | 行政管理人员费用分摊、水电费分摊等 | 16,600.00 元 |
公募基金会管理费(5%) | 9,130.00 元 | |
项目总预算 | 196,630.00 元 |
表格里的备注信息,可在电脑上查看。
您的捐赠票据,将由发起机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负责开具。可在捐赠完成后及时申请开票,或者登录到个人中心申请票据。
客服咨询
QQ:2139452761
电话:021-60146234-8019
合作咨询
韩东妍(业务合作)021-60146234-8033 邮箱:dongyan.han@lianquan.org
张亚妮(客服咨询)021-60146234-8019 邮箱:yani.zhang@lianquan.org
公益时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衡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公益行为价值的计量单位,由志愿服务(公益)时和其他类型公益时组成。
目前3小时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联劝网等互联网公益平台共同使用《公益时评定准则》。
爱心公众通过参与各个公益项目存储公益时并积累信用,让公益行动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公益项目捐款,每捐款一次获得0.1公益时。每天通过各个公益平台捐款上限0.5公益时。
您将授权姓名、手机号、捐款项目、捐款机构、捐款时间等同步至3小时公益平台为您记录公益时,并可以访问3小时公益平台查看总公益时并领取权益。同时授权联劝网平台为您在本平台记录公益时。